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學輟學到美國學界傳奇,他將讀書方法寫成書,暢銷七十多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乾貨。

1940年已經在美國第一次出版了,至今七十多年,仍然是暢銷書。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是美國學界和出版界的傳奇人物,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

他14歲從中學輟學到報社打工,為了當上記者,邊打工邊上大學夜間課程。

通過努力自學,後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但是竟然因為沒能通過必修的游泳測驗,畢業時沒能獲得學士學位。

後來劇情發轉,因其才華,最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留校任教,拿到博士學位。

莫提默·J·艾德勒,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的閱讀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價值,跟作者的經歷和經驗不無關係。

其中,作者提出的「分析閱讀」真的讓人為之一振,絕對能讓閱讀效果成倍增加,閱讀提升一個層次。

「分析閱讀」的關鍵內容有五個:

1.識別書籍的分類

不同類型的書籍,有不同的信息傳遞方法,因此也需要不同的閱讀思路。

所以識別書籍分類很有必要。

當你拿起一本書時,可以通過書名、副標題、目錄、序言、摘要、索引來判斷它屬於什麼類型。

一般來說,書籍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虛構類小說和說明性的論說。

說明性論說類書籍,又可以分為理論性和實用性。

對於理論性,諸如歷史、科學、哲學,我們關注的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對於實用性,就是乾貨類指導性的書籍,重點是要知道我們怎麼利用書中的內容,應該做些什麼。

2.找出這本書的骨架

找出這本書的骨架,就是要弄清楚這本書的大致內容,建立一個宏觀的視角,讀的時候就不會被細節帶偏。

分以下三步:

(1)用一個句子或者幾句話,概括整本書的內容,通常,作者在序言中都會說明這本書的重點內容,所以,不要忽略讀序言。

(2)將書中的重要章節列舉出來,理順它們之間的順序,擬出大綱。

可以用思維導圖來組織內容,不一定要根據書中章節安排內容的次序,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羅列。

(3)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

一本書通常會提出一個或一連串問題,而書的內容就是答案。

你可以提出一連串問題:

  • 整本書想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 這些問題之間有什麼順序?

  • 哪個是主要的?哪個是次要的?

  • 哪個需要先回答?哪個是後來回答?

下面這些進一步的問題,有助打開思路,讓思考更有深度:

理論性問題

實用性問題

某件事存在嗎?

有哪些結果可以選擇?

是什麼樣的事?

應該採取什麼手段才能獲得某種結果?

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要達到某個目的,應該採取哪些行動?

在什麼情況下存在?

以什麼順序採取行動?

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

在這些條件下,什麼事是對的,或怎樣才會更好而不是更糟?

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在什麼條件下,這樣做會比那樣做好一些?

特徵及特性是什麼?

與其他類似事件,或不相同的事件,關聯是什麼?

這件事是如何進行的?

Photo by Prasanna Kumar on Unsplash

3.與作者找出共通的詞語

因為一個意思有很多種表達,一個詞語也能有多種含義,有些詞語還會出現歧義。

所以,要弄清楚,作者這個詞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不然就會對書中內容理解錯誤。

(1)找出關鍵詞。

關鍵詞有三種類型,一是作者以特殊方式運用的詞語,二是那些讓我們產生疑問、看不大懂的詞語,三是該領域的專有名詞。

(2)確認這些詞在使用時的精確意義。

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敲,或者根據已有知識判斷在文中是什麼意思,還可以藉助字典,查出那些你不懂的詞語的含義。

4.判斷作者主旨

作者主旨就是作者對某事物的判斷。

這個跟我們中學寫議論文思路很像,就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具體來說,要弄清楚這些問題:

  • 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 作者提出這個觀點的理由是什麼?

  • 有哪些論據可以支撐作者的觀點?

  • 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

  • 還有哪些問題是沒有解決的?

  • 在未解決的問題中,哪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

5.公正的評判這本書

在批判之前,要確保自己的確是讀懂了書,然後,對作者可以問以下問題:

  • 知識是否不足?

    作者在論述這個問題時,有些重要的知識,根本沒有提到,沒有用上。

  • 知識是否錯誤?

    作者所說的事實是錯的,與現實相悖的,虛構的、不符合常識常理的。

  • 推論是否符合邏輯?

    論據能否支持論點,是否存在矛盾,是否存在各種謬誤。

  • 分析是否完整?

    作者有沒有解決一開始他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忽略重要的地方,是否受到時代環境的局限,有沒有善用已有資料,並且發現它們的聯繫。

回答完上面的問題,也就是完成了一次「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閱讀」方法,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道理,無論是七十多年前,還是今天,對於知識,做一個接收者遠遠不夠,必須要做一個主動思考的接收者。


參考書籍:

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

1940年出版,高踞美國暢銷書榜首一年,被翻譯成法文、瑞典文、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1972年改寫編排,重版多次。

這本書中文版的出版社是商務印書館,翻譯者是台灣著名出版人,郝明義,他被稱為台灣的文化「教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個讀書方法,能將你的閱讀效果提升好幾倍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乾貨。1940年已經在美國第一次出版了,至今七十多年,仍然是暢銷書。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是美國學界和出版界的傳奇人物,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他1...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感

《如何閱讀一本書》由美國的莫提默·J﹒艾德勒與查爾斯·范多倫合著,這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的,詳盡介紹了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個人認為這是一本值得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