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上神話級別的10大名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是個人才濟濟的國家,尤其是歷史上的名將非常之多,小編本身也是非常喜歡了解熱歷史將軍之類的事跡,在此盤點一下自己心中10大名將,朋友們也可以給小編留言討論下自己心中的名將都是那些。

1,韓信 (漢初三傑之一)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

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 未得到重用。

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 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

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關中。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平定了魏國, 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

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於是,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

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

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 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 。

2,孫武 (中國春秋時期軍事家)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

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占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

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白起 (戰國名將)

白起(?—公元前257年),《戰國策》作公孫起, 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

出自羋姓。

楚國白公勝後裔,唐代許多白氏墓志銘詳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孫白公勝。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白乙丙之說已考證為以誤而錯。

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

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

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4,吳起 (戰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人。

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

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

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

有《吳子兵法》傳世。

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

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5,衛青 (西漢名將)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

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衛青逝世,起冢如廬山,葬於茂陵東北1000米處,諡號為「烈」。

6,霍去病 (西漢名將、軍事家)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 ,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十七歲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

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

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3歲。

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追諡為景桓侯。

其一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時至今日聽到後還是讓人熱血沸騰!

7,李靖 (隋末唐初軍事家)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

唐朝傑出的軍事家。

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

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

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賜諡「景武」,陪葬昭陵。

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

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今多已失傳。

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8,李牧 (戰國名將)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跡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 ,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

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

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9,岳飛 (南宋抗金名將)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 ,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

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

紹興三年(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

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趙構、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班師。

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

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

岳飛的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10,徐達 (明朝開國軍事統帥)

徐達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為左相國。

二十七年(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

同年,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

以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

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

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史上八大戰神,果然還是戰國多英雄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戰神,我們的腦海里會閃現出一連串的名字,這些閃耀於中國歷史的英雄們,可以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戰神。然而,縱觀中國歷史上這一大批戰神,我們不難發現,絕大部分的戰神很難用完美來形...

回眸歷史,帶你了解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武將

第十名 衛青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

中華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歷史是厚重的,英雄是壯烈的,壯烈的英雄在厚重的歷史上為我們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真正本色。本文介紹我國古代最突出的十位將領,重現金戈戰馬的沙場豪情,展現中華英雄的錚錚鐵骨,體味他們馳騁疆場的悲壯和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