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丨閱讀利器,助你事半功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書,就像與生俱來的技能,只要認字,誰都會。

可是,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困惑:

拿到一本書,翻開半年了,還是那幾頁;

讀了好像沒讀一樣,什麼都沒記住;

雖然堅持讀完了,但還是一知半解;

書是讀了很多,感覺大多沒用;

......

如果你有中標,不要忙著責怪自己沒有耐心,理解能力低,記性不好,也許是你的讀書方法出了問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確的讀書方法,不僅事半功倍,還將為你撥開雲霧見月明。

這份實用的閱讀指導書單也許能幫到你。

學會提問

[美] 尼爾·布朗、斯圖爾特·基利

也許你不禁要問:為何一本批判性思維的書會出現在這份書單里?這和閱讀有什麼關係?

叔本華說過「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

讀書貴在主動,而不是被動接受,也就是要有提問意識,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也是這個道理。

但很多時候我們卻不知道怎麼提出問題,從何入手?這本書恰恰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本書由兩位作者合著,分別是尼爾·布朗和斯圖爾特·基利,前者是傑出的經濟學教授,任「國際批判性思維大會」的主要發言人,並為眾多大公司和機構提供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及諮詢服務,經驗豐富。

後者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美國博林格林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具備專業背景。

全書從論題、論點、論據、論證過程、結論等幾個方面教授大家如何富有邏輯性和批判性的提出問題,並通過列舉大量示例,幫助讀者運用書中的方法進行分析練習,逐步建立批判性思維。

無論是讀書還是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用上。

俞敏洪稱: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批判性思維讀物,很出色地完成了傳授批判性提問的技能這一目標,既簡潔又全面,實踐指導性強。

目前該書已修訂到第10版,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如何閱讀一本書

[美] 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

這是一部1948年出版的經典書籍,作者是因編輯第15版《大英百科全書》而聞名的莫提默·J·艾德勒,以及後期進行增補修改的查爾斯·范多倫。

很多人會把它作為第一本指導閱讀的書,但由於內容繁複,容易讓人中途放棄。

書中主要講了閱讀的四個層次:

- 基礎閱讀:能夠獨立順暢的閱讀,知道句子的含義。

- 檢視閱讀:通過系統化的略讀或粗淺的快讀,可以短時間內抓住書中的重點,知道這本書在說什麼。

- 分析閱讀:咀嚼與消化一本書,真正讀懂。

- 主題閱讀:對同主題書籍的比較閱讀。

作者認為「任何一種超越基礎閱讀的閱讀層次,核心就在於你要努力提出問題 」,因此主動和自我發現式的閱讀很重要。

如果你已掌握了《學會提問》一書中的批判性思維,將有助於理解本書中提供的閱讀規則和思考框架,更順利的堅持讀完這本著作。


溝通聖經

[英] 尼基·斯坦頓

「閱讀的時候會逐字默念。

「遇到不懂的地方,會立即回讀,直到弄明白。

我們上學時就養成的習慣,一直延續下來,並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但在《溝通聖經》一書的作者尼基·斯坦頓看來你已養成了閱讀的壞習慣,比如逐字閱讀時,大腦的運行速度快於眼球,這時大腦就要開小差了,白日夢的狀態不僅會影響閱讀質量,還會打擊你讀完一本書的信心。

尼基·斯坦頓是一位資深的諮詢顧問,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他編著的這本溝通工具書已暢銷英國三十餘年,尤其對閱讀速度和效率的說明深入淺出,讓人獲益匪淺。

如果你希望做到一目多行,可以按照書中提供的方法練習辨識廣度,最終有可能像埃隆·馬斯克一樣一目千行。

如果你希望在短時間內高效閱讀,可以實踐SQ3R閱讀法,對於搭建閱讀思考框架也非常有幫助。

- 縱覽(Survey):略讀或有目的尋找特定章節讀,了解全書結構和主旨。

- 問題(Question):帶著問題去閱讀,提高閱讀效率。

- 閱讀(Read):仔細閱讀,確認論點、論據和重要細節。

- 回憶(Recall):回憶上一環節的內容,並記筆記,檢閱自己的閱讀質量。

- 檢查(Review):檢查前四個步驟是否有遺漏,所提問題是否有合適的答案。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日] 奧野宣之

