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族此人:推薦孔明給劉備,造就了司馬家族最終問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水鏡先生,名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禹州)。

東漢末年名士,精通經學。

漢末士人大多追逐功名,而諸葛亮、龐統卻隱居在襄、漢之間,不輕易投靠他人,並受到到司馬徽的賞識。

那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劉備,走投無路依附荊州劉表、屯駐在新野。

聽說司馬徽在此便前去拜訪,並和司馬徽討論世事。

司馬徽對劉備說:"一般的讀書人和見識淺陋的人怎麼能認清天下大勢呢?只有能認清天下大勢的人,才稱得上是俊傑。

"劉備問誰才可以稱得上俊傑,司馬徽就說:"諸葛亮、龐統便是"。

劉備一直被曹操視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後快。

當時,劉備武將有關張趙,其中關羽、張飛二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奈何文職孫乾、簡雍、糜芳等人均沒有大才,屢敗於曹操,以致於窮途末路,都時因為沒有軍師之故。

所以當得知諸葛亮住處時,便不顧皇叔身份,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出山。

從此曹操碾壓劉備的歷史開始翻篇,曹操一統天下的願望也就此止步,三分天下之勢慢慢顯露。



劉表病危之時,諸葛亮就力勸劉備占得荊州,奈何劉備婦人之仁,不肯奪同氏基業。

荊州牧劉表去世後,荊州由次子劉琮接管,長子劉琦被排擠守在江夏。

此時,曹操興兵南下荊州,劉琦投降,荊州歸曹操。

劉備再次倉皇逃跑於江夏,與劉琦共守一處。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孫劉聯盟大勝曹軍,曹操北還,劉備乘勢拿下荊州幾郡之地。

從此天下三分成為定局。

後劉備取益州,奪漢中,逐漸崛起,直到關羽失荊州,張飛被部下所殺,劉備命喪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此中諸事撇下不表。

劉備死後,諸葛亮名為丞相,實際已是真正掌局者。

諸葛亮以匡扶漢室為名,寫前後出師表,前後五次伐魏。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又姓司馬之人-司馬懿。



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東漢末年,司馬懿生於亂世,「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被曹操任用之後,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壯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

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

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總是回護他,而得以無事,於是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當時曹操手下的門閥官僚擁漢者尚多,為曹操所忌,這也是曹操一生都未問鼎的重要原因,而司馬懿在此關鍵問題上表示支持曹操,終於逐漸被接受重用。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封魏王太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

時司馬懿「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

司馬懿與陳群、吳質、朱鑠並稱「四友」。

此後,司馬懿更是常謀國事,多出奇策。

不久,司馬懿轉為丞相軍司馬,建議屯田解決糧食問題,得到曹操的採納。

他指出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都不應駐守邊防,曹操未予重視。

同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占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

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

鎮守荊州的關羽,乘此機會率主力北攻荊襄。

圍魏將曹仁,水淹于禁七軍,斬龐德。

胡、傅二人果然乘機降蜀。

一時間關羽聲勢「威震華夏」,因漢獻帝在許縣,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脅,為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黃河以北。

司馬懿和曹椽蔣濟及時勸阻說:「于禁被水軍所淹,不是戰守上的失誤,對於國家的大局並沒有大損失,為此而遷都,即是向敵人示弱,又會使淮河漢水一帶人心不穩;劉備、孫權外親內疏,現在關羽坐大,孫權必定更不高興,把這事告之孫權,使他牽制關羽,則樊城之圍自解。

」曹操從其計,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公安,關羽被其俘殺。

此戰利用孫、劉爭奪荊州的矛盾,充分運用外交謀略,坐收漁利,不僅挫敗關羽的強大攻勢,解除了樊城之圍,而且也使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兩面鉗擊中原的計劃無法實現。

更重要的是破壞孫、劉聯盟,改變了當時的戰略格局,掌握了主動權。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懼,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內外肅然。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

