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荊州的背後其實是關羽的宿命與遺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都不陌生,每每讀到這裡,都感受到深深的惋惜。

那麼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究竟又是怎麼樣的呢?

大家都知道關羽是在包圍樊城時,被呂蒙從背後伏擊,結果痛失荊州的。

關羽進攻襄陽,樊城是為了配合劉備的軍事行動,以荊州的軍事行動來減輕劉備在漢中的壓力。

那麼關羽是什麼時候進攻襄陽,樊城的呢?《三國志.武帝紀》記載: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

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

羽獲禁。

遂圍仁,使徐晃救之。

由此可見,曹操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才派于禁南下的,八月時發生了「水淹七軍」一事,于禁被俘,曹仁被圍。

當時劉備已經穩穩的占據了漢中,那麼關羽為何要發動「夏季攻勢」呢?關羽「水淹七軍」一事,《三國志.呂蒙傳》寫道:後羽討樊城,留兵將備公安。

蒙上疏曰:關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

蒙常有病,以治疾為名。

羽聞之,撤備兵,盡赴襄樊。

大軍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南郡可下,關羽可禽也。

呂蒙通過自己稱病為由,欺騙了關羽,趁關羽帶兵北上之機,白衣渡江。

奪取了南郡。

那麼關羽攻打樊城,襄陽並不是為了配合劉備的軍事行動,那麼關羽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在當時,關羽的行動有兩種可能:首先,劉備在漢中的勝利,使得劉備獲勝後想擴大戰果,乘勝追擊,於是讓關羽在荊州發動攻勢;其次這次行動並不是劉備授意的,完全是關羽自己為了立功而採取的獨立行動。

那麼關羽的行動究竟是那一種呢?

具體分析,劉備即位漢中王之後,派劉封,孟達,李嚴等人攻取房陵,上庸,西城之地,如果關羽的行動時和劉備一致的話,那麼協同作戰的部隊軍事行動應該是一致的,應該有配合。

可是實際上,劉封,孟達按兵不動,他們僅僅占領上庸三郡後就停止行動,實際上就沒有奪取樊城的計劃,劉備為了占據漢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並不適合段時間裡再此發動大規模戰事。

而關羽在劉備入川時,就將荊州之地交給了關羽打理。

劉備為漢中王時,以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而張飛雖然是後將軍,卻只是假節。

一字相差卻相差懸殊。

在蜀漢政權里,關羽的地位確實不一般。

關羽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於是就發動了對襄陽和樊城的攻勢。

但是作為曹魏集團在南方的重要據點,樊城戰略地位很重要,樊城是中原的南大門。

由此決定了樊城不可失去,而樊城堅守讓關羽久攻不下,關羽以荊州大半實力跟曹操舉國之力對抗,難度顯然不是一般的大。

加上東吳在背後動刀子,關羽這一戰,基本上必敗無疑。

《三國志.關羽傳》裴松之注引記載:羽初出軍圍樊,夢豬齒其足,語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還!可見,關羽也知道自己這一戰凶多吉少。

雖然奪取樊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丟失荊州確實不可原諒的失誤。

關羽意氣用事,缺乏戰略上的考慮,在交戰過程中,占據優勢的關羽也有機會撤離,關羽知道了孫權即將襲取荊州,但是關羽並沒有撤兵。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荊州內部關係的處理不當。

無論是糜芳還是傅士仁都不能太過信任,關羽為人倨傲,不信任他們卻讓他們負責後勤補給,這很顯然是不恰當的。

一般都認為張飛為人魯莽,但是仔細看張飛的生平,張飛是粗中有細,頗有風範,反觀關羽,有時太過於意氣用事,在攻取襄樊還是丟失荊州一事上,過於魯莽。

關羽的性格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關羽留守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權。

為了鎮守荊州唯有北上,然而北上無異於以卵擊石,還給了東吳機會。

英雄總有其難言之隱,關羽之敗,既是宿命,也是遺憾。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呂蒙的「迷魂湯」致使關羽大意失荊州

赤壁之戰後,劉備占領了荊州,又奪取了巴蜀,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當時大將關羽留守荊州,時時有吞併東吳的野心,又自恃武藝高強,兵強馬壯,連連向北邊的曹操發動進攻。這完全破壞了劉備當年...

襄樊之戰劉備為什麼不去救關羽呢

襄樊之戰劉備為什麼不去救關羽呢如果說三國裡面有幾場大的戰役能夠影響三國戰略局勢,除了官渡,赤壁,夷陵這三大戰之外,另外一個就屬襄樊之戰了吧,這場戰役直接造成三國之間力量此消彼長,戰略優勢變化,影...

關羽北伐,攻打樊城的目的是什麼?

關羽作為漢末三國名將,劉備入益州,留關羽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兵攻打樊城,選擇北伐,發動了襄樊戰役,後來,在曹操和孫權的勾結下,雙方合力將關羽擊敗,關羽兵敗被殺,丟失荊州。那...

關羽北伐的戰機和必要性

關羽絕不是什麼草包,我一直是這 樣一個觀點。當然關羽最後是個失敗者,敗者為寇,所以丟失荊州的絕大部分罪過都補關羽所承擔了。至於關羽的為人究竟為何,由於史書上人材料不多,所以後人 大多以《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