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光復大漢的荀彧 為什麼要拋棄劉備選擇了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荀彧這個人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三國時期,他一直全力輔佐曹操,可是當他發現曹操的野心之後,他又開始不遺餘力的反對曹操,他效忠的從頭至尾都只有大漢,可以說是難得的忠臣,只是選錯了輔佐之人。

(圖一:荀彧)

那麼荀彧為什麼會選擇曹操呢?其實,原先荀彧是把曹操當成同道中人,荀彧這麼有謀略,當初識人的眼光應該不會差,他那時候既然選擇了曹操,就說明早期的曹操內心還是忠於漢室,願意為漢室效力的,只是後來隨著權利權利的膨脹,曹操忘記了初心,想站在權力的巔峰,不過荀彧從始至終都是沒有變的,一心為漢,可是荀彧當初為什麼不選擇同樣想光復漢室的劉備呢?仔細想想還是有些原因的。

其一,當時荀彧的目標是趕緊讓漢朝強大起來,於是他急於尋找一個有才能的人,這個人最好還要有帶兵之才。

(圖二:曹操)

與劉備相比,曹操出名的時間較早,而且比劉備有能力,除此之外,曹操最吸引荀彧的一點就是,曹操最初所秉持的理想與荀彧一致,都是擁護漢帝的統治,幫助漢帝穩固政權。

所以說,曹操與荀彧就像志同道合共同為漢朝美好前程效力的好友,至於當時的劉備,他雖然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但是他最終的目的是推翻當前的統治,聰明的荀彧不會看不出劉備的居心,荀彧作為一個只效忠於當今的漢帝謀臣,不僅不會輔佐劉備,還會不惜一切的打壓劉備,絕對不會允許劉備造反。

(圖三:劉備)

其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文人的思想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儒家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儒家思想中,最強調的就是忠君,那麼何為忠君?忠君就是謀士終其一生,傾盡全力,只為自己認定的一人做事,絕不再為他人效力。

文人志士也同樣講究氣節,這種氣節就也體現在文人謀臣只忠於一人,絕不輕易易主,易主在他們眼裡是十分可恥的,用個形象的比喻來說就像女人改嫁一般,不僅自己良心過意不去,而且自己還會被世人譏笑。

(圖四:漢獻帝)

荀彧就是一位有氣節的忠君謀臣,他一生忠於漢帝,兢兢業業為大漢謀劃,不論是最初全力輔佐曹操還是後來極度反對曹操,他的所作所為,始終都站在漢帝的立場,從不因權力的變化改變自己的初心,著實讓人敬佩。

其三,很多人會覺得劉備與漢帝是親人,荀彧應該輔佐劉備,可是我們之前就說了,劉備與荀彧在本質道路上是完全相反的,荀彧是不可能選擇劉備的。

再說這層看似親近的血緣關係,算下來,劉備只是漢帝的一個遠房親戚,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荀彧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這幾乎扯不上的關係,多看劉備一眼。

(圖五:荀彧反對曹操)

雖然當時劉備是打著漢帝的名義起義的,但是劉備只是空有一個名號,真正的漢帝其實是被曹操操控著的,所以就算只看漢帝的處境,荀彧也會選擇與曹操共事。

說了這麼多,不難看出,荀彧到底選擇與何人共事,在何處做事,都取決於他認定的唯一君主——漢帝,漢帝在哪荀彧就在哪,與誰謀事對漢帝最有利荀彧就親近誰,所以,荀彧當初選擇曹操而不是劉備就不難理解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中最擰巴的人—荀彧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最受曹操重視的第一功臣,為何最後憂憤而死

不得不說,曹操在東漢末期是一個雄才偉略的人物,可是他本人在強大,也離不開那些謀士們的幫助,若不是身邊有人在為他出謀劃策,他也不可能有充足的力量建立起屬於他的王國。而在他的那些謀士中,除了為了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