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認字不代表會閱讀!親子共讀要到孩子幾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新的中高考變革,確立了語文為王的地位。
高中的新課文,古詩文的篇幅猛增到72篇,閱讀對語文學習的作用更加凸顯。
但是,語文不是突擊一時就能拿高分的,更需要孩子從小學培養閱讀的習慣。
可是現在的孩子更愛玩遊戲,不愛閱讀,怎麼辦?
一是抽出時間陪孩子讀書,小學到初高中都可以共讀;
二是別讓孩子把讀書當任務,別老問孩子「看完書了沒?」「看了有什麼收穫」,真正培養孩子的興趣。
閱讀是一種思維,需要持續指導
我們都知道:孩子大了會自己穿衣服了,就無需父母幫忙。
然而閱讀,並不一樣。
因為,閱讀的習慣與閱讀能力、閱讀的廣度和深度,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養成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成長和引導過程。
孩子的思維及視野成長,需要父母的引導,也是同樣的道理。
會認字不等於能閱讀。
會認字不等於就能感受和領會書中的意思,也不等於就能體會和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複雜情感及故事情節發展。
孩子喜歡圖多字少的繪本,是被裡面的圖畫所吸引,並不代表理解文字。
從認識一個個的單字到學會閱讀,真正體會一本書之間,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要幫助這個過程順利實現,最好的方法就是親子共讀。
拿起書來陪孩子一起讀,讀給他聽。
在你陪伴他一本本書讀下來的過程中,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會不知不覺地提高。
有的孩子可能你這樣陪他讀上三五本,有的孩子可能要七八本,他才願意自己拿著書獨立閱讀。
每個孩子的節奏都不完全一樣,但只要持續下去並引導得當,都能夠達到相當的水平。
閱讀面要拓寬,親子共讀是妙方
有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已經能讀某個程度的書籍了,卻不願意自己讀。
這大多是因為孩子讀的書太少,題材和類型相對單一。
比如,有的孩子只讀文學故事類而不讀歷史科普類,有的只讀魔幻小說,還有的只讀漫畫書或快餐兒童文學,看起別的書自然不適應。
不同的書籍在題材上完全不同,寫作風格也大不同,孩子若沒有習慣閱讀多樣化的書籍,「閱讀能力」就會顯得不夠。
即使能閱讀十幾本書,也不等於就能順暢地閱讀所有的書。
這時候用親子共讀來拓寬孩子的閱讀面,最能幫助他習慣這個過程。
例如,孩子本來在讀一些比較短小的小說,現在要讓孩子看大部頭的《三國演義》。
孩子一看這麼厚,就覺得自己讀不了。
這時候,就可以讀給他聽。
如果孩子不懂裡面的人物動機,就和他解釋,孩子覺得有興趣了,就會自己讀。
青春期叛逆?親子共讀構建好關係
明明孩子已經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了,可有時候他還是不願意自己讀書,而總希望是你讀給他聽。
小學生也很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尤其是男孩子。
一方面,孩子需要,也喜歡與父母在各種事情上有一個親密的連接。
閱讀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玩兒」,而他們期待你是他們的玩伴,你的加入會讓他們的這個遊戲更有樂趣。
但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你顯然很難跟孩子互動起來。
如果你實在沒有辦法陪孩子共讀同一本書,至少抽空去翻翻他讀的書,這樣你就可以跟他交流彼此的感受了。
你跟他交流過有過共同體驗的書,會比他看過但你從沒有跟他談論過的書,更容易對年幼的他產生影響。
只要你堅持經常給孩子讀書,你就會有發現:你讀故事的本領會越來越厲害,孩子會越來越愛書,閱讀能力會越來越強。
到了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的時候,他不一定需要你經常讀給他聽,但是他可能讀過後非常想跟你交流。
這種聊天或討論,是你和他之間思想與思想的交流與互動,如果你是一種開放性的態度,不急於評論他的想法,不利用這個機會灌輸你自己的價值觀,而是平等、平和地與他探討,肯定、鼓勵和循循善誘他去做深入思考,更在乎思考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孩子會成長得更快,也更接受你的影響。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個性會更明顯地表現出來,這個時候,他願不願意讀完一本書與你聊聊或者討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們的親子關係怎麼樣,以及在他眼中你是不是一個愛學習、喜歡接受新事物、並願意平等分享和討論的父母。
如果我們不跟孩子一起親子共讀,手機、遊戲就會越來越多地侵占孩子的時間,錯失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黃金時期。
閱讀其實就是孩子的成長。
我們要伴隨孩子的成長,就不能錯過陪伴孩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