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關羽兵敗了,卻仍把他奉為「武神」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字雲長,是東漢末年的著名將領,也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

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歷來是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武聖」。

今天咱們就來談談「關公」「關二爺」兵敗走麥城的故事。

關羽水淹七軍之後,關羽乘勝包圍了曹軍占據的樊城。

曹操為解救樊城,想出了個一箭雙鵰的好辦法。

他對孫權說,現在荊州後防空虛,你不是一直想奪回荊州嗎?現在是個絕好的機會。

這樣一來,關羽定會撤軍回救,樊城之圍自然就會解除。

孫權見信。

果然派大將呂蒙攻取荊州。

呂蒙是東吳名將,從小練得一身好武藝,年輕的時候立了不少戰功,受到孫權的器用。

關羽知道這呂蒙的厲害,他聽說後,一面親率大軍進攻樊城,一面在吳蜀交界一帶嚴密防守。

可呂蒙聰明過人,為麻痹關羽,他與孫權商量,裝作舊病發作,並且病的很厲害。

孫權依計行事,對外正式發布命令,要把呂蒙調回休養,另派年輕的陸遜接替呂蒙。

陸遜雖然年輕,可已熟讀兵書。

剛一上任的陸遜,特地派人送信給關羽,表示對關羽水淹七軍佩服的五體投地,自己對關羽也是萬分敬仰。

關羽看完信後,心裡暗暗高興,想陸遜一個白面書生,比呂蒙好對付多了,就陸續把原先防守荊州的人馬調撥到樊城。

得到消息的孫權,隨機派呂蒙起兵攻打荊州。

呂蒙悄悄把戰船偽裝成商船,還讓士兵喬裝成商人和船夫的模樣,自己率軍埋伏在船艙內,騙過了防守荊州烽火台上的士兵,把船靠了岸。

半夜三更,呂蒙和躲在船艙里的士兵一擁而出,出其不意的殺死了防守的士兵,占領了荊州。

呂蒙趁熱打鐵,派人勸說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帶)、公安(今湖北公安)的守軍投降,這些將領原本就對關羽有意見,經不住呂蒙的連哄帶騙,投靠了東吳。

呂蒙進城後,不但派人慰問蜀軍將士家屬,還吩咐東吳將士不許侵犯百姓。

聽說有一個東吳兵士是呂蒙的同鄉,因為天下雨,拿了老百姓家的一頂斗笠遮蓋鎧甲。

呂蒙發現後,認為這個兵士違反軍令,就把他殺了。

關羽知道荊州已失,大叫:「我要是不殺了呂蒙,誓不為人!」,可說歸說,東吳的軍隊勢如破竹,所向披靡,而關羽卻節節敗退,一直退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

孫權率兵趕到麥城,派諸葛瑾多次勸說關羽投降。

關羽就假裝投降,在城頭上樹起白旗,暗地裡帶了十幾個騎兵棄城往西而逃。

孫權早料到關羽這一招,知道他投降是假,於是派兵埋伏在小道上,活捉了關羽。

孫權再次勸降,然而關羽怒目圓睜,破口大罵:「我和大哥劉皇叔一起共謀大業,怎會和你這樣的叛賊共事。

要殺要剮,隨便你哪來這麼多廢話」。

看來要關羽投降比登天還難,孫權怕留下後患,便殺了關羽。

關羽被害的消息傳到了成都,劉備昏倒在地,醒來後不吃不喝,整體痛哭不止。

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則日日哀鳴,也不吃不喝,沒幾天就死了。

曹操覺得,孫權這次立了大功,就封他為南昌侯。

後來曹丕稱帝,封孫權為吳王。

關羽雖然死了,可他的忠勇形象卻鮮活的留了下來,歷來受到人們的推崇。

即使現在,每年民間還以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大英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歷史上關羽失掉荊州幾大主要原因

三國時期,諸葛亮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出兵攻打曹操,而孫權又趁機襲擊荊州,導致荊州淪陷,這不能不說是關羽的一大失誤,是足以致命的失誤。荊州十分重要,它北據漢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占據天...

關羽的最後一戰

樊城之戰,亦可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襄樊戰爭,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此役中蜀漢大將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蜀漢失荊州,與東吳關係惡化,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呂蒙裝病,關羽防備心不減,為何還被偷了一手

孫、劉兩家失和,表面上一團和氣,內部卻鈎心鬥角。關羽的強盛,孫權看到後不會高興。尤其在魯肅去世,呂蒙接任陸口(長沙東面)這一要地的防守後,東吳對關羽的外交方針便開始發生徹底的改變。這是曹操的部下...

武聖關羽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慘死在麥城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將關羽失守荊州,退守麥城,在此演出了一場千古悲劇。麥城因此聞名中外。麥城現留有殘垣斷壁。南北長600米,寬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橫臥在沮水河畔。公元...

誰是兇手《超級群英傳》關羽之死真相揭秘

關羽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一代名將卻慘遭不幸,威...

關羽為何會敗走麥城 關羽敗走麥城的原因

劉備占領益州後,又出兵對付曹操的軍隊,把他們趕到了長安。這樣一來,劉備在益州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就自立為漢中王。接著,劉備又派關羽攻打樊城,恰好這時漢水暴漲,關羽利用大水淹沒了曹軍大將于禁的七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