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為國,流芳百世!著有兩篇文章,一篇為國,一篇為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諸葛亮死後諡號為「忠武侯」,除了為後人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還留下了兩篇為大家熟知的文章。

一篇《出師表》寫盡臣子為國操勞的赤誠,一篇《誡子書》寫盡對兒子成長的關懷!

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師表》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殷切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赤誠之心。

歷史記載確實有《前出師表》。

至於三國演義中的後出師表,並沒有證實。

通常所說的《出師表》一般指《前出師表》。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 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 的一封家書。

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

全文智慧理性、簡練謹嚴,將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作為臣子,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作為父親,諸葛亮舐犢情深,殷殷教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出師表

最近在看吳秀波主演的《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正演到諸葛亮出場,北伐之前,寫給劉禪的《出師表》,讓人聞之欣然淚下。出師表/前出師表魏晉 ·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

古文篇(一)·《前出師表》·諸葛亮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