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爭史上的十大武將,個個都是不世出的人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天才武將如繁星璀璨,耀眼奪目,他們利用自己的膽識和謀略,在戰爭中率部取得輝煌的戰績,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戰神,我們的民族才不會為外族欺辱,華夏文明才能不間斷髮展延續數千年。

以下試列出華夏民族十位千古名將:

一、孫武,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廣饒縣)人,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

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柏舉之戰後攻入楚國郢都。

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

所著《十三篇》是我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二、吳起,戰國初期魏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人,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

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仕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業;仕楚時主持改革,史稱「吳起變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殺吳起。

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白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秦昭王時從左庶長升至大良造。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闕之戰,採取先弱後強、避實擊虛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因功晉升國尉。

此後30餘年,攻取韓、魏、趙、楚等國70餘城。

三十六年,領兵入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

四十二年,趙、魏聯軍攻韓國華陽,白起率軍救韓,大敗聯軍,斬魏軍13萬人,淹死趙軍2萬餘人。

五十五年,長平之戰大敗趙軍,坑殺趙俘40多萬人,為秦國最終一掃六合消除最大的障礙。

後為相國范雎所妒忌,於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殺。

四、韓信,秦末漢初淮陰(今江蘇淮安市)人,西漢開國功臣,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

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

「在楚漢戰爭中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夜襲魏國,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此後,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烏江自刎。

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

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

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五、衛青,西漢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中國古代三大騎兵戰天才之一。

他是西漢時期能征慣戰,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六、霍去病,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

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

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4歲(虛歲)。

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象祈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追諡為景桓侯。

七、李靖,隋末唐初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人,唐初第一名將。

出生於官宦之家,隋將韓擒虎的外甥。

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祐,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其對突厥的決定性勝利,間接導致了阿拉伯帝國的瓦解與羅馬帝國的滅亡。

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

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八、薛仁貴,名禮,字仁貴,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

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

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九、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

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

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

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十、徐達,元末明初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縣)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

雖是平民出身,卻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

1363年鄱陽湖之戰以少勝多全殲陳友諒65萬大軍。

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割據勢力。

同年任征虜大將軍,率軍20萬北伐中原拔洛陽後分兵山東山西,四面出擊收復華北、中原,攻克通州包圍大都、滅亡元朝。

徐達深通謀略,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僅沈兒峪之戰就斬獲元軍首級10餘萬,俘獲元朝官吏1865人,將校士卒84500餘人,北元第一名將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逃竄至黃河時得流木以渡。

徐達北伐不僅推翻了元朝黑暗殘暴的統治,使燕雲十六州時隔430年再次回歸漢人的手中,更是打破了歷史上由北向南統一的公式,可謂千古奇功。

以上十位名將,幾乎都是常勝將軍,他們要麼以弱勝強,要麼以少勝多,他們指揮的戰役幾乎都是經典。

孫武和吳起是中國兵家之祖,白起和韓信協助明君在統一國家進程中奠定基礎,衛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貴、岳飛、徐達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在抗擊外族入侵或開疆闢土方面做出巨大貢獻。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名將也應讓我們記住的,他們有姜尚、樂毅、李牧、王翦、廉頗、孫臏、蒙恬、項羽、李廣、班超、曹操、周瑜、諸葛亮、冉閔、謝玄、祖逖、陳慶之、劉裕、韋睿、郭子儀、柴榮、狄青、韓世忠、常遇春、王守仁、袁崇煥、左宗棠,但限於篇幅,本文無法一一列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武廟十哲簡史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為武成王祭典與祭孔子相同。太公尚父廟更名成武成王廟,簡稱武廟。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張良為副祀。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左列:秦武安君白起、...

歷史上百戰百勝的9大戰神

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卻有著這麼幾位戰神,縱橫沙場數十載,未嘗一敗。1,孫武 孫武,字長卿,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被譽為「百世兵...

盤點歷史上神話級別的10大名將

中國是個人才濟濟的國家,尤其是歷史上的名將非常之多,小編本身也是非常喜歡了解熱歷史將軍之類的事跡,在此盤點一下自己心中10大名將,朋友們也可以給小編留言討論下自己心中的名將都是那些。1,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