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計斬魏延那是三國故事,魏延死於與楊儀素來不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赤面疑為漢壽候,才兼文武善綢繆。
兩趨先帝憐民厄,獨戰襄城析主愁。
救死因功成反骨,奮身分道薦奇謀。
男兒不省剛柔術,致使陰風斷白頭。
魏延是一位爭議很大的三國歷史人物。
作為蜀漢名將,他身經百戰,屢建奇功,頗受劉備賞識。
然而他的結局卻是身首異處,夷滅三族,令人慨嘆不已。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人,深受劉備器重。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我們對魏延有很多誤讀。
魏延隨劉備入蜀,立下了不少戰功。
得到劉備器重,屢次被委以重任。
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延作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魏延為人孤高,善養兵卒,勇猛過人,但是和蜀漢重臣楊儀不和。
魏延也並不是《三國演義》里所說的叛主投誠於劉備,至於諸葛亮言其腦後有反骨,也純屬無稽之談,實乃小說家言。
注意這個牙門將軍,歷史上,趙雲就曾任過牙門將軍。
這一官職主要是在主公左右,為主公參謀,必要時也會代主公統領親兵作戰。
因此,任此職者,當為有勇有謀,深得主公信任之人。
「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
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先主稱善,眾咸壯其言。
」
劉備要去成都,要選一大將鎮守漢中。
大家都認為此重任應該交給張飛,張飛也覺得非己莫屬。
結果劉備選擇了魏延,大家都很驚訝。
為什麼選劉備呢?大概在劉備眼中,魏延的謀略更強。
漢中地位很重要,需要能力更強的將領。
這也可見劉備對其的賞識。
魏延幹得怎麼樣呢?
「五年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八年,大破郭淮,費瑤,後遷為前軍事,征西大將軍。
」魏延一路高升,已成為蜀漢頂級武將之一了。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提一下子午谷之謀。
雖然這條奇謀能否成功很值得商榷,風險也大,但如果成功了,收穫也是巨大的。
諸葛亮不採用這條計策自有他的考慮,但也可以看出魏延是個胸有大略的將領
如此一位大將為什麼會有那麼悲慘的結局呢?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我們來談談魏延的性格。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貌似和關羽差不多,不太會處理人際關係。
其中有一個人叫楊儀和魏延關係最不好,視同水火。
「唯楊儀不假魏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楊儀何許人也呢?
「亮數出軍,儀常規劃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
軍戎節度,取辦於儀。
」
楊儀很有才幹,但性格上也有很嚴重的缺陷,驕傲自負,心胸狹隘,愛發牢騷。
諸葛亮喜楊儀之才幹,愛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兩人關係如此惡劣,早就註定了後來的結局。
諸葛亮在世時一直壓著他們,還沒什麼問題。
諸葛亮一死,就出了大問題(孫權早有預言:「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
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
諸葛亮死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結合相關史料,我覺得事情大致是這樣的:
諸葛亮之前大概沒有預料到自己的死,沒有指定方案,或者制定了方案卻因為一些原因魏延並不知情(楊儀做的手腳)。
撤軍是楊儀一手謀劃的,楊儀身處中軍,一直是軍師諸葛亮的左右手,諸葛亮去世,楊儀已接班人自居,大軍很可能會聽楊儀的。
諸葛亮死後當時當地他是最大的有權力調動北伐軍。
諸葛亮剛死,秘不發喪,楊儀命令費禕去探探魏延的口風。
魏延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意思就是,諸葛亮死了,但是我還在,諸葛亮府里的親近的官員依次為可以先回去辦喪事,我自己率軍隊繼續北伐,怎麼可以因為一個人死了而把天下最重在的事給荒廢了呢。
之後魏延與費褘寫連名書,要傳給做部將士。
費禕對魏延說:"當為郡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
" 費禕出了門,馳馬而去,魏延發現是中計了,其實魏延一心想伐魏,聽說楊儀要撤軍,派兵回追。
此時 楊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由於魏延身處前軍,是先鋒,要追上楊儀很快,處於自負的個性,沒有帶太多人。
魏延在南谷口趕上了楊儀,由於兩人關係的惡劣,雙方火併。
楊儀控制著中軍,人多勢眾,殺掉了魏延,並滅其三族。
《三國志》對楊儀、魏延有一句評價: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意思是說,他們自作自受。
「自作孽,不可活」啊!
魏延為何不是五虎將 他是怎麼死的?
