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者的天下,看朱元璋和陳友諒的結局就知道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成王敗寇,歷來如此。

朱元璋成了皇帝,於是史書寫他自出生已不凡了,得天下,那實是天意。

而作為他最大對手之一的陳友諒,自然是沒得那般天縱英明了。

張士誠攻安豐,朱元璋主力都去求韓林兒。

陳友諒兵六十萬,樓船數百艘,乘虛攻朱。

啥是樓船?看看《明史》中寫的就知道了,「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

高、大、寬、堅,上面能走馬。

寫到這,得附帶介紹一下陳友諒了。

不說其它,只講他讀書少。

《明史》里說他,「沔陽漁家子也……少讀書,略通文義」,可知他出身貧寒,但還是讀了一點書,然並不多,名字肯定是會寫的,其它,就是粗通了。

朱  陳友諒性情強硬而多疑,喜歡以權術控制部下。

他已自稱皇帝,而且盡占江西、湖廣之地,便自恃兵力強大,想向東攻取應天。

朱元璋擔心陳友諒與張士誠聯合,於是設計命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寫信引誘他,讓他迅速趕來。

陳友諒果然率水師東下,到達江東橋,呼叫康茂才,無人答應,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於是與朱元璋戰於龍灣,陳友諒大敗,因為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

張德勝乘勝追擊,在慈湖將其打敗,焚燒其船。

馮國勝率五路大軍乘勝追擊,陳友諒派出皂旗軍迎戰,又被大敗。

於是陳友諒放棄太平,逃至江州。

朱元璋軍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

第二年,陳友諒派兵再次攻陷安慶。

朱元璋親自率軍討伐,恢復安慶,長驅直入抵達江州。

陳友諒戰敗,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

他的部將吳宏以饒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龍興投降。

陳友諒的大軍剛一登陸,就進入了伏擊圈。

朱元璋立即發起了進攻命令,徐達、常遇春等大將發起連續攻擊,陳友諒的軍隊惶恐之下無法抵擋,只能向戰船跑去,不料幾乎所有的戰船都擱淺了,沒辦法行駛,就這樣,陳友諒的無敵水軍活生生被朱元璋拖上了岸,狠狠的打了一通。

這一戰,陳友諒損失兩萬餘人,敗走江州。

朱元璋大勝,繳獲不少戰船,充實了水軍。

劉基對陳友諒的評價很對:焦躁。

不經思考就盲目開戰;不能仔細辨識康茂才的身份;仗著兵力優勢過度自信。

這是導致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不過陳友諒是不會輕易被打倒的,大約三年,他就重新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陳友諒率軍打到洪都城下,守城的是朱元璋的親侄子朱文正。

這一戰,朱文正用四萬兵馬,緊緊牽制住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長達三個月之久,陳友諒雖然兵力有所損失,但仍強於朱元璋,更何況,陳友諒還有一支無敵艦隊,實力懸殊確實不小。

這時候,朱元璋親率的二十萬大軍奔赴洪都,陳友諒避到鄱陽湖。

不久,兩軍的鄱陽湖決戰開始了。

陳友諒將戰艦用鐵鎖連起來,想要給朱元璋造成重大壓迫,但這卻讓朱元璋想起赤壁之戰曹操的失敗,歷史重演了,鄱陽湖火光一片,雙方激戰之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正在船上指揮作戰的陳友諒,突然被一支射來的流箭擊穿了頭部,一代梟雄,就這樣死了。

如論反秦戰功,項羽大於劉邦;論反元功績,陳友諒也大於朱元璋。

功大者未必事成,反秦反元反清抗倭,自古皆然。

陳友諒為了推翻蒙古人的統治,恢復漢室天下,組織了轟轟烈烈的紅巾軍起義,直至建立大漢王朝,儘管最終失敗,其歷史功績不容抹殺。

對於陳友諒來說,失敗是不能承受的,因為在與朱元璋在鄱陽湖交戰之前,他一直都是成功者。

對於陳友諒的悲劇,不得不仰天長嘆「既生諒,何生璋」

然,真是如此嗎?要說讀書少,放牛娃朱元璋讀得更少吧?他為何能勝?說到底,這場大戰,最後打的還是人心。

人心不穩,再強大的兵力又如何?人心不附,再強力的手段又如何?把握了武力,就能壓服一切嗎?殺些人,就可以立威嗎?你陳友諒一生氣,就把俘虜都幹掉了,他朱元璋卻將俘虜都放了,傷兵還用好的藥幫他們治病——如此,高下立判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元朝滅亡」

1356年,朱元璋建立江南政權後,計劃在此基礎上統一天下。但是,此時位於朱元璋大軍 I南北還有兩個勢力龐大的軍事集團。東面的張士誠,在緊鄰應天府的平江(今江蘇蘇州〉建立 _了國都,割地稱王。南面...

陳友諒的一個決定,葬送了自己,成全了朱元璋

陳友諒與朱元璋一樣,都是元朝末年反抗朝廷暴政的起義軍首領,陳友諒原是徐壽輝起 義軍的部將,後來他謀殺了徐壽輝,自立為王,國號叫漢。他占據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帶, 地廣兵多,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割據政權。

二分鐘看懂戰爭:朱元璋滅陳友諒之戰

陳友諒,沔陽(今湖北洪湖市)漁民家的兒子,讀過點書。這個人的野心很大,做事也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殺掉上級,威脅下級,人心離散。但是迫於他的地位和實力,下邊也沒有人敢妄言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