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出任長沙太守,為什麼不自立門戶,何必屈居於袁術帳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堅出道不晚,187年,已經被朝廷任命為長沙太守。

因平定長沙賊區星有功,更被封為烏程侯。

190年,和一同參加反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真實歷史是十三路諸侯)相比,孫堅的行政級別和大多數人差不多。

當時,袁紹是渤海太守,喬瑁是東郡太守,鮑信是濟北相,張邈是陳留太守,張超是廣陵太守,袁遺是山陽太守,王匡是河內太守,曹操曾經當過濟南相,只有後將軍袁術(戰區司令)、冀州牧韓馥、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的級別略高。

不過嚴格說,反董卓的諸侯只有十二路,《資治通鑑》、《三國志》都沒有把孫堅算作單獨一路,而是算作了袁術的手下。


​大家都是平級的,為什麼唯獨孫堅成了袁術的手下,其他人都是自立門戶?

按理說,孫堅最不應該成為別人的手下。

首先,他是十八路諸侯中最能征善戰的。

跟隨朱儁在宛城平定黃巾起義,跟隨張溫討伐北宮伯玉、邊章、韓遂叛亂,都立下赫赫戰功,甚至董卓都親自說,「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

惟孫堅小憨,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

事實也證明,孫堅先後打敗呂布、董卓(不過也曾敗於徐榮),還斬殺了董卓的猛將華雄。

其次,孫堅從長沙北上參加反董聯軍時,先是逼得曾經輕慢自己的荊州刺史王睿自殺,後又殺死了不肯提供軍糧的南陽太守張咨。

按照《資治通鑑》記載,「(孫)堅行至南陽,已有數萬人」,這樣的實力規模好像也沒有必要委身於人下。

但偏偏孫堅到了魯陽之後,選擇與袁術合兵。

說是「合」,實際上,孫堅成為了袁術的手下。

袁術給孫堅的回報是,「表(孫)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

袁術給的豫州刺史頭銜就是一張空頭支票,之前是孔伷還當著豫州刺史,孔伷死後,袁紹又搶著任命周昂為豫州刺史。


孫堅選擇投身袁術手下,很有可能是因為經濟原因。

在各種史書中,反覆看到,孫堅在到處要求軍餉物資。

《資治通鑑》寫孫堅見荊州刺史王睿時說,「兵久戰勞苦,欲詣使君求資直耳」;到了南陽,孫堅又向南陽太守張咨要軍糧;還有最經典的袁術嫉妒孫堅而不發軍糧的故事。

孫堅出身不高,很難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因此得不到發展實力所需的經濟支持、政治支持。

所以,孫堅雖然擔任了長沙太守,殺了荊州刺史、南陽太守,但很難真正控制和利用荊州,只能暫時棲身於袁術。

反而是後來被董卓派來的新任荊州刺史劉表(漢室宗親、名士),利用當地豪族蔡氏、蒯氏,很快控住了荊州的局面。


孫堅屈身於袁術手下,而不是自己經略荊州,讓孫世家族在發展霸業方面延誤了至少5年。

直到195年,孫策向袁術借兵進軍江東,孫氏家族才開始了自己的霸業。

而且孫堅最後被袁術派去攻打黃祖,被黃祖設伏暗箭所害,為自己屈居人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本文由三國摸金探秘記出品。

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真相之孫堅(二)

導言:重小到大,我們由於讀三國演義,看三國演義以及各種三國美文,導致我們了解的真正三國歷史已經早已偏離歷史。如果沒有真正的去讀那些比較權威的三國記傳,我們或許就會將真正的歷史真相變為我們現在百見...

他才是三國第一猛將,曾經兩次單挑擊敗呂布

這個人就是孫堅,他的一生南征北討,立下赫赫戰功。也是在三國諸侯中唯一一個,自始至終都在為漢朝做貢獻的諸侯。孫堅年輕時候就很彪悍,討伐黃巾軍的時候就招募了千餘淮泗軍,成為一個基層軍官;後來孫堅參與...

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結局

東漢末年,朝綱腐敗,民不聊生,黃巾起義爆發。漢室威信受挫,權力下放,各地方諸侯自組勢力。河東太守董卓利用漢末戰亂和朝廷勢弱占據京城,廢少帝立漢獻帝並挾持號令,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而且他生性兇...

孫堅與劉表衝突,非為傳國玉璽,而是另有隱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昨天說到孫堅勢力的形成,今天接下來談談孫堅勢力的發展及最終的結局。關東聯軍討董,聲勢浩大,時間長達一年之久。但真正發生的戰鬥並不多。期間最為賣力的只有曹操和孫堅。與...

孫堅:夾縫中奮發生存的英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起,逐鹿中原。無論是奸詐如董卓袁術,仁德如劉備陶謙,寬宏如袁紹劉表,還是奸雄曹操英傑孫權,那都是盼著裂土分茅,割據一方。而在三國群雄中,有那麼一個另類人物,被後世史家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