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沒有用,是你方法用錯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常有人和我交流讀書的秘訣,當對方得知我一年大約讀150-200本書的時候,大多很驚訝,覺得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其實很多牛人一天都要讀十多本甚至幾十本書,而我一個月才讀了十多本。

如果你也掌握了閱讀方法,並花時間養成了每天閱讀的習慣,你就會發現我的閱讀量不算什麼,it's so easy。

其實閱讀速度沒那麼重要,我認為比較難的部分是:選擇好書,理解透徹,能運用於生活。

這三點也是檢驗讀書效果的唯一標準。

曾經的我很鄙視有人說「讀書沒有用」這類言論,但有一天,我也不禁問了問自己:除開讀書本身的愉悅,讀這些閒書,我獲得了些什麼?

我不想說素養、氣質、腹中有詩書這類有助於提升逼格的老生常談,我想聊一聊老生常談的另一個話題:閱讀方法。

因為讀書也可以是一件技術活,是可以規劃可以預期到收益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將收益最大化,這似乎更重要,至於如果你在不知覺之間收穫到一些虛無縹緲的好處,那麼,恭喜你了!

1、(初級)選書:不管是讀得博還是讀得精,通識教育不能錯過

我的老師曾說,對一個學科系統的學習,最大的好處在於你能學到知識體系。

而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可以幫助我們對一個問題有全面、系統的理解。

比如你覺得你對文學很了解,其實你只是很了解其中的一個小分支而已。

當你想談論文學的時候,由於視野的局限,你的談論很可能非常具有局限性而不自知。

所以我們要在制定閱讀計劃的時候有意識地補充完善我們的知識體系,真正打開我們的視野!那麼具體怎麼選書呢?

有人說,人生的捷徑就是讀一流的書,是啊,時間有限,為什麼不直接與一流的思想交流、試著用一流人士的眼光看世界?另外讀書不能只讀一個類型,就像早年很多科學家廢寢忘食地工作,因為透支生命又沒有注重健康飲食和適當鍛鍊而英年早逝。

讀書也是一樣,如果你的某一個方面很厲害,但是不讀心靈類的、哲學類的書,當人生陷入困境的時候就很難走出來。

歐洲的大學教育很重視通識教育,大一所有學生是不分專業的,大家都要把「常識」學好。

這些課程使學生拓寬視野、避免偏狹,培養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他們學會做人。

因為我們的大學教育早早地分專業了,公共課看上去也可有可無,但是如果你願意,後天彌補也未嘗不可。

我建議在設定讀書計劃的時候,要涉及一些:哲學、心理學、歷史、文學、科學、經濟、管理、健康等這些內容。

如何讀這些領域又快又好?你只讀一流的書,並有選擇地讀:比如讀一本科普入門讀物,一本發展史,幾本學科經典,幾本現階段最新研究,幾本與生活有關的分支類學科或者感興趣的小主題。

其實你讀得並不多,卻收穫了別人幾十年的研究。

2、(初級)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直到上大學時我才漸漸喜歡上閱讀,因為很喜歡上老師的課,基礎並不好的我為了將他們開的書單看完,趕上課堂的快節奏不得不主動閱讀。

工作後,我儘量用零碎時間讀,晚上回家讀。

但由於讀書沒有方向,慢慢地,效率降低了,發現沒有太大收穫,自己只是在混時間,營造一種「我很努力」的假象。

越來越拖延,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直到有一天我不系統閱讀了,讀書停了一段時間。

終於有一天,我相繼參加了X閱讀訓練營,X寫作打卡訓練營,重拾閱讀,撿起了書寫的習慣。

得益於網上海量的關於「讀書方法」的分享,我這才發現我之前的閱讀方法錯了。

改進方法後我的閱讀一下子上了高速通道,我也感觸良多。

X閱讀訓練營其實就是每天閱讀後寫一個小短評、感想,發在群里打卡,小夥伴互相監督。

大概每幾個星期還有老師做一些關於閱讀的分享,大家能階梯型提升,並互相交流。

其實閱讀一天不難,難就難在堅持。

朋友們,如果你還沒有形成閱讀習慣,又總是無法自我管理,參加訓練營吧。

一個微信群,幾個愛讀書的小夥伴,美好的氛圍,不花錢的投資,真是再好不過!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活動怎麼辦?你可以發起一個!某「21天寫作打卡」活動如今已經開展到第三期了。

你肯定想不到,第一期的發起只是因為小編想練習寫作,又怕自己堅持不下來,就讓群主監督她,群主竟然拉了一群人給她當「陪練」!有一個目標,想為之努力,做到這份兒上,還會堅持不下來嗎?

