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滅亡的根本原因,曾被諸葛亮五字預言,字字靈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徐庶,字元直,三國演義中,是劉備帳下第一位重量級的謀士,曾助劉備打贏了第一場大勝仗。

其後,曹操以徐母要挾,逼迫徐庶投曹,徐庶無奈,而在曹營,徐庶一計不獻,被後人譽為「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

當年劉備在遇見徐庶前,並未打過真正意義上的大勝仗,在劉備南歸劉表,派劉備駐紮新野後,徐庶才毛遂自薦,成為了劉備的軍師,第一戰就大獲全勝,大敗曹仁。

之後才被迫才入的曹營,徐庶雖去了曹營,但他實際上並未得到重用,劉備前期缺乏人才,徐庶或許略顯突出,但在人才濟濟的曹營,徐庶也就算不上什麼了,他在曹魏歷任的職位都不高。

「身在曹營不獻一計策」是因為徐庶壓根就沒辦法參與重要的事情決策,沒有發言權,徐庶根本無法與荀彧、程昱等謀臣相提並論。

在諸葛亮對曹魏展開第一次北伐中,通過戰俘,諸葛亮打聽到了徐庶的消息,得知他在曹營並未得到重用,因此,諸葛亮不禁感嘆:「魏殊多士邪!」這五個字不僅在悲嘆徐庶懷才不遇,同時也是在為曹魏陣營雄厚的人才儲備而震驚。

在諸葛亮看來,徐庶是能入自己法眼的大才,卻在魏國成不了大事,因此他又悲嘆道:「何彼不見用乎?」

諸葛亮這句悲嘆實際已道出蜀漢滅亡的原因,那就是人才,實在是太匱乏了。

在夷陵之戰中,蜀漢大批良將戰死,損失了大量人才。

諸葛亮被劉備於白帝城託孤,劉禪又把朝政全權交給了諸葛亮,輔政後,並沒有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機制,或者說本來蜀國人才就少,人口也少,荊州、夷陵更是損失慘重,培養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導致蜀漢的人才問題更加嚴重。

反觀曹魏,他們推行九品中正制,大批士族才俊加入了朝廷,造就了遠超吳蜀兩國的人才儲備。

看到這種情形,諸葛亮又如何能不急呢?若不加緊北伐,魏國將更加強大,畢竟得人才者得天下。

但最終諸葛亮的北伐大業並未成功,相反蜀漢的人才正在不斷流,讓本就人才缺失的蜀漢,雪上加霜,後期更是被戲稱「軍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也註定了蜀漢滅亡的命運。

在諸葛亮死後,蜀軍本就不同心,諸葛亮一死,更是導致了內訌,損失了魏延這位大將,只能交由姜維這位謀士來主持軍事大局,可見蜀漢人才稀缺的程度。

而曹魏,光能姜維與之抗衡的就有鍾會、鄧艾鄧謀臣,姜維能擋住鍾會,卻擋不住鄧艾偷渡陰平。

蜀國後期的頂樑柱姜維還是諸葛亮用各種手段從魏國綁來的,論大將更是一無所有。

劉備死的太早,剛立國不久就託孤白帝了,他的後代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遠不如曹家孫家。

本來劉備的一生就是顛沛流離東奔西跑,很難有一塊長期的穩固的根據地專心發展。

所以,三國之中蜀第一個滅亡也是理所應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之敗:做的越多,反而加快了蜀漢的滅亡

在三國歷史中,魏蜀吳三家打了一輩子的仗,結果卻成全了司馬氏的晉朝。對於魏國、吳國、蜀國三個國家,最先滅亡的就是蜀漢。而蜀漢的滅亡雖然不是在諸葛亮生前,卻也和諸葛亮的多次北伐存在一定的關係。當然,...

諸葛亮為何屢次北伐?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