這本書介紹了從選書,購書,讀書到學以致用的一站式讀書法,也是作者奧野宣之多年來的實踐經驗總結,簡單實用,易於理解掌握。

書中重點介紹了「隨想筆記」,「蔥鮪火鍋式」筆記法。

「隨想筆記」像我們現在的便簽記錄方法,即所有即時的想法和靈感都記錄到一個筆記本中。

這種寫下來的方式更有條理,容易記住;並且一元化的信息展示方式,讓人一目了然。

但切忌不要偷懶,一定要及時記錄,因為想法可能稍縱即逝。

「蔥鮪火鍋式」筆記法,簡單概括就是「摘抄+評論」的方法。

-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不要認為這些方法很簡單,簡單恰恰更容易執行,幫助我們堅持用下去,很多時候反而是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這樣讀書就夠了

趙周

華盛頓曾說:「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的書等於廢紙」。

我們往往也最苦惱:怎麼把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快點用起來。

為解決這個問題,作者趙周也是拆書幫創始人,通過分析成人學習五大公理(自我導向,關聯經驗,強調實踐,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內在驅動力)創立了拆書法,力求通過RIA和便簽讀書法「把知識拆為己用」,轉化為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該書一經問世,便長期暢銷亞馬遜職場指導類圖書榜首。

- R(Read),選取要拆的書籍片段

- 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話重述

- A=(Appropriation)1 ,關聯並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 A=(Appropriation)2 ,未來如何應用

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到碎片化學習中,比如看到的一篇文章、一段話覺得很好,就可以立即拆為己用。

越加使用,越覺得這個方法靈活又實用。

另外,書中關於學習者的三種境界、學習力的三個維度、搭建知識體系框架的三種方法也很有啟發,值得仔細閱讀。


圈圈有話說

這份書單既有歷經考驗的經典書籍,也有接地氣的經驗之談,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高。

利器在手要善用之,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以下三點:

1、先做到「我注六經」。

宋代哲學大師陸九淵《語錄》中有句對話:「或問先生:何不著書?對曰: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這句回答甚是經典,體現了讀書的兩種方式,前者追求精準理解書籍的本意,後者主張書籍為自己所用,借用書中的話來闡述自己的想法。

我們已經養成了閱讀習慣,有自己的閱讀方法,再面對這些講授「如何閱讀」的書籍時,往往不能保持空杯心態。

雖然讀書需要具備批判式思維,但在我們薄弱或陌生的領域,我認為還是要先放下身段,做到「我注六經」,像海綿一樣去吸收書中的觀點及方法,通過實踐和時間去檢驗,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經驗,再去提問,這樣才有機會清除已有的不良習慣,捨棄錯誤的方法,達到讀書最初的目的。

有的人讀書之後,認為書裡面提出的辦法不好用,就判斷這本書不好,這個作者水平低,其實可能很大程度是在讀的時候就帶著這種「我倒要看看你說的對不對」的較勁心態,心境浮躁,導致連樣子都沒學到,又怎麼可能從中受益。

很多書籍歷久彌新,就是因為它給人帶來價值,我們有機會讀到,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應該報以虛心的態度,才能看的更遠。

2、堅持持續輸出。

讀書是在向我們自己這個超級系統輸入知識,通常有三個目的:消遣、收集信息、學以致用。

想要做到讀而有用,就要堅持輸出。

輸出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讀書筆記、思維導圖、寫書評、拆書、講授等,上面的書籍都有提到,再用輸出倒逼輸入,形成良性循環,自身系統才能不斷升級。

那些讀書無用論的說法,也會不攻自破。

3、勤於應用。

培訓理論中有一個「721學習法則」,簡單概括就是學習的成果來自3個部分:實踐、練習約占70%,交流、討論約占20%,培訓、讀書等約占10%。

所以,我們更需要花時間去應用書中的方法,勤加運用才是硬道理。

通過學用結合,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正如《這樣讀書就夠了》書中所說:「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夢想家,但行動家才值得我們喝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書山有路勤為徑:提高閱讀能力的7本書

資訊時代,學習知識,提高能力,都離不開閱讀,閱讀變得越來越重要。面對浩瀚書海,如何選擇要閱讀的書,如何閱讀才能真正有收穫?這裡推薦我讀過的幾本提高閱讀能力的好書。一《如何閱讀一本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最全乾貨精華

為何巴菲特會在很年輕、就有機會成為億萬富翁?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里講了一個小故事。巴菲特在10歲的時候,讀了一本書,《賺1000萬的1000招》,隨後他宣稱,要在35歲之前成為千萬富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