黃初元年(220年)十一月,曹丕登皇帝位,史稱魏文帝。

登基後,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駕崩,享年四十歲。

臨終時,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

曹丕對太子曹叡說:「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曹叡即位,改封司馬懿為舞陽侯。

孫權得知魏文帝去世後,於八月出兵攻魏。

命諸葛瑾、張霸兵分兩路進攻襄陽,親自率軍進攻江夏郡。

司馬懿擊退了孫權,又擊敗諸葛瑾,並斬殺張霸,斬首千餘級。

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

司馬懿對戰諸葛亮最著名的 就是「堅壁拒守,以逸待勞」,他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

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以待其變。

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來「巾幗婦人之飾」,欲激司馬懿出戰,司馬懿仍不出戰。

為平息部屬不滿情緒,故意裝怒,上表請戰。

魏明帝不許,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來做司馬懿的軍師,以節制他的行動。

諸葛亮一來挑戰,司馬懿就要帶兵出擊,辛毗杖節立於軍門,司馬懿便不出兵。

蜀將姜維就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

」諸葛亮則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長久屯駐之準備。

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也來信問前線軍情,司馬懿回信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不久,諸葛亮遣使求戰,司馬懿不談軍事,問使者:「諸葛公起居飲食如何,一頓能吃多少米?」使者說:「三四升。

」然後對問政事,使者說:「打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都是諸葛公自己閱批。

」經過一番不經意的詢問,司馬懿對人說:「諸葛亮將要死了。

」果然,諸葛亮於當月病故於五丈原軍中。

歷時七年的諸葛亮北伐至此結束。

諸葛亮以一州之地強攻雄踞中原的曹魏,縱使竭忠盡智,終因實力懸殊而難以實現其戰略目的。

而曹魏則在司馬懿、曹真等人的人正確指揮下,以優勢兵力採取防禦戰略迫退蜀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青龍三年(235年),司馬懿升任太尉,累增封邑。

景初元年(237年),原魏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魏國,自立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

淵遣使南通孫權,封拜邊民,誘呼鮮卑,侵擾北方。

於是,景初二年(238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馬懿,命他率兵討伐。

魏明帝問他:「往還需要多少時間?」司馬懿說:「去百日,回百日,攻戰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時間足夠了。

」後來,果然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內,勝利班師。

魏明帝派使者到薊去犒勞部隊,增司馬懿食昆陽縣,前後共二縣。

曹魏數十年來遼東問題終於徹底解決。

當天,魏明帝去世。

時為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正月。

齊王曹芳年僅八歲,司馬懿乃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

齊王即位,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各統精兵三千人,共執朝政。

後曹爽欲謀反,被司馬懿所殺,天下民心漸漸歸服司馬家族。

想當時,若沒有水鏡先生,司馬徽推舉諸葛亮給劉備,也不會有曹操赤壁戰敗,後諸葛亮五次伐魏,給司馬懿建立累累軍功,可以說真是司馬徽有意無意的一次舉薦,才有了三國歸晉歸司馬的結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是如何獲得曹魏集團的信任的

司馬懿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曹操在世時手下謀士如雲,荀彧 荀攸賈詡 程昱 陳群等都是當時屈指可數的人才,但曹操過...

腹黑教主司馬懿

清人王鳴盛在談及司馬懿時,說「(司馬懿)少壯則為魏畫篡漢策,及老又為子孫定篡魏策,興亡若置棋,亦可嘆矣」。與「臥龍」、「鳳雛」等飄逸雅致的綽號不同,司馬懿的外號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冢虎」。傳說臥龍...

人生大贏家司馬懿,司馬仲達(上)

袁元司馬懿,字仲達,他是三國時期的大人物,不管是軍事上面的,還是政治、經濟、文化上面都做出的很大貢獻,在當時是個厲害的角色,為後來西晉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司馬懿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沒...

軍師聯盟真真假假,這才是真正的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里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出身士族,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一生注重權謀與養生的「大軍師」——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里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出身士族,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曹魏—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里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出身士族,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