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官渡之戰」成敗的偶然事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官渡之戰

一場決定漢末局勢走向且與曹操生死攸關的官渡之戰,因袁紹與曹操雙方實力懸殊,勝敗本毫無懸念,最終卻出人意料的以曹操取勝而告終。

所有史料都以曹操足智多謀和精心布置的防禦措施為取勝的原因,卻淡化了整個事件中偶然因素對整個戰局發展的關鍵因素。

官渡之戰形勢圖

袁紹舉十萬之兵與曹操在官渡對峙,大有不滅曹操誓不罷休的氣勢。

《三國志》中沒有記載曹軍的詳細人數,從作戰過程點點滴滴的描述中可以推測,曹軍兵力應該在兩三萬人,留守許都的是由荀彧率領的兩千人。

曹軍不僅在人數上屈於下風,糧草不濟更是他們的短板。

從建安五年二月至十月長達八個月的對壘中,曹軍已經很難支撐即將面臨瓦解。

然而,一個不被重視的小人物的出現,改變了局勢走向,徹底葬送了袁紹大軍,他便是許攸。

許攸向曹操獻計

《三國志•魏武帝本紀》上這樣描述,「冬十月,紹遣車運谷,使淳于瓊等五人將兵力萬餘人送之,宿紹營北四十里,紹謀臣許攸貪財,紹不能足,來奔,因說公擊瓊等。

」大意是說,建安五年十月,袁紹派淳于瓊等五個大將率領一萬多人壓運糧食,駐紮在袁紹大營北四十里一個名叫烏巢的地方。

袁紹軍中一個謀臣叫許攸,因貪財,在袁紹這裡得不到滿足,於是投奔曹營,而且勸說曹操攻打淳于瓊。

曹操謀臣中大部分人不相信許攸的說法,認為可能是袁紹設置的一計,可曹操信了,荀攸和賈詡也支持曹操。

於是曹操親率騎兵五千人快馬加鞭,趕到烏巢。

由於曹兵來的突然,淳于瓊等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殺,糧食被燒。

當得知曹操攻打烏巢時,袁紹擔心失去了糧食,軍心不穩,一方面派人支援淳于瓊,又緊急派張郃、高覽攻打曹營。

袁紹認為曹軍在攻打烏巢時大營一定空虛,沒想到,當張郃等人在聽到淳于瓊等人被斬時,竟然直接向曹操投降。

丟了糧食,張郃率軍投降,袁紹大營一下大亂,曹操趁機斬殺了袁軍盡七、八萬人。

張郃投降曹操

許攸投靠曹操並非貪財,因為曹操當時的財力遠不及袁紹,而且大多數人都不看好曹操。

許攸曾獻計袁紹,趁曹軍集中軍力駐守官渡時,許都空虛,只有荀彧率領的兩千人留守,可以派大軍攻打,定能取勝。

只可惜袁紹沒有聽從許攸的建議,錯失良機。

袁紹因此還曾懷疑許攸與曹操暗通,迫使許攸投誠曹操泄露軍機,導致袁紹軍失利。

曹操

一個謀士許攸,一個將軍張郃,他倆一前一後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投降曹操,導致局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袁紹千算萬算,卻沒想到用人策略上的小失誤致使自己全盤失利。

許攸的計策改變了局勢的走向

官渡之戰開始,曹操運籌帷幄,可他卻沒有算計到袁紹後方的屯糧之地,也沒算計到張郃臨陣倒戈。

當戰事持續到第八個月,就連曹操本人也覺得無勝算把握,可就在他進退兩難時,許攸的意外來臨挽救了他。

曹操用五千人去戰一萬人,看來他已經是孤注一擲了。

官渡之戰後的劉備

時勢造英雄,偶然事件成就大格局。

袁紹在兩軍對壘時,為牽制曹操,派劉備分軍至汝南攻略曹軍後方,為三國鼎力之勢埋下了伏筆。

官渡之戰曹操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袁紹本來有一手好牌,被他自己作死了

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古代高富帥是也,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曾指揮誅殺宦官。初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