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里被忽視的八卦(8)——曹操的主力軍來自黃巾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雜了咕咚

53、董卓亂政是個歷史節點,是漢朝覆滅的起始,是三國的發端,更是造英雄的時勢。

談及討伐董卓,不得不提一個人,就是臧洪,他不是諸侯,但卻是第一個提出討伐董卓的人。

臧洪是廣陵射陽(江蘇淮安縣)人,身材特別魁梧高大。

父親藏旻(mín)是東漢末年的匈奴問題專家,任東漢的匈奴中郎將(類似於大校師長,低於將軍銜)。

因為父親的功績,臧洪十五歲成為童子郎(幹部少年預科班),二十多歲時,跟王朗、劉繇同一批當上縣長。

因為看到宦官外戚之亂,就棄官不做了。

後跟隨廣陵太守(揚州地區)張超,擔任廣陵的功曹,負責行政人事工作。

他看到董卓無道,勸張超起義,張超同意並帶著他見哥哥張邈,張邈也很欣賞臧洪,又將臧洪引薦給了孔伷和劉岱兩位諸侯。

再叫上東郡太守橋瑁,大家一起興兵討董。

誓師大會上,大家歃血為盟。

不過,狗血的一幕出現了,不知道是覺得自己的資格不夠,還是怕萬一失敗,將來被當作首犯,竟然沒有一位諸侯願意上壇領誓。

最後都推舉臧洪領誓。

臧洪沒有推辭,發表戰前動員,內容不在這裡複述了。

還原下現場吧,壇上臧洪辭氣慷慨、涕泣橫下。

壇下的聽眾無不感動,上至諸侯軍官,下至隸卒僕役,都振奮不已,激情四濺,有人恨不得立刻舉起手中的掃帚,高喊:「打倒反動軍閥董壞人!」

54、後來盟軍散了,臧洪替張超外聯各部軍閥。

有一次給袁紹送信,袁紹接觸過臧洪以後,對他非常欣賞,就留下臧洪在自己手下做官,因為當時戰事紛爭,交通不便,臧洪就留了下來。

袁紹常常感嘆臧洪的才能,對臧洪特別恩厚。

任其為東郡(陳留正北,濮陽南)太守。

興平二年(195年),事情發生了變化,曹操圍攻張超。

臧洪聽說以後,光腳大哭,向袁紹請求兵馬,自己要帶兵去救張超。

袁紹本來就忌恨張邈、張超兄弟,跟曹操也不錯,就沒同意。

沒過幾個月,張超被曹操滅了。

臧洪恨極袁紹,立刻宣布東郡獨立。

這下可惹惱了袁紹,他最煩別人挑戰自己的權威。

立刻派兵圍困臧洪,圍了一年左右的時間,臧洪已經坐吃山空了,他知道失敗在所難免,就勸手下趁著還有機會,趕緊帶著家人逃走,眾人不肯,要在一起。

開始,城裡還可以煮皮甲挖老鼠吃,後來就沒什麼可以吃的了。

臧洪殺了自己的愛妾,給將士們吃。

城內餓死了幾萬人,其中有七八千的人,慢慢挪到一起,互相枕著死了,但沒有肯叛逃離去的。

袁紹抓住臧洪以後,希望臧洪服個軟,就算了。

袁紹是個小心眼兒,能這樣對待臧洪,是非常罕見的。

但臧洪並不領情,歷數袁紹背叛漢朝,暗算盟友,無信無義的行徑。

袁紹就把臧洪殺了。

55、當時的曹操,雖然缺兵少將,還打敗仗,但他的才能已經嶄露頭角。

他結交朋友的能力非常強。

袁紹在洛陽的時候,就拿曹操當心腹。

董卓來了,也很欣賞曹操,封曹操為驍騎校尉,拉攏曹操。

曹操看透董卓,所以不但不接受官職,還更名改姓以最快的速度逃離京城洛陽,他散家財湊錢款,合義兵討董卓。

籌備兵馬時,結交了陳留人衛茲,得到大量資助。

盟軍討董時,曹操雖然不是一方諸侯,但被大家推舉為奮威將軍。

他跟袁遺關係不錯,他跟陳留太守張邈也是好朋友。

他去打董卓,濟北相鮑信帶著弟弟跟他一起戰鬥。

無論敵人還是朋友,都認可曹操。

56、提到濟北相鮑信,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在洛陽時,鮑信就看出董卓不是個好鳥,第一個向袁紹提出:「趁著董卓剛剛到京,還沒站穩腳跟,可以突襲殺了董卓。

」袁紹害怕董卓,沒聽。

鮑信立刻回鄉組織兵馬,然後帶領二萬步兵,七百騎兵,五千輛輜重,參加討伐董卓聯盟。

他的手下,有一位將官叫于禁。

諸侯聯盟,大家都看好袁紹,只有鮑信說曹操才能撥亂反正。

並跟著曹操一起戰鬥。

袁紹占領益州後,鮑信首先看出袁紹要成為第二個董卓,他勸曹操不要響應袁紹,靜觀其變,曹操也有同感。

57、初平三年(192年)青州地區的黃巾軍大舉進犯兗州(今河北山東河南交界地區),兗州刺史劉岱,要去征戰,鮑信不贊同:「因為討董不利,咱們的軍隊士氣低落,糧草也很匱乏,可以等一等,避一避敵人的銳氣。

