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荀彧,荀攸最後都死在征討孫權的路上?(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什麼荀彧,荀攸最後都死在征討孫權的路上?(二)

再看荀彧,荀攸當時的評價。

荀彧年少的時候,南陽何顒看到他後,深深為之震撼,稱其為「王佐才也」。

曹操得到他後,興奮異常,高興的稱他「吾之子房也。

」到建安十七年的時候,荀彧已經多次證明他的才華,不負當年何顒的稱讚,身懷王佐之才,是一點兒都不差。

荀攸,自被荀彧舉薦以後,就一直被曹操稱為謀主,而且荀攸深密有智防,多次運籌帷幄,曹操評價他,「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

」說明荀攸當時比較低調,雖然人家什麼都不說,但人家心裡特別有數, 有才華。

最後看荀彧,荀攸此時的地位。

「彧與攸並貴重」,是當時對荀彧叔侄的地位評價

荀彧勸曹操迎接漢獻帝後,曹操拜大將軍,荀彧為侍中,守尚書令,居中持重。

東漢時政務均歸尚書台,其主官尚書令在制度上實際上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事權,大致相當於此時東漢內閣的負責人,當然肯定是要獲得曹操支持,荀彧在漢室朝廷中如此與曹操一內一外配合了十九年,從行政級別上說也是同事關係,直到最後荀彧去世之前,還是曹操表請朝廷,讓荀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勞軍,參贊丞相軍事為由把荀彧調開。

荀攸在軍中為謀主,多次運籌軍事,策劃戰術,在魏國初建的時候,荀攸也為魏國的尚書令。

這且不算,荀彧當時舉薦的很多潁川系人才,也都各在要職,是很重要的一股力量。

因此可見荀彧,荀攸當時在曹魏陣營里的地位。

有此三者,可以想像一下,荀攸當時放棄入蜀的念頭,聽從荀彧的舉薦,輔佐曹操,自然是有一定原因的,荀彧荀攸叔侄自然也是商議過的。

這個原因,小編個人揣測一下,就是荀彧跟曹操應該是達成了一定的協議,協議內容是,荀氏跟曹氏合作,共同平定天下,荀氏代表的潁川世族負責提供頂級智囊支持,幫助曹操平定諸侯,曹老闆雖然足夠英明神武,但沒有優秀人才的話也不好使,而二者合作的前提條件是:效忠漢室,共治天下。

平定天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共同輔佐漢室。

為什麼荀氏會有這樣的想法呢?而且選擇了曹操合作呢,這還是要從荀氏的家族說起。

荀氏作為東漢末年出了名的世家大族,而且荀淑名氣那麼大,黨錮之禍中的李膺都是他學生,所以,忠於漢室,對於荀氏,自然無可厚非,不僅對於荀氏,對於袁氏,對於東漢很多世家大族都是無可厚非的,包括後來篡魏的河內司馬氏。

因為東漢政府本來就是在皇室與地方世家豪強共制天下的基礎上建立的。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東漢建立伊始,就是跟很多地方豪強一起合作打下天下的,所以包括歷史大師陳寅恪先生在評價東漢制度時也講過類似的話,以前的歷史課本中也提到過地方豪強的城堡,莊園,武力等等。

隨著東漢的發展,得以掌握權力的政府高官也慢慢繁衍出了地方豪強的實力,再加上對教育資源,上升渠道的壟斷,慢慢形成世族,世家大族的圈子也逐漸形成。

這也為魏晉世家人才的九品中正制奠定基礎。

而這些世家大族是東漢朝廷統治天下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也極力維護東漢朝廷的統治,效忠漢室。

因此荀氏也好,袁氏也好,司馬氏也好,漢室統治天下跟他們本身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麼袁氏,荀氏在董卓之亂中如此激動的原因,擔心漢室傾頹啊!

可是為什麼又選擇跟曹操合作呢?

其實荀彧代表的荀氏首先不是想跟曹操合作,而是想跟河北袁氏合作。

PS:不好意思,篇幅比較長,分開幾篇發的,請回到目錄重新查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說之淺析強大的潁川荀氏

潁川荀氏是後漢至西晉時期的典型士族之一,經歷了從後漢末年形成世家大族再變成魏晉高門的整個時期,在晉室南渡後式微,並最終湮滅於南朝。從漢至隋,史書記載者百人,從政者諸多,各代人先後不同程度的參與了...

門閥士族之潁川荀氏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門閥士族是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在社會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官僚士大夫組成的政治團體。在東漢時期萌生,魏晉時期形成並大力發展,南北朝期間逐漸走向衰落,隋唐時期一蹶不振,直至唐末消亡殆盡。

荀彧為什麼會選擇跟曹操分道揚鑣?

荀彧(163-212年),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稱作「王佐之才」,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戰術方...

他是曹操最重要的助手,曹操為什麼要殺掉他

曹操手下有很多武將、謀士,個個叱吒風雲,身手不凡,為曹操平定群雄立下汗馬功勞。然而要問哪個功勞最大,曹操最器重哪個,你知道嗎?不是曹洪曹仁,不是夏侯惇夏侯淵,不是典韋張遼,不是程昱,不是郭嘉,不...

魏晉時期的世家大族之潁川荀氏

潁川荀氏在東漢時期的荀淑帶領下開始興旺,在荀彧的領導下通向頂峰,在魏晉時期達到頂峰。晉室南渡以後,潁川荀氏開始衰落,南北朝時期逐漸消失,最後湮滅在歷史長河中。說魏晉時期的潁川荀氏,我們先從荀彧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