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赤壁之戰:曹操大軍大敗於瘟疫,並不是敗給了孫劉聯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關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歷史上文人墨客對此一直有爭議!

今天小編就總結下赤壁之戰中的細節。

  • 赤壁之戰是以曹操為一方,孫權、劉備為另一方的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策劃精細的較長時間的軍事行動。

    早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就在河北訓練水軍,準備麾軍南指;為求自保,建安十三年九月始,孫權、劉備結成聯盟,抵禦曹軍,而抵禦曹軍的理想戰場是浩渺的長江,能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所以以長江作為戰場是孫劉聯軍精心策劃的。

  • 雙方的兵力都很龐大,曹操在許昌時說自己的軍隊有二十萬,南下荊州後,又得到劉表數萬降兵,因此曹軍有近三十萬之眾,荊州降兵儘管有七八萬,卻不會賣力,因此曹軍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只有十幾萬,而孫劉聯軍亦足可觀,孫權有水軍三萬,劉備有水軍一萬,又加步軍一萬,聯軍總兵力有近五六萬人,如此一來,孫、劉軍隊之數量有近十萬之眾,說赤壁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例屬實,但雙方兵力對比並不十分懸殊。

  • 曹操在赤壁之所以遭敗,不在於戰而在於疫,是瘟疫打敗了曹操,因在雙方交戰之前,曹軍就染上了瘟疫,從而使戰鬥力大減,使之江中一交手就敗下陣來,如果不是瘟疫,攻勢凌厲的曹軍決不會如此潰不成軍。

    嚴格說來,赤壁之戰作為一次戰役只有疫而沒有戰,或者說只有規模不大的戰而已,有學者認為赤壁之戰只是一場遭遇戰就是從這個角度說的,然而稱之為遭遇戰並不恰當,從軍事學角度分析,雙方不期而遇才叫遭遇,可赤壁之戰是雙方都準備要進行的大戰,都是有備而來,有備而遇,戰場就在長江,所以說遭遇戰是不對的。


  • 在整個戰役中,劉備只是協助孫權抵禦曹軍,充當輔助性角色,待聯軍追曹操至南郡整個戰役結束之後,劉備就開始在荊州擴展勢力並向川蜀發展,從而引起孫、劉聯盟的分裂,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形成。

所以,從軍事學角度分析,赤壁之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數十次大的戰役中,稱不上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以少勝多的出色戰役,嚴格地說,因為瘟疫使雙方幾乎沒有經過大規模廝殺就結束了戰爭,只有疫,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戰。

如果不是歷代文士的描述及小說的渲染鋪墊,那麼,這場戰爭也許早被人們忘記了。


歡迎訂閱歷史是個謎後期會有更好的作品展示出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真正原因是源於瘟疫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將兵二十萬……奉國威靈,仗鉞征伐,……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

赤壁之戰:諸葛亮與周瑜以少勝多的戰役

赤壁之戰是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一帶,大敗曹軍的一次決戰。話說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揮師南下,欲先滅掉劉表,再順著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