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認可關羽為「武聖」而不是岳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武聖」,大家很自然的想到關羽,畢竟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公形象深入人心,有關關羽的祠廟也是遍布各地,關二爺在民間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是比較高的。
關羽只是東漢末年的 一名將領,為什麼會抬高到「聖」的地位呢?
我們知道「武聖」之名,重在「武」,但更在「聖」。
作為一名武將,關公勇武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更重要的是關公傲上而不欺下,其品質如忠、義、信、智、仁、勇,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滲透著儒學的春秋精義。
而這一點,更是被當權者說看中,所以歷代朝廷對其也是多有褒獎。
關羽神聖之名在民間的傳播,還要得益於佛道兩教的宗教推廣。
但隋朝一次的推廣至關重要。
隋唐以前,關羽在他戰死的民間,主要是荊州一帶化身為一個怨靈「關三郎」。
民間說法,不得善終的人皆被視為怨靈,關羽是敗軍之將,荊州一帶百姓為安撫其怨靈,防止他死後作惡,對其多有祭祀,時經久遠,便逐步化身為神靈。
隋朝時天台宗僧人處出於傳教需要,將荊州一帶「關三郎」關羽宣傳為佛教「伽藍護法神」。
這是很深受當地百姓歡迎。
隨著佛教的傳播,關羽由荊州而四川,由四川至全國,逐步成為民間供奉的眾多佛教神靈之一,以至後來成了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
歷史上,武聖之榮並非關羽一人獨享。
在唐代,朝廷設定武廟,武聖為姜尚。
然而,與關羽齊名甚至聲名還要蓋過關羽的非岳飛莫屬。
岳飛一生與金作戰,為宋王朝抵禦外來侵略,但是最後受到南宋統治者的猜忌而被監禁、殺害。
岳飛死後的數十年,宋寧宗時追封為鄂武穆王,理宗時改諡鄂忠武王,身後之榮非關羽可比。
不僅如此,岳飛之名在民間也是有很高的呼聲。
到了明代,朱元璋嚴格控制意識形態,除孔子的封爵保留外,其餘之人「後世溢美之稱,皆與革去」,關羽被宋朝加封的「崇寧真君」、「武安王」被廢除,而岳飛鄂忠武王卻得以保留,併入祀歷代帝王廟的古今三十七名臣之一。
換言之,關公「武聖」之名是不被當朝認可的。
到了清代,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
努爾哈赤建州部中人人熟讀三國,將關羽當做他們的戰爭守護神來崇拜。
滿清入關後,順治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之後10個皇帝中,先後有8個皇帝共13次封諡關羽。
而岳飛的情況就不怎麼好了,岳飛抗金之舉多為官方所不喜,並最終在1726年被雍正帝正式下令將移出武廟。
漫談關羽事跡和關公文化,看一介武夫如何封神
關羽是三國時蜀漢大將,曾在萬軍中斬了顏良,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又因剛愎自用丟了性命,失了荊州。這在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將帥中並不突出。卻在身後名聲越來越大,由人而神,由神入聖;封號也由侯而王,由王而帝...
關二哥成為武聖竟然是清帝王的陰謀
身長九尺,鬢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若重棗;手持青龍偃月刀,胯騎赤兔馬……不說名字,單看這青龍偃月刀和這美須鬢,各位看官便知來人便是武聖關羽關二哥。今天小編便和大家來扒一扒關二哥。
什麼造就了「武聖關羽」的神話?
蜀漢大將關羽,之所以會變成相當長歷史時期的「武聖」,經歷了一個歷時千年的漫長造神過程。關羽在其死後數百年,並沒有獲得和其生平事跡不符的無限抬高。南北朝時期儘管有些武將也曾以關羽的勇烈相期許,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