今天,我們對魏延簡介做個深入的了解,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他是蜀國正史第一位冤將,蜀之猛將,功勳之臣,終慘遭滅門之禍
說他是蜀國正史第一位冤將一點也不為過,在三國蜀國歷史上,有著這樣的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魏延。有人說他是蜀漢後期最重要的大將之一,因「性矜高」而與「平日諸將素不同」 ;屢次北伐時,「延每隨亮出,欲請...
此人是三國名將,功勞比趙雲大,死得比張飛慘,卻含冤1700年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一說到三國,蜀漢的趙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三國演義》之中堪稱是常勝將軍,未曾一敗,在軍中更是號稱「虎威將軍」,連劉備都讚嘆其「子龍一身是膽也!」 是蜀漢上...
別再被騙了,魏延被殺的真實原因並不是有反骨,而是因為他的離去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在諸葛亮去世之前,看出了魏延有「反骨」。他在的時候,還能壓制住魏延,如果他一旦死了,手握兵權的魏延必將謀反。於是,諸葛亮給馬岱留下了一個錦囊,一旦魏延造反,就讓馬岱...
魏延真的是因為謀反才被殺的嗎?真相併非如此!
魏延是一個剛強威猛,有勇有謀,既有勇於任事、不畏艱難的優點,也有桀驁不馴、任性而行的缺點,是一個難得的將才。但是關於蜀漢將領,我們談論最多的就是五虎上將,按照排名依次是關,張,趙,馬,黃,但是卻...
魏延謀反千古奇冤 三國第一冤案的歷史真相
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命大將魏延為前鋒,親統大軍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心力交瘁的諸葛亮在五丈原軍中病死,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死後,蜀漢在撤軍時發生內訌,長史楊儀以魏延謀反為由,派人將其斬殺...
諸葛亮臨終前最後詭異命令:為什麼讓魏延斷後?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最後一次北伐戰爭病逝五丈原,而且在其臨死之前竟然下達了最後一道奇怪命令:魏延斷後,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讓魏...
蜀漢征西大將軍魏延傳奇
他,是昭烈帝劉備最信任的一名將軍。他,也是武侯諸葛亮終生都要打壓的一名將軍。他,更是曹魏王朝最害怕的一名將軍。他,最終卻以千古奇冤而身死族滅。他起於草莽,本應以利益為重,卻在劉備最艱難的時候,選...
劉備為什麼器重魏延?五點理由說明一切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大家都知道劉備具備知人之明,並且對於人的品性也有很高的鑑定能力。在亂世之中,不拘一格地發掘人才、放手地使用人才,是其重要的一個亮點。劉備重用了很多人,器重有一人,深受劉備器重,...
蜀國最後的「救世主」魏延,明明沒有反叛,為什麼卻當叛將殺了?
魏延,整部三國史里最讓人扼腕嘆息,遺憾無窮的大將之一。一個人能運籌帷幄決戰千里,又能橫刀立馬廝殺於敵軍萬人之中,這種人才是蜀漢後期跪地難求的!《三國演義》里有寫魏延: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
《小劉說三國》魏延真的必須死嗎?
大家都知道,小說三國演義里,蜀漢名將魏延的形象不是很好,一開始要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諸葛亮說成忘恩負義,腦後有「反骨」,就是天生的叛徒。後來魏延雖然為蜀漢南征北戰,但是始終得不到信任。在諸葛亮...
功勞比趙雲大,死得比張飛慘,含冤死了一千多年沒指望平反了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一說到三國,蜀漢的趙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三國演義》之中堪稱是常勝將軍,未曾一敗,在軍中更是號稱「虎威將軍」,連劉備都讚嘆其「子龍一身是膽也!」 是蜀漢上...
魏延一優點,劉備很看重,諸葛亮卻到死都看不出,終導致北伐失敗
蜀漢大將魏延,是一個充滿悲劇和遺憾的將領。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是個腦有反骨,是個讓諸葛亮又愛又恨的人。但在正史中,魏延卻是蜀漢忠勇的大將,深受劉備和諸葛亮信任。
閒論三國 蜀國棟樑被黑上千年 戰功彪炳不亞五虎上將
說起三國之中的蜀,人們必然先想起臥龍諸葛,五虎上將這些彪炳史冊的名字,不過在蜀漢將星隕落的後期,有一個人堪稱是後期真正的定海神針,這個人就是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