3、(初級)來一個月總結吧,給自己滿滿的成就感!

網上的牛人很多,王韌勉就是一個。

他受到「某報」每年評選今年新書的「10/100」的啟發,自己每看100本書都進行一個「10/100好書評選」。

我受到他的啟發,每個月評選一次,我一個月大概看15本書,從中評選出5本喜歡的書分享給朋友,因為才看了印象很深刻,所以這時候特別容易進行分享和總結。

4、(中級)制定讀書計劃(半年計劃、全年計劃):明確讀書方向

平時就可以多留意牛人的書單和書評,在豆瓣上將「想讀的書」做好標記。

在列計劃之前,翻一翻帳號里自己「想讀的書」,看看書的簡介,思考哪些書需要列進你的計劃目錄吧!要注意的是:

A在「1.選書」那部分曾提及的:知識要全面

B要安排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類似於之前在「1.選書」部分裡面寫的專業閱讀。

不過主題閱讀常常是一個專業的小分支,或者圍繞自己的一個人生疑問在書里找答案。

思考一下:今年我想著重攻克一個什麼課題?我想深入了解一個什麼問題?這個主題要讀哪些書,我初步能得到什麼?

5、(中級)每半年,整理書架、寫一次宏觀的讀書總結

曾經我讀書不寫讀書計劃,沒有讀書總結,我這樣讀了幾年書,其實效果僅僅局限在當下讀書的愉悅,一年、兩年後什麼都忘了。

當我清理那滿滿當當的書架時,我開始問自己:「這麼多曾經看過的書你都不記得內容了,讀書還有用嗎?」這個過程讓我開始審視和反思我閱讀方法上的問題。

我買這本書的時候本來是預想大概會收穫什麼類型的知識的,但為什麼這本書沒有去看?是因為懶惰還是因為這本書不重要、不迫切?這本呢,看了一次,勾勾畫畫,時間久了,不看目錄還真不知道書的內容,因為讀書筆記、總結和輸出沒有做好。

你是不是也有一個舊書越堆越多的書架?其實它無形中阻礙了新知識的進入。

書架和我們的知識體系一樣,需要整理,需要新陳代謝,需要去粗取精。

如果永遠不捨棄舊的書,怎麼迎來新的知識?所以,每半年定期清理書架,把不用的書處理了吧。

作家董橋在《訪問》里說,「我現在看書不留下書,看完之後我就送人。

這樣我可以保持我的originality。

我會受到書的影響,可是我不要它擺在我的身邊,這樣我的文章才不受這本書的影響。

」他的做法對於我們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吸收書里的思想,但是我們自己要獨立。

而且看書不留書,那麼在看書的時候,寫讀書筆記的時候才更珍惜,更加努力把書里的精華進行內化。

清理書架和每半年寫一次宏觀的讀書總結有共通之處,目的是檢查一下自己這段時間的讀書計劃進行得如何,總結一下收穫,最好試著複述一下自己之前計劃的那幾個主題閱讀。

在複述作者觀點的過程中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觀點。

在這時,思考這個主題閱讀達到效果了嗎?對這個主題,還需要繼續深入嗎?這樣,下一階段的讀書計劃就制定出來了。

三一學院的圖書館

6、(中級)整理:碎片化閱讀時代,如何將知識碎片整理進自己的知識體系?

