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與詩丨06風裡落花誰是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是主

五代十國是亂世,而且是歷史上最為混亂、最黑暗的時代!春秋戰國是亂世,東晉十六國時期是亂世,南北朝時期也是亂世,但是沒有一個時代能像五代十國那樣的混亂,那樣的黑暗。

南唐中主李璟的一首著名的詞作——《攤破浣溪沙》中,他這樣寫道:

手卷真珠上玉鉤,

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裡落花誰是主?

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

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楚暮,

接天流。

Fatty試著賣弄一下翻譯成現代散文詩:

捲起珍珠帘子,掛上簾鉤,

我和從前一樣,遠望在高樓,

愁緒依然深鎖,眉頭緊皺。

風裡的落花那麼憔悴,

誰是它的主人?它為誰守候?

這使我思緒悠悠。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問候,

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我回頭眺望暮色江山如舊,

看江水從天而降,不息奔流。

對於這首詞,後世的解讀往往側重於詞的本身,其實我們也不妨把這首詞作為詞人當時心情的一種寫照。

據《南唐書》載:李璟即位,歌舞玩樂不輟,歌師王感化嘗為之連唱「南朝天子愛風流」句至再三再四以剌之,李璟遂悟,作《浣溪沙》二闋並手書以賜感化,其中就包括這一首。

這樣看來,詞中的春恨就不是這位風流天子對景抒情的一般閒愁,很可能是南唐受周威脅時的危苦感慨,而「青鳥」句就是憂國之思的深沉寄託了。

當曾經強大、輝煌的大唐王朝已經變成了過去,取而代之的便是各地軍閥之間無休無止的混戰和殺伐。

從唐朝結束(公元907年)到北宋建立(公元960年)這短短的53年里,在華夏大地上相繼稱王稱帝的,僅僅史書上有記載的就多達十數個。

風裡落花誰是主?」大一統的中央王朝雖然已死,但再次統一的因素已經在醞釀。

亂世之下,梟雄並起,誰都想稱王稱帝,但是誰能實現華夏一統?到底誰才是風裡落花真真的主人?

五代依次為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後梁,這是五代十國的開始。

公元923年,盤踞太原的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後梁,後唐建國。

後唐之後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

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發生內亂後,被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

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

同時劉知遠在太原建立後漢,收復中原。

郭威篡後漢建後周,後周世宗柴榮苦心經營,但柴榮在北伐燕雲十六州時不幸病亡。

後周隨後被趙匡胤所篡,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地區初期以吳國最強,而後被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國與閩國等。

湖廣則被荊南、南楚與南漢等占據。

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最後敗於後周。

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然而耽於安樂,最後亡於中原。

北漢是十國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國,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祟所建。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十國結束。

花自飄零水自流

在宋朝統一之前,偏安一隅的南唐並不是沒有成為「落花之主」的可能。

在南唐的歷史上,出現過三位皇帝(後改為國主)。

他們是:南唐烈祖李昪、南唐中主李璟、南唐後主李煜。

南唐與吳,本一脈相承,前為吳國,後為南唐。

吳國末年,名義上的皇帝楊溥並沒有實權。

公元937年,李昪受禪即位。

李昪即位之後,繼續推行對生產發展有利的措施,計口分田,鼓勵墾荒,獎勵生產,輕徭薄賦。

同時,他倡導節儉,自己更是以身作則。

南唐昪元七年,公元943年,南唐烈祖李昪因求長生,服金丹,中毒而死。

此時的南唐,經過休養生息,已經變得殷實而富足,它的版圖包括鄂州以東的長江南北廣大地區,與中原王朝對峙而立,仿佛又是一個南北朝的格局。

南宋詩人陸遊分析南唐當時的形勢時曾說:「南唐內有江淮之富,外據長江之險,比之同時代的割據政權,地大而力強,人才眾多,弱國善用其時,善用其人,乘東南的敏閩、楚昏亂,一舉可下。

