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聽到徐庶在曹的遭遇,悲嘆5個字,預言了蜀國滅亡的必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能夠得到諸葛亮,還要多虧一個人的指點,這個人就是徐庶。

談及他總會想到這一句身在曹營心在漢。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他應該是第一個歸入劉備手下的一個比較厲害的謀士,不過說實在的,其實徐庶真正的存在,在那個時代並不是真的很重要,沒有達到不出謀劃策就會威脅到曹操一方的存在。

徐庶是潁川人,年輕的時候就有一顆打抱不平的心,還有想要施展宏圖的鴻鵠之志,不過可能因為年少輕狂,為了幫別人報仇,讓自己陷入了仇殺案中,差一點就因此喪命,經過這一次後,他決定要痛改前非,不再去舞刀弄槍,而是要專心學習,成為一個滿腹詩書,富有韜略的人,後因為捲入戰火之中,一家人只能逃亡到了荊州,也就是在這時讓他認識了只有13歲的諸葛亮,兩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公元201年,劉備跟了劉表,然後就被派去了新野。

徐庶一眼相中,覺得劉備會是個好主公,所以他就像劉備自薦了自己當他的謀士,不過卻在這個戰營里,卻沒有見過徐庶向劉備提出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建議。

後來曹操得知了徐庶在劉備的麾下,所以就下了個下下策,捉了徐庶的娘,要挾他來曹營,忠孝兩難全,徐庶只好選擇了孝離開劉備,不過臨走前,因著對劉備的忠心,就將自己的好兄弟舉薦給了劉備,跟劉備說鎝諸葛臥龍可得天下一半。

不過去到了曹營,原本就人才濟濟的曹營,多了一個徐庶好像就像一支羽毛掉落在湖面,只是激起一點點漣漪,卻掀不起什麼波浪,所以在徐庶在這曹營中就是一個普通人,雖然有官職可做,而書上說的留在曹營,也不願意為曹操獻上任何一計,其實是因為他根本插不上話。

在劉備帳中能夠說上話,只是因為劉備身邊沒有其他什麼能人謀士,所以他顯得很重要,不過依照古代文人只忠於一主的心,其實徐庶也是一心想要回到劉備身邊,這點或許是真的。

後來諸葛孔明率軍出隴右,第一次向北討伐。

後來俘虜到了曹軍的一些將士,打聽一下徐庶,喜出望外,果不其然,徐庶就在曹營之中,但是聽到了確實他在曹營中混的很不好,一直沒能實現自己的志向。

聽完,諸葛亮不僅發出了感慨「魏殊多士邪」,魏的人才真是太多了,諸葛孔明覺得徐庶是有才的,自己跟他這麼多年的交情,對他很是看重,沒想到卻在魏軍中混不出個所以然,然後他用悲嘆到「何彼不見用」。

這五個字就真的說出了蜀國最終會走向滅亡的原因,真的沒有人才可以用啊,在經過夷陵那一戰後,蜀國的大將都已經戰死,瞬間戰鬥力下降了一大堆,人才十分空缺,而諸葛執政以後,每天忙於打戰,沒有時間去完善選拔人才的制度,所以蜀軍的人才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而魏軍那邊確實截然相反,人才多到不知道怎麼使用,加起來的人才都要比吳蜀兩國多,所以即使孔明才識韜略無人能及,也不可敵得過一群人。

最終,這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而且還損失了又一些人才,人才的流逝,沒有新的人才進來填補,慢慢地連諸葛亮都感覺力不從心,這讓家底本來就不厚的蜀國,真的只能走向滅亡這一條道路。

或許就算曹操放了徐庶回到了蜀國,也可能改變不了這一現狀,因為在當時,曹操所占領的位置真的就是最好的,總會有很多人過來投靠,所以少了一個徐庶影響並不大。

而蜀國走向滅亡是真的因為人才太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名士徐庶後來去哪了?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到諸葛亮之前,徐庶是蜀國最重要的謀臣,大破八門金鎖陣,直取樊城,大敗曹仁,是蜀國的奠基人之一。在三國演義中後來徐庶之母為曹操所擒,徐庶迫不得已投奔魏國,終身...

徐庶離開劉備投靠曹操的真相是什麼

徐庶,字元直,東漢末年人士,本來是劉備帳下之人,後來被迫歸附了曹操,為曹魏政權效力。徐庶曾經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並且幫助劉備破了八門金鎖陣,是歷史上的一個英雄人物。

雖身在曹營,卻是劉備最應該感謝之人!

看三國的人都知道劉備與諸葛亮這對魚水君臣,那種信任是歷代君臣都很難做到的,更可說是許多君臣的典範。蜀漢後來的發展,也與諸葛亮後來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分不開的。當然,說到劉備與諸葛亮的淵源,...

歷史秘聞:徐庶到底是什麼時候推薦了諸葛亮

在諸葛亮出山前夕,關於劉備的精彩大戲當然是徐庶破曹軍。名士徐庶化名單福,主動將自己推薦給劉備,充當軍事參謀,小勝了兩回曹操,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於是在查明徐庶真實身份之後,以徐母為人質,要挾徐庶來曹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