據我了解,黃巾軍帶了不少家屬,人口多供給少,他們的後勤是個問題。

咱們堅守一段時間再戰也不遲。

」劉岱是劉氏宗親,正為討董不利憋屈呢,看到黃巾軍來犯,氣頂腦門子,說啥也不聽,堅決要出戰迎敵,被黃巾軍殺死。

劉岱一死,兗州沒了大領導,鮑信就推舉曹操當了兗州牧。

此時黃巾軍還在圍攻,曹操兵力也就一萬來人,一直堅守不出,等敵軍出現了驕傲懈怠的時候,曹操帶上兵馬突襲壽張(山東陽穀縣東南),由於沖的太急,身先士卒的曹操和鮑信,跟自己的步兵有些脫節。

他們想回去找主力部隊的時候,已經晚了。

敵人發現了曹操,當時兩位身邊只跟隨了少量的騎兵。

鮑信捨身一戰,掩護曹操突圍跑了,自己戰死,時年四十一歲。

曹操這個難過啊,帶兵又回戰場,找鮑信的屍首,但沒找到,懸賞也一無所獲。

他命人用木頭雕刻出鮑信的形象,大哭祭拜(後來,曹操每次路過鮑信墳墓的時候,都會去看看這位老朋友)。

58、曹操用袖子擦了擦眼淚,化悲痛為力量,繼續跟黃巾軍戰鬥。

但黃巾軍常年打仗,迅捷剽悍,而曹操的軍隊戰鬥力不強,有經驗的老兵少,新兵蛋子多,根本打不過黃巾軍。

看到這些,曹操的執著勁兒又上來了,打仗時一馬當先,衝殺敵陣。

回營後,賞罰分明,整肅軍紀。

因為兵力實在太少,就制定出了敵進我退,敵疲我擾的戰術方針,有機會就打一下敵軍。

黃巾軍的氣焰被打掉了不少。

黃巾軍見曹操這麼會打仗,就寫來書信,先跟曹操套近乎說,曹君的一些價值觀跟我們黃巾軍宗旨是一致滴(曹操在濟南國做官時,曾經命人拆毀神壇。

黃巾軍認為這是對的),接著勸曹操:「漢朝氣數已盡,不是君所能挽回的,就別攔著了。

」曹操一直對漢朝忠心耿耿,有正確的人生觀。

雖然兵力微少,但毫不退縮,並呵罵使者,然後他又以漢朝官員的身份,勸黃巾軍投降。

使者帶著奇怪的眼神回去了。

59、黃巾軍信奉太平道,建立了自己的社會團體,軍隊是帶家人的,仗打到哪裡,哪裡就是家,所以供給是個問題。

曹操考慮到黃巾軍的宗教特點,經常打擊黃巾軍的後勤補給。

終於,在初平三年的冬天,不知道是因為鮑信在天之靈的保佑,還是實在擔負不起家人的挑費,青州黃巾軍突然向曹操投降了(曹操也做了不少統戰工作)。

據記載:降卒三十多萬,男女一百多萬(這軍民比例,打仗是得拖累死),全部歸屬曹操了。

這下曹操可鳥槍換炮了,平地一聲雷,轉眼富家翁!曹操挑選其中的精銳兵馬(估計超不過三萬),打造成了自己的嫡系:青州兵。

曹操將投降的老弱士兵和家屬,安頓好組織起來,完善建立了屯田制。

他以一定的人數為單位,組成很多屯(類似於生產大隊),大家開墾荒山野嶺,擴大耕地,集體耕種。

收穫的糧食,小部分留下自己吃,大部分供給曹操的軍隊。

東漢末年,戰亂紛擾,天災人禍不斷,最缺的是糧食。

曹操的屯田制,讓一部分人先溫飽起來,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穩定。

到處遊蕩的黃巾軍家屬,終於有了穩定的居所,也吃飽了飯。

農閒時大家拉歌的內容也變了,以前唱的是《我想有個家》、《忐忑》,現在是《南泥灣》、《在希望的田野上》。

有了兗州,有了兵馬,又有了糧食基地的曹操,成了漢末新勢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發起人是這個小人物

臧洪,廣陵(今江蘇淮安)人,曾為即丘(今山東省臨沂)長。漢靈帝末年,辭官回家。廣陵太守張超聘其為功曹。董卓廢少帝後,天下沸騰。臧洪對張超說:「大人世代受皇恩,兄弟二人都為郡守(張超與陳留太守張邈...

聊侃三國——十八路諸侯結局如何?(上)

先看《三國演義》第五回: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的原型大哥竟是他?

「桃園三結義」在中國是一件家喻戶曉的事情,後世的拜把子結成義兄弟必定要把劉關張他們當做榜樣。但是,真實的三國歷史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只不過是三人一生不離不棄,《三國演義》又寫得十分精彩,這才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