曾經我習慣把讀書筆記寫在筆記本上,後來發現筆記本很亂,上一篇是抒情散文,下一篇是科技文。

於是我分了幾個本子分別記錄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書的感想。

即使如此,我還是很容易就忘記一年前看了什麼。

雖然這種方式的弊端可以通過定期複習之前的筆記來彌補,但從知識結構的構建角度看,紙質筆記不利於整理。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閱讀和手機閱讀的興起,我習慣利用零碎時間看微信分享、網頁、博客、微博。

每當遇到好的文章、段落、句子,如果不收集、整理,久了必然面臨遺忘。

於是我開始用「X筆記」,以下是我的使用方法:

A在X筆記中新建幾個筆記本,分別命名哲學、心理學、歷史、文學、科學、經濟、管理等大類,或者用你喜歡的分類方式,把你的知識體系表達出來,並加一個符號和小類區分。

B將大類細化成小類,並「新建筆記」,把自己的摘抄、評論用文字或者圖片的形式保存下來,並拖拽到筆記本里,放進小分類。

以前讀過的書就這樣一張照片搞定

C再將這些大類、小類用思維導圖整理出來,就變成一張自己的知識體系啦!思維導圖軟體可以提供豐富的陳列方式,並將文件轉化為圖片,非常利於網絡展示。

所以如今的讀書筆記不再僅僅是文字的集合,也可以是聲光電的全面覆蓋,更加立體化的讀書筆記或許還可以帶來一次知識創新哦。

這是蕭秋水老師用思維導圖做的知識結構整理,可以點開看大圖

7、(高級)讀書的穩定收穫源自於定期輸出

輸出有多重要?因為輸出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整理,所以可以說:沒有輸出,這些書都白讀了,因為它們只會慢慢被遺忘。

輸出的方式多種多樣:主動和朋友談及最近對自己影響大的觀點,在複述作者觀點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思考,養成習慣在公眾平台發表文章,隨時記錄自己的感悟,定期參與讀書沙龍、寫作派對,如果這本書是生活、工作相關的題材那就立即運用於生活工作中……

總之,一定要將這些凌亂的知識排列整齊,將知識用起來,改變你的生活,改變你曾經的讀書方式。

如果你沒有嘗試每天書寫一點點,並長期堅持,是很難看到讀書的收穫的。

但這一點一滴的力量集聚起來之後,量變達到質變,將會改變你的一生。

曾經悶頭讀書效率低下的我,在一段時間段內,密集地讀了不少好書和牛人的讀書心得,覺得他們很厲害,於是開始了自己的實踐。

以上觀點是我根據這些好書的思想加上自己的理解總結出來的,如有雷同請呵呵。

這些觀點不一定對,也不一定適合你,不過呢,它們曾經對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希望寫下來,讓你也知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書?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大約統計了一下我的讀書情況,2016年4月至9月,共計閱讀40+本書,8月24日進駐簡書,加上這一篇,共完成9篇讀書筆記。大概總結一下,6個月時間,每個月平均閱讀7本,與大神...

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寫讀書筆記?

對在漫長人生中讀過的書而言,人類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讀完每一本書後都有紮實的收穫,就需要有技巧地寫讀書筆記,並養成長期的習慣。我有一個習慣,就是看完一本書之後,都會寫一篇書評,看完這本書,...

學會做讀書筆記,深度開發所學知識

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古今中外,很多名家通過做讀書筆記,實現了極有價值的輸出。馬克思為寫《資本論》,閱讀了超過1500種書,並寫下札記。寫出《朱元璋傳》的歷史學家吳晗,研究明...

只愛屯書不愛讀,是病!談談讀書方法論!

據我在各個群里觀察,各位書友都面臨兩個問題:如何選擇書單。屯的書,沒時間看,看著太慢,看完就忘。我平時會有大量的閱讀,除了各種碎片化閱讀的時間之外,我讀書的方式和大家沒什麼區別:Kindle、各...

如何讓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醫愚。這句話告訴我們,書是好東西,但是不是能讓我們獲益,關鍵在於你會不會讀。善讀就體現了方法的重要性。而恰恰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自然讀書也就感覺無用。一本一本的讀又一本一...

為什麼你讀了那麼多書,卻沒任何卵用

本文較長,也比較枯燥,但都是作者多年心血的分享,厲害的招式都比較難練對吧,所以你懂的都在說知識改變命運,可真正感知到被知識改變命運的人,身邊找不出幾個吧。現代社會變化的這麼快,知識的作用最多讓你...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首先你要會讀書

文/言小海閱讀大概是世上最簡單的一件事,只要識字,就可以徜徉於知識的海洋。但閱讀同時也是世上最難的一件事,平心而論,我們還記得多少曾經讀過的書?書中又有多少的知識轉化為我們自身的力量?人們常說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