寧波印象 明朝的第一流人物——王守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
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
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
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
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
歷史評價:
王士禎: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紀昀:守仁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梁啓超: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勳業。
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
錢穆:陽明思想的價值在於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了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
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與物、知與行統一起來,泯合朱子偏於外、陸子偏於內的片面性,解決宋儒遺留下來的問題。
杜維明:王陽明繼承和發揚光大了中國儒學特有的人文精神。
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就是要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創造人與社會的和諧;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創造人與自身的和諧。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東鄉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陽明。
王陽明的一生:
十二歲,陽明就塾師,性格豪邁不拘,曾言:「讀書為學聖賢」。
十三歲,母喪。
十八歲,謁理學家婁諒(號一齋),聽講朱子格物之學,後連格竹七晝夜無所獲,遂轉而學辭章之學。
二十二歲應會試名落孫山,至二十八歲才舉進士。
在此期間,陽明廣閱書籍,讀兵法,也研究道教養生之學,面對為考試而讀書的處境,遂有遺世入山之意,然轉念一想,人本是父母所生,大道是不能離開社會人群的,遂重回儒家。
三十四歲,講身心之學,開始招收門人。
三十五歲,因見朝廷為宦者劉瑾把持,明武宗沉迷於享樂,故上疏直言,而下詔獄,謫貴州龍場驛驛丞。
三十七歲,赴謫至貴州龍場。
悟得格物致知的道理。
這乃是陽明心學的開端,從此他與朱學分了家,而走向了主觀論。
三十八歲,主講於貴陽書院。
開始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
三十九歲,升盧陵縣知縣。
四十三歲,揭出存天理,去人慾之標語。
四十七歲,刻古文大學,及朱子晚年定論。
修建濂溪書院。
同年,門人薛侃刻傳習錄。
四十八歲,陽明奉旨平寧王宸濠之亂,受宦官挑撥,被誣謀反。
五十歲,在江西南昌始揭致良知三字。
從這時起,陽明哲學思想完全成熟,而且定型。
此成熟的思想比以前更為簡約。
五十三歲,門人南大吉續刻傳習錄。
五十六歲,鄒守益刻文錄。
五十七歲,扶病剿亂,病死歸途,卒於南安。
王陽明為什麼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為什麼能成為曾國藩、梁啓超、蔣介石、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後世無數王陽明的崇拜者,為什麼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輝煌事業?這是因為他們無一例外地掌握了解決一切問題的利器——陽明心學。
1、無善無噁心之體——世界觀
王陽明說過這樣的話:「在心體上不能遺留一個念頭,有如眼中不能吹進一丁點灰塵。
一丁點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滿眼天昏地暗了。
這個念頭不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頭也不能有一點。
例如,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不能睜開。
」
我們於此可以知道,無善無惡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狀態,它是心的本體。
由於心即是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的本體是無善無惡,所以天地萬物也應該無善無惡。
這就是王陽明的世界觀:天地萬物無善無惡,我們對待天地萬物的態度也應該是無善無惡。
2、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生觀
人人皆有良知,為何有人會流芳千古,有人則遺臭萬年?為何有人出類拔萃,有人卻碌碌無為?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惡人?
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他們的人生觀出了問題。
用王陽明的話講就是:他們的心,失去了本體。
所謂失去本體,其實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
所以王陽明說,有善有惡意之動。
良知一旦被遮蔽,所發出的意(念頭)就有了善惡,而有了善惡之後,又不肯為善去惡,所以人生觀就有了善惡。
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王陽明的結論是:習氣所染。
習氣就是我們身處的社會,王陽明不無遺憾地說,由於不是每個人都自動自發地去致良知,所以由眾人組成的這個社會不是真誠惻怛的,而是充滿了客套和虛偽。
3、知善知惡是良知——價值觀
如果我們用現代心理學來描述「良知」,就是這樣的:當我們面對一個情境時,它不會導致我們的直接反應,而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個快速評價思維,這個評價思維不是深思熟慮或理性推理的結果,而是自動閃現,迅如閃電,如你所知,這個評價思維就是良知。
比如得到一筆確鑿的不義之財,我們最先出現的是對這份不義之財的是非評價,而不是行為、情緒和生理上的反應,這個是非評價就是良知。
它先天而來,自動自發,不受你控制。
王陽明對「良知」的推崇幾乎無以復加,他說:「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他又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
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
」他還說,「良知學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瀾淺灘無不如意,雖遇巔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
」
4、為善去惡是格物——方法論
王陽明的弟子陸澄有個困惑,當然也是我們的困惑。
他問:「靜坐用功,覺得此心異常強大,甚至想著如果我們遇到某某事,必能輕鬆解決。
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煩躁。
」
王陽明針對此症,對陸澄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事上磨練,通俗而言,就是要參與社會實踐,在紛繁複雜的具體事務中鍛造自己的心理素質,做到動靜皆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以此沉著冷靜,正確應對,最後就進入「不動心」境界。
事上磨練就是存天理、去人慾,就是讓自己的喜怒哀樂恰到好處,不可過分,這就是「和」,就是良知本體。
我們事上磨練,就是要到人情事變上去練心,喜怒哀樂是人情,富貴、貧賤、患難、生死是事變,事變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變上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練心,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練。
圖解明朝一哥王陽明心學的八點精髓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
曾國藩、梁啓超、余秋雨等名人推崇之導師,心學獨到 比肩聖人
讀《明史》,感受最深的就是沒有好皇帝,明朝的天下是大臣們撐起來的,比如于謙,比如王陽明。我們常說,古來聖賢,孔、孟、朱、王。王即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
王陽明被貶貴州住山洞,龍場悟道終大徹大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朱熹理學束縛國人思想千年,王陽明心學助力日本成為世界強國
儒家有四人,分別為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和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孔孟就不說了,說說後面兩位,對今天東亞影響最大的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