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收復燕雲始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38年,是中國五代十國之後晉天福元年、契丹會同元年,干支紀年為戊戌,屬相為狗。

這年十月,後晉皇帝石敬瑭(892—942)建東京於汴州(今開封市),以原京都洛陽為西京。

十一月,他信守承諾,派使臣到契丹皇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將中原北方十六個州的圖籍呈獻給「父皇帝」耶律德光(902---947)。

從此,這十六個州便脫離中原,正式納入契丹國版圖,變成了契丹國的行政區域。

這十六個州是:幽(北京)、薊(天津薊縣)、瀛(河北河間)、莫(河北任丘)、涿(河北涿州)、檀(北京密雲)、順(北京順義)、媯(河北懷來)、儒(北京延慶)、新(河北涿鹿)、武(河北宣化)、雲(山西大同)、應(山西應縣)、朔(山西朔州)、蔚(河北蔚縣)、寰(山西朔州東)。

這便是史上有名的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幽薊十六州。

其中,幽、順、薊、涿、檀、瀛、莫七個州,位於太行山東南,稱為「山前七州」,北部與燕山險峻地形相連,有多處天險可以據守。

其他諸州在太行山西北,稱為「山後九州」,那裡山嶺綿亘,地形複雜,易守難攻。

這是一片富饒遼闊的土地,東西長約六百公里,南北寬約二百公里,面積大約有12萬平方公里,包括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與山西北部等廣大區域。

這裡物產豐富,既有「桑麻棗栗之饒」,兼具「玉帛子女之富」。

這裡地勢險峻,具有重要的軍事防禦意義。

北方著名的關口要隘,如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雁門關等,都分布在這一帶。

宋人葉隆禮在《契丹國志》中寫道:「幽燕諸州,蓋天造地設以分蕃漢之限,誠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也。

在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里,以步兵為主要兵種的中原軍隊,如果想成功抵擋住遊牧民族騎兵的入侵,必須要有險峻地形作為屏障,而燕山與太行山一帶恰好就構成這樣一道天然的戰略安全防線。

燕雲十六州一失,中原北方大門豁然洞開,河北北部邊防從此幾乎無險可守。

北方遊牧民族鐵騎,對中原王朝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他們隨時都可以馳馬縱橫於千里平原之上,晝夜之間,即可飲馬黃河。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那麼,石敬瑭為什麼要把中原這麼重要的一片土地割讓給契丹呢?這事說來話長。

石敬瑭的父親名叫臬捩雞。

臬捩雞善於騎馬射箭,唐朝末年,他跟隨沙陀頭領朱邪赤心,自西夷(今新疆地區)內遷到陰山一帶。

後來,他又積極追隨朱邪赤心的兒子晉王李克用,因衝鋒陷陣,征伐有功,官至洛陽刺史。

據此推斷,石敬瑭應該姓臬,是沙陀人。

沙陀又名處月,是一個以朱邪為姓的少數民族部落,遊牧於新疆准葛爾盆地西南一帶,因其地有大沙丘而得名,原來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個部落。

突厥是繼匈奴、鮮卑、柔然之後在中國北方崛起的又一個遊牧民族。

突厥汗國成立於公元552年,全盛時,其疆域東至大興安嶺,西抵西海(鹹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

隋朝時,著名將領兼外交家長孫晟(即唐太宗李世民的岳父)用離間計,使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

西突厥稱雄於西域,後來被唐太宗所滅。

東突厥控制蒙古高原,後來被唐高宗所滅。

唐高宗末年,突厥人再度建立後突厥汗國,公元八世紀中期又被回紇所滅。

可是,石敬瑭不認為自己是沙陀人,他不隨父姓,也不隨母姓(他母親姓何),他自己選擇姓石。

這是為什麼呢?《新五代史》主編歐陽修也很困惑:「不知其得姓之始也。

《舊五代史》主編薛居正則解釋說,石敬瑭之所以選擇姓石,是因為他自認為是石奮的後裔。

石奮即「萬石君」,是西漢一個很有名的大臣,漢景帝時曾位列九卿。

薛居正說,石奮有一支後裔,因為避亂,從中原流落到了西夷。

石敬瑭認為,臬氏家族便是其後人。

照此來看,石敬瑭並不是沙陀人,而應該是漢人。

石敬瑭年輕時樸實穩重,沉默寡言,喜歡閱讀兵書,崇拜戰國名將李牧和漢代名將周亞夫。

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與後梁皇帝朱溫(852---912)爭雄時,石敬瑭隸屬在李克用義子李嗣源(867---933)帳下,他衝鋒陷陣,戰功卓著。

李嗣源是後唐第二任皇帝即後唐明宗,在位時間是公元926年---933年。

李嗣源對石敬瑭很器重,視之為心腹,並將女兒永寧公主嫁給了他。

李嗣源死後,其子李從厚繼位。

李從厚對握有兵權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與鳳翔節度使李從珂,很不放心。

他命令二人進行對調,想藉此削弱他們的勢力。

李從珂(885---936)是李嗣源的養子,本名王從珂,他拒不受命,他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率兵攻入京師洛陽。