然後,東取吳越,南下五嶺,成南北之勢。

中原諸國雖欲窺視,也不是輕易能做到的。

歷史雖然無法假設,如果南唐君臣能奮發有為,從大亂,到局部統一,再到大統一也不失為歷史的選擇。

但是南唐烈祖李昪終其一生重在自保,反對對外用兵。

「風裡落花誰是主?」

「花自飄零水自流。

無可奈何花落去

李璟即位。

這位李璟便是以填詞而著名的南唐中主。

圖文開篇的詞即是他的傑作。

李璟在位19年。

這19年,是南唐由盛轉衰的時期。

即位之初的中主李璟,也是很想有一番大的作為。

而且看上去,上天對他還頗為眷顧,先後給了他兩次絕好的機會。

只是可惜志大才疏,目光短淺,對治國和軍事並不在行,並沒有把事情辦好。

繼位第二年,他的第一次時機就出現了。

原來,盤踞福建的閩政權,爭戰日久,國勢衰微,人民怨聲在道,苦不堪言。

這對一心想要擴張勢力,實現抱負的中主李璟來說自然是一次絕好的機會。

這年的十二月,中主決定乘福建內亂,從江西攻打福建。

南唐軍隊勢如破竹,很快攻克福建都城建州,滅了閩國。

但是此後,最終卻因吳越出兵大敗而歸。

在位第九年,命運之神再一把機會送給了南唐中主。

原來,盤踞湖南的楚政權,兄弟爭權,內戰不已。

為了在戰勝對手,兄弟間都想藉助南唐的力量。

這對南唐來說,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於是,南唐軍隊從武昌取岳州,以曾經攻打福建的兵馬取潭州(今長沙),一舉滅楚。

誰想第二年,卻又被湖南舊將劉言等奪了去。

為什麼兩次出師都是前勝而後敗呢?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南唐朝廷對戰爭沒有明確的方針。

想以微小的代價,撈個大便宜。

第二,缺乏對本國實力的清醒認識。

南唐軍隊的戰鬥力還不足以與中原王朝相抗衡。

第三,用人不當,賞罰不明。

中主無用人之明,所用南唐諸將多皆空談無能之輩,治軍無方,軍紀敗壞,南唐軍所到之處為非作歹,大失民心。

這兩次對外用兵的失敗把南唐外強中乾的真相暴露無餘,南唐的國勢從此一蹶不振,更為重要的是南唐從此失去了對中原採取行動的時機。

李璟本人,並非庸碌之輩。

他多才多藝,善騎射,工詩詞,尤其是他的隸書書法在江南號為一絕。

但是此時的南唐需要的是一位富有閱歷,能審時度勢,兼具政治和軍事才能的英主,而不是像李璟這樣的藝術人才。

「風裡落花誰是主?」

「無可奈何花落去。



花落人亡兩不知

公元961年,中主李璟在憂鬱中病死,年僅25歲的李煜即位。

李煜就是南唐後主,南唐著名的詞人。

到這時候,南唐已經完全成為了宋朝的附庸了。

史載,李煜其人「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

」什麼是「駢齒」呢?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他的兩個門牙是連在一起的。

「重瞳」則是說他一隻眼睛有兩個瞳仁,故而李煜字「重光」。

歷史上有重瞳的著名人物還有楚霸王項羽和大舜等人。

故相面的人都說他有大富大貴之相。

良好的宮廷文化的教育,濃郁的文化薰陶,細膩而豐富的情感,所有這些都讓李煜具備了一個優秀詞人的一切素質。

也許,李煜註定了只能是一個文人,一個徹頭徹尾的文人,一個愛情聖手詞學宗師。

作為文人的李煜愛的是山山水水,快活逍遙,而不是江山與家國。

按照中國古代傳統的繼承制度,作為中主六子的李煜是沒有機會成為南唐之主的。

但是命運偏偏給他開了天大的一個玩笑:他的五個哥哥在中主死前都相繼去世了。

於是,他由六子變成了「長子」,成為了王位的繼承人,成了南唐的國主。

而此時,花飛花落,已經有主。

李煜註定了只能是個悲劇!

公元978年七夕,已經作了北宋降臣的李煜,在他42歲生日這天,聽著小周后含淚輕唱著自己剛剛寫就的《虞美人》,喝下宋太宗派人送來的一杯毒酒,緩緩倒下。

汴京城外,夏花正濃……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風裡落花誰是主?」

「花落人亡兩不知!」




Fatty有話說:

落花無主,豈只是花?雨中結愁,又豈只是丁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歷史上一個時代的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

五代十國並非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五代十國(907~960年),一般是指介於唐末宋初的這一段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十國指五代之外相...

五代十國時著名歷史人物和事件

五代十國存在於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間。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

如何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

小序五代十國,即: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吳、前蜀、吳越、閩、南漢、荊南、楚、後蜀、南唐、北漢吹毛求疵地說,五代十國的說法並不是很準確,因為有些政權的當權者並沒有稱帝,不是嚴格意...

帶您了解五代十國是怎麼回事

五代十國五代十國(907年—96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891年~979年)的合稱。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

五代十國歷史簡介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與十國(891年~979年 )的合稱,也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歷史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