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的原型大哥竟是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桃園三結義」在中國是一件家喻戶曉的事情,後世的拜把子結成義兄弟必定要把劉關張他們當做榜樣。

但是,真實的三國歷史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只不過是三人一生不離不棄,《三國演義》又寫得十分精彩,這才讓人們認為這就是一件真實的歷史事件。

不過,在三國時期,由於諸侯將軍多如牛毛,為了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間抱團取暖的事情是時常發生的,這當中也不乏歃血為盟的「結義之舉」,這應該可以看成是「桃園結義」的原型吧!

只不過,他們的結局卻並沒有劉關張這般完美,尤其是他們的盟主之死,更在當時後世都頗多爭議。

且看桃園結義的原型大哥——臧洪

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

臧洪字子源,廣陵射陽人。

年輕時被選任為即丘縣縣令。

靈帝末年棄官回家,廣陵太守張超請他做自己的功曹,郡內政務全面委任臧洪處理。

董卓謀逆作亂,臧洪勸張超組織一支軍隊,然後用這支軍隊去討伐董卓,並以此號召天下。

張超聽從了臧洪的意見,和他一起西行到陳留去見哥哥張邈,共同計議這件事。

張邈也早有此意,於是兩軍在酸棗會合。

也就是說,在關東諸侯反對董卓的聯盟軍隊中,張邈的軍隊實際上是他和弟弟兩個郡的兵。

張邈還問了臧洪的為人,得到了張超高度的讚賞。

張邈與臧洪敘談也深感驚訝,將他介紹給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後二人也都跟成了臧洪的好友。

在酸棗反董卓時,劉岱、孔伷、張邈、張超以及東郡太守橋瑁準備歃血結盟,但他們互相推讓,誰也不敢擔當盟主,最後一致推舉臧洪。

臧洪於是登上了祭壇,拿起承盤,一起歃血盟誓。

只不過當時的諸侯們真正想討伐董卓者少,撈取名聲,擴充自己勢力者多,所以這群烏合之眾很快就散了。

張超派遣臧洪到大司馬劉虞處與他商議對策,正值公孫瓚殺了劉虞,臧洪到達河間,又遇上公孫瓚和袁紹爭戰,他最終沒能完成使命。

袁紹見到臧洪,特別器重他,與他結為關係穩定的好友。

適逢青州刺史焦和去世,袁紹派臧洪去統領青州,以便撫慰那裡的百姓。

臧洪在青州任職二年,境內強盜紛紛逃往他方。

袁紹讚嘆他的才幹,同時又擔心他做大,調他為東郡太守,郡治設東武陽。

張邈本來是曹操的好兄弟,但他在陳宮的策動下背叛了曹操,將呂布迎接而來,奪取了曹操的兗州。

曹操正在徐州征討陶謙,不得已回來和呂布交戰,經過近兩年的戰鬥,曹操奪回了兗州,呂布逃往徐州依附了劉備。

張邈跟著呂布到了徐州,讓弟弟張超留守雍丘,雍丘遭到了曹操圍攻。

張邈想向袁術求援,結果被自己的部眾殺死,張超覺得,他所能依靠的救援力量也只有臧洪了,相信臧洪應該會來救我。

眾人都認為袁紹和曹操已經和好,而臧洪又是袁紹親自提拔重用之人,他必定不會自毀前程並引火燒身,遠道趕來救助。

張超仍然堅信臧洪是天下有名的義士,必定會前來救他,只是擔心會被袁紹控制,不能及時趕來,而雍丘又危在旦夕,感覺遠水解不了近渴。

臧洪聽說張超被圍,立即召集手下所有人眾,又向袁紹懇請撥給兵馬以救援張超,但袁紹也真的不肯答應出兵。

雍丘被圍四個多月,終於被攻破,張超自殺,張邈被誅滅三族。

臧洪由此怨恨袁紹,並與袁紹斷絕了往來。

袁紹發兵圍攻臧洪,經年累月都沒能夠成功。

袁紹便讓臧洪的同鄉陳琳給他寫信,勸以利害禍福,責以恩德情義。

臧洪給袁紹覆信,袁紹看後知道他沒有投降的意思,增兵加強了進攻。

城中糧食已盡,城外又沒有援軍相救,臧洪忖度自己不免一死,就讓手下人趁著城破之前,帶著妻兒老小先行逃走。

但他們感動於臧洪的為人,都自願留下來保衛城池。

終於,城中的糧食耗盡,臧洪甚至殺了自己愛妾讓將士們分吃,最終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著死去,也沒有一個叛逃。

城被攻破,袁紹生擒了臧洪。

袁紹向來與臧洪親善,大張帳幕,會集諸將來見臧洪,對他說:「臧洪,你為何如此負心!今天你服了沒有?」

臧洪坐在地上,怒目圓睜斥責袁紹。

袁紹是愛惜臧洪的才幹和仗義的,本來想先讓他屈服,然後再原諒啟用他,但一看臧洪激烈的言辭和堅決的態度,知道他終究不會為自己所用,於是殺了臧洪。

另外,東郡太守橋瑁被劉岱所殺;劉岱為黃巾軍所殺,其州牧職務為曹操代理;孔伷在結義後不久病死。

有人說張邈、張超為迎接呂布而和曹操反目,為救援張超這樣的人和袁紹反目不值得。

其實事情不在於此。

呂布其人固然不是仁義之人,在當時的名聲也很臭,若真為此人,當然很不值得。

但事情應該還有另一面,也就是狹義的義氣來說,臧洪只是為了張超,因為張超既是他的舊主,又是他的結義兄弟。

說張氏兄弟擅立呂布為兗州牧,可當時的所謂關東諸侯,又有幾人的職務是朝廷最初任命的?所謂的反董卓義軍聯盟,兵集酸棗時也就是孫堅、曹操、張邈出兵打過董卓,其他誰人出過兵?

可到了爭地盤的時候,他們大打出手倒是不遺餘力,又有誰考慮過皇帝朝廷?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臧洪所為也未嘗不是一種義氣,至少古人是這樣認為的。

至於張超已死,臧洪值不值得為他和袁紹反目,這應該是他個人的價值取向所決定的。

不過,臧洪的行為,至少給《三國演義》的作者創作提供了一份原材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發起人是這個小人物

臧洪,廣陵(今江蘇淮安)人,曾為即丘(今山東省臨沂)長。漢靈帝末年,辭官回家。廣陵太守張超聘其為功曹。董卓廢少帝後,天下沸騰。臧洪對張超說:「大人世代受皇恩,兄弟二人都為郡守(張超與陳留太守張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