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殺了曹爽後,並無代魏自立的實力,非自己不想稱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殺了曹爽後,不等於司馬懿有實力直接禪讓稱帝了。

司馬懿能夠成功發動高平陵政變,是因為曹爽的新政得罪了曹魏的元老功臣們,有一批人站在司馬懿一邊反對曹爽。

但並不等於這批人願意擁戴司馬家取代曹家,做自己的主子。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蔣濟、高柔和王觀三位曹魏老臣一同參與,起了重要作用。

尤其蔣濟長期在禁軍系統任職,擁有崇高威望,蔣濟站在司馬懿一邊被視為司馬懿高平陵之變成功的重要因素。

蔣濟和高柔是司馬懿同等級的曹魏重臣,完全沒有動機去擁戴司馬家取代曹家。

蔣濟和司馬懿一起承諾曹爽不死招降曹爽,司馬懿想殺曹爽時,蔣濟強烈反對。

曹爽被司馬懿滅族後,蔣濟不久憂憤而死。

對多數擁戴司馬懿發動政變打倒曹爽的魏臣們來說,目的只是換一個執政之人,可不是擁戴司馬家取代曹家。

司馬懿長期在關中地區和蜀國作戰,威望很高。

司馬懿發動政變時關中地區的軍事領袖是征西將軍夏侯玄。

夏侯玄雖是名滿天下的名士,但軍事能力有限,司馬懿一紙詔命就將其召回,用親信郭淮取代。

曹魏的另一個軍事重鎮淮南,司馬懿則沒有太多影響力。

在真正清除淮南軍方反對勢力之前,司馬家並不具備取代曹魏的條件。

淮南此時的軍事領袖王凌首鼠兩端,高平陵之後沒有馬上發動反對司馬懿的戰爭,給予了司馬懿穩定政局的時間。

高平陵之變後2年多的嘉平三年(251年),王凌才發動叛亂,被司馬懿親征迅速平定。

消滅王凌後,司馬懿不久就死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起兵,是被逼無奈還是蓄謀已久?

近日吳秀波版的《司馬懿》進入白熱化階段,司馬氏舉兵起事,歷史上稱為「高平陵政變」,從曹爽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壓司馬懿看,司馬懿也是被逼無奈,然而他卻十年前就私養死士,從這方面講他也是蓄謀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