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知道真相後才知道都是牛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先司馬懿若殺諸葛亮,必然會丟失軍權。

曹氏家族發展司馬懿有虎狼之心,世代防範。

曹操臨死告訴曹丕,可以用司馬懿,但要永遠防著,曹丕在位時,司馬懿也是制衡宗親的工具。

幾次被剝奪官職,甚至下獄。

曹丕就沒有讓司馬懿掌控軍權。

曹睿繼位,曹丕也要求他永遠防著司馬懿,但不久諸葛亮興師北伐,無往不勝所向披靡,曹魏在一退再退,有亡國的危險,曹睿被迫起用司馬懿為大都督,掌控軍政大權。

可以說曹氏最害怕的就是司馬懿掌握軍隊,司馬懿若是殺掉諸葛亮首先就將被削除軍權,削除大都督職位,因為只有這樣曹魏才能放心。

事實也是如此,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馬懿贏得最終的勝利後,曹睿第一件事就是表功,削除司馬懿軍權,回都城復明,隨後被軟禁。



司馬懿殺掉諸葛亮,蜀漢也會不久滅亡,再也沒有什麼勢力能與曹魏抗衡,司馬懿也就成了英雄無用武之人。

關鍵司馬懿早年推舉新政策的時候得罪曹氏宗親,嚴重侵害了宗親們的利益,以曹真為首的宗親們對司馬懿恨之入骨。

司馬懿被削兵權後,宗親們必然會掀起反司馬家族的浪潮,而且有了充分的理由:司馬懿聰明絕頂,一但在朝中得勢,後果不堪設想,而曹睿也斷然不敢再次起用司馬懿,這也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司馬懿明白,在自己真正的羽翼豐滿之前,能活下來的條件就是,諸葛亮必須活著,只要諸葛亮一死,所有的曹氏親貴會第一時間把正好司馬家族殺乾淨,來保證權力的穩固。

當然,這一點諸葛亮也明白,所以在空城上,諸葛亮和司馬懿玩了一出聰明人的心照不宣,諸葛亮用空城給司馬懿一個退兵的台階下,司馬懿放諸葛亮一馬,明著是空城計嚇退曹兵,實際上是兔子和狗合謀活命。

看看金門炮擊就知道了,一個意思,明著是打,實際上是拉。



其實這是一場心理上的博弈。

這次司馬懿能夠從新被重用,他應該感謝他的老對手諸葛亮,而不是魏帝曹睿。

司馬懿深知,曹魏這一方能夠制約諸葛亮的只有他司馬懿,如果沒有了諸葛亮,他司馬懿也就沒有利用的價值了。

如果這時候殺了諸葛亮,蜀軍就會大敗,蜀國也就很快滅亡,當然這樣的局面不是司馬懿想看到的。

因為這時候的司馬懿還沒有能力起兵造反,他只能等待時機,擴大自己的實力,這時候諸葛亮必須活下去。

這場諸葛亮精心設計的空城計,司馬懿以諸葛亮一生小心謹慎,從不冒險為由,也就假裝中計而故意放了諸葛亮。

其實在這場博弈中,不分勝負,都是各取所需,都知道雙方想要的是什麼?也正是都看透了雙方的心思,才成了這一出空前絕後的好戲「空城計」,要是雙方隨便換走一人,這齣戲就不會演下去,可見兩位都是牛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隱忍的老虎司馬懿,從誠服於曹氏到取而代之

《軍師聯盟》從曹魏集團的視角展現了不一樣的三國歷史。其中司馬懿從不出仕到一代權臣,再到最終取代曹氏。無論是董卓曹操,劉備,孫權,或者周瑜,諸葛亮。他們都不曾想到漢末三國這個屬於他們的偉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