李從厚在百名親騎保護下出逃,在衛州(河南汲縣)遇到姐夫石敬瑭。

石敬瑭將李從厚的隨從全部誅殺,把李從厚孤身一人留在驛館裡,自己揚長而去。

李從珂從洛陽派人給李從厚送來一瓶毒酒,讓其自盡。

李從厚不肯喝,被人用繩子活活勒死,年僅二十一歲。

李從珂稱帝後,對石敬瑭很不放心。

石敬瑭對李從珂也有所警惕,他一方面裝病稱弱,一方面暗中積蓄力量,多次以防備契丹為由,要求朝廷增兵運糧。

公元 936年(後唐清泰三年)五月,石敬瑭以身體羸弱為由,上書請求解除兵權,調往其他地方。

實際上,他這是以此試探李從珂的態度。

李從珂考慮再三,在意識到有可能招致變亂的情況下,仍然決定調任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

調任詔書傳達到晉陽(今山西太原),石敬瑭緊急召集下屬商議對策,大將劉知遠(895---948即後漢高祖)說:

「明公統軍多年,眾望所歸,憑藉晉陽的有利地勢和精銳軍隊,一定可以成就霸業,怎麼能受制於一紙詔書而自投虎口呢?」

石敬瑭遂決意起兵。

他上書指責李從珂只是先帝養子,沒有資格繼位為帝,要求他傳位於明宗四子許王。

李從珂大怒,派出三萬大軍圍攻晉陽。

面對李從珂大兵壓境,石敬瑭自感力量不足,難以抵擋,內心焦慮不安。

這時,謀士桑維翰(898---946)獻策,建議向契丹求援。

契丹是遼耶律阿保機(872---926)在公元916年創建的一個遊牧民族國家(後改國號為遼),當時據有中國北部和東北部幅員遼闊的廣大地區。

契丹人憑藉兵強馬壯,多次南下入侵,對中原土地一直虎視眈眈。

契丹當時的皇帝是遼太宗耶律德光。

石敬瑭讓桑維翰給遼太宗寫信,向契丹稱臣,以父子相稱,以求得契丹出兵相救,並許諾事成之後,割讓雁門關以北十六州土地作為酬謝。

劉知遠覺得石敬瑭做法有些過分,他勸說道:

「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

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兵,不必許以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

但石敬瑭不聽,一意孤行。

就在石敬瑭與李從珂雙方激戰兩個多月,相持不下的時候,遼太宗親率五萬契丹騎兵,長驅直入三千里,直抵晉陽城北虎北口,當日即與後唐軍隊沿汾河展開激戰,殺死後唐步騎兵近萬人,後唐軍隊敗退。

當天晚上,石敬瑭出晉陽北門拜見遼太宗,兩人握手言歡,相見恨晚。

於是,三十五歲的遼太宗冊封四十五歲的石敬瑭為大晉皇帝。

石敬瑭穿著遼太宗脫下的契丹皇袍,在晉陽城東南的柳林營地舉行即位儀式,改元天福,國號晉,史稱後晉。

提議向契丹求援的桑維翰,「為人丑怪,身短而面長」,他從小自命不凡,立志做公輔。

有個成語叫「磨穿鐵硯」,意思是立志不移,堅持不懈,典故就出自桑維翰下決心考取進士的真實事跡。

為獲得契丹出兵支持,桑維翰曾親自前往上京求見遼太宗,他「跪於帳前,自旦至暮,涕泣爭之」。

歐陽修因此在《新五代史》中說:「滅唐而興晉,維翰之力也。

明代王夫之專門寫了一篇《桑維翰論》,開篇即說:

「謀國而貽天下之大患,斯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

禍在一時之天下,則一時之罪人,盧杞是也。

禍及一代則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

禍及萬世則萬世之罪人,自生民以來,唯桑維翰當之。

桑維翰被王夫之判為「萬世之罪人」。

後晉因契丹所助而興,後來又被契丹所滅。

石敬瑭所創建的後晉僅僅存活了十二年。

可是,他割讓燕雲十六州對中原王朝造成的危害,卻長達四百多年,並深深影響了中國歷史政治的格局和走向。

直到明朝初年,燕雲十六州才回歸中原王朝。

正如《遼史紀事本末》所說,燕雲「實今古之大防,自晉失十六州,為中原之禍者數百年。

作為一個可恥的「兒皇帝」,作為一個危害華夏中原的賣國賊,石敬瑭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十國又一個無底線的超級亂世(四)

兒皇帝石敬瑭石敬塘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驍勇善戰深得李嗣源信任,派他去北邊防禦契丹,官拜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另兼職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地軍隊蕃漢馬步軍總管。但李嗣源絕逼不會...

淺析:千古遺恨——石敬瑭

中華上下五千年,他的晉王朝實在小的可憐,也很短暫,他這個開國帝王卻因為一個稱謂而傳承萬載。不是流芳百世,是真正的遺臭萬年。

史說太原|五代曇花,三秀太原

公元907年,朱溫滅唐稱帝,建立後梁,至公元960年趙匡胤代周建立北宋止,這段時期稱五代十國,歷時五十四年。此時,中國北方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相互更迭的朝代,史稱五代。因其名稱和前...

最沒有尊嚴的皇帝 認契丹人做父親

石敬瑭(892年~942年)即後晉高祖,五代時期後晉開國皇帝,936年~942年在位,廟號高祖,諡「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嗣源...

叫一聲「乾爹」就能當皇帝,換你你幹嗎?

石敬瑭是後唐皇帝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死後,他的江山被義子李從珂搶走,作為根正苗紅的駙馬爺,石敬瑭怎麼會咽得下這口窩囊氣呢?造反那是肯定的,可衝動是魔鬼,石敬瑭沒有多大兵權,所以必須藉助外力才能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