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郭嘉與臥龍諸葛亮孰強孰弱?有一句話說明了一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因為桓、靈二帝的昏庸,以及大將軍何進的見識短淺,先有宦官把持朝政,後有董卓禍亂朝綱,傳承了近四百年的王朝,變得岌岌可危。

然而大廈將傾之時,匡扶漢室者寡,意欲爭霸者眾。

因此,那個亂世中,湧現出了無數胸懷大志的梟雄,例如袁紹、曹操、劉備等;同樣諸多悍將,應運而生,為明主征戰沙場,例如劉備的五虎上將,曹操的五子良將等。

然而在運籌帷幄的謀士中,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只有諸葛亮一人。

例如唐朝詩人杜甫,曾用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宋代詞人陸遊,則曾嘆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然而不知什麼時候起,興起了一個傳言,即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郭嘉是曹操身邊的謀士,他從二十七歲追隨曹操,到三十八歲去世,為曹魏效力十一年。

終其一生,他都未曾單獨統兵,也沒有像諸葛亮一樣名成八陣圖,更未能功蓋三國分。

那麼他到底有何德何能,讓世人覺得他比諸葛亮更厲害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對曹操陣營發展的貢獻。

一、分析能力卓越,且多次神預言

郭嘉非常擅長分析,在袁紹的勢大,曹操心生忌憚之時,他便獻十勝十敗論,振作了曹操陣營的士氣;在曹軍征呂布,久攻不下時,他力勸曹操急攻,終於拿下下邳;在曹操討伐劉備時,他力排眾議,勸曹操不必顧及袁紹,袁紹果然沒有及時做出反應;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忌憚孫策,他預言孫策早晚會死於刺客之手,結果小霸王果然遭到了霄小之輩的暗算,等等。

郭嘉不是呂范、管輅,他不是能掐會算之人,能夠有些神預言,他憑藉的是自己的分析能力。

二、有大局觀

劉備被呂布所破,寄曹操籬下之時,諸多謀臣都看出了,劉備是一個梟雄,一旦放虎歸山,後患無窮,於是紛紛勸曹操將其殺掉。

郭嘉卻看得更深更遠,他像曹操一樣,意識到了,如果殺掉劉備,會讓很多大才對曹操陣營望而卻步,於是他向曹操提出了將其軟禁的計劃。

後來袁紹去世,曹操想要攻打他的兩個兒子,袁尚和袁譚,郭嘉卻建議曹操退兵,認為這兄弟二人一定會反目,到時候鷸蚌相爭,曹操可以漁翁得利。

《三國志·郭嘉傳》記載:「從破袁紹,紹死,又從討譚、尚於黎陽,連戰數克。

諸將欲乘勝遂攻之,嘉曰:『袁紹愛此二子,莫謫立也。

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發展交斗其間,還相離也。

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必爭心生。

』」後來果如他所料,曹操趁兄弟二人反目之時,一攻拿下了冀州。

到了征討烏桓的時候,曹操早要遠征,又怕劉備趁機攻打自己的後方,郭嘉又分析了劉備與劉表的關係,認定後方就算變成空城,都無需擔心。

並仔細剖析了攻打烏桓的可行性。

曹操聽取了他的建議,一舉平定了三郡烏桓,穩定了北部邊疆。

三、軍事謀略出眾

隨曹操遠征烏桓的時候,他認為軍隊行進太慢,這樣會給敵人留下太多的準備時間,從而加大取勝的難度,於是向曹操提出了輕兵速進的建議。

曹操認可了他的提議,率輕騎繞至烏桓背後,斬殺了蹋頓,並俘獲了二十萬人口。

這一戰成為了我國歷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之一。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郭嘉雖然一生都未曾單獨領兵,但是作為一個謀士,他是完全合格的,他的分析能力,他的大局觀,以及他的軍事才能,都不容小覷,也難怪曹操第一次與他交談之後,就認定了「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並曾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後,「欲以後事屬之」。

只可惜他英年才逝,在遠征烏桓的歸途中染病身亡,走在了曹操前面,終究無緣助曹操成大業。

在郭嘉去世的同年,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

雖然這僅是一個巧合,並不能作為諸葛亮忌憚郭嘉的證據。

但是分析完郭嘉的才能之後,我們不難看出,論運籌帷幄,他比起諸葛亮,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如果兩人相逢於戰場,還是郭嘉的贏面要大一點。

因此「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雖然只是一個巧合,只是一句傳言,卻有一定的道理可循。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遺忘的千古奇才——鬼才郭嘉

歷史總是耐人尋味的,他總是帶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千百年來他總是若影若現,挑逗著我們敏感的神經。在三國這個英傑輩出的時代,無數的梟雄猛將,謀臣智士為後代所熟知。

郭嘉若不英年早逝,也許三國鼎立局面不會出現

敵我雙方從來是此消彼長的趨勢,郭嘉去世時年僅27歲,而諸葛亮正好出山。曹操陣營少了一位重量級謀士,而劉備陣營終於迎來了能夠力挽狂瀾空手套白狼的軍師。曹操曾經評價郭嘉:當機立斷、神機妙算、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