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關羽死亡者有多人,關興最應該找誰算帳?《三國演義》寫錯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一歇後語怎麼說來著?
關公走麥城——哪壺不開提哪壺。
關公百萬軍中斬顏良,水淹七軍,斬龐德、降于禁,威震華夏,可謂戰神級別的人物。
可是,就在關公揚威樊城,嚇得曹操起了遷都之念之際,後院起火,東吳趁虛而入,偷襲了江陵。
關公的隊伍軍心大亂,士兵在回軍過程中逃散殆盡。
關公最終落了個敗走麥城,失手被擒,慘死東吳人之手的下場。
英雄本無敵,卻以身死宵小之手的方式謝幕,悲劇色彩無比濃重,讓人不勝唏噓。
但是,斬殺關公的宵小到底是誰,卻是一筆糊塗帳。
關於關公之死,《三國志》的全部記載如下:
《三國志•關羽傳》記:曹操遣徐晃救樊城,關羽久戰不勝,帶兵退回。
孫權卻已經占領了江陵,盡俘關羽及其將士們的妻子、兒女。
關羽的部隊軍心大亂,迅速潰散。
孫權派將領阻擊關羽,於臨沮斬殺關羽及其子關平。
按照這段記載,孫權當然是殺害關公的真兇元惡,但孫權只是派遣、傳令將領擊殺關公,並非直接殺人兇手,而且孫權也不是什麼宵小之輩,凸現不出關公之死的悲劇性。
所以,我們還要按這條線索往下找。
即派出阻擊關羽的將領是誰。
《三國志•朱然傳》記:建安二十四年,朱然跟隨孫權參加討伐關羽的戰鬥,和潘璋一起在臨沮擒拿關羽,為此升為昭武將軍,封為西安鄉侯。
原來,負責阻擊關公的東吳將領是朱然、潘璋二將,他們一起在臨沮擒拿關羽。
朱然是孫權讀書年代的同窗好友,在曹操出兵濡須口時,拜偏將軍,於大塢及三關屯備軍拒敵時曾有上佳表現,嚴格來說,可不是宵小之輩。
潘璋呢,潘璋也算得上是孫權的老人。
早在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十五歲的孫權任陽羨長時,潘璋就開始跟隨孫權了。
建安二十年的合肥戰役中,張遼、李典突襲吳營,吳軍大亂,吳將陳武戰死,宋謙、徐盛等倉皇逃命。
關鍵時刻,潘璋充當了「定海神針」的作用,馳馬斷後,陣斬了兩個逃兵,穩住陣腳,有效地阻緩了張遼的追殺,得到了孫權的讚許,拜偏將軍。
關於潘璋參與擒殺關公的經過,《三國志•潘璋傳》的記載是:孫權討伐關羽時,潘璋與朱然負責截斷關羽的退路,他們來到臨沮,駐紮在夾石。
潘璋部下司馬馬忠活捉了關羽及其關平等人。
其後,孫權分出宜都郡的巫縣、秭歸二縣作為固陵郡,任命潘璋為太守、振威將軍,封為溧陽侯。
咦,根據這條記載,朱然、潘璋是奉孫權之命阻擊關公的主將,他們只負責安排、布置和指揮作戰,活捉關公的是另有其人,即潘璋的部下司馬馬忠!
《三國志•吳主傳》也記:建安二十四年……閏十月孫權征討關羽,……關羽返回當陽,向西退保麥城。
孫權派人誘降。
關羽假裝答應,卻在城樓上多樹旗幟、廣植草人惑眾,其本人悄然逃走,手下士兵幾乎全部逃散,只有十幾個親兵跟隨。
孫權已先派朱然、潘璋扼守於關羽的必經之路。
十二月,潘璋的司馬馬忠在章鄉捉獲了關羽及其子關平、以及都督趙累等人,平定了荊州。
由此看來,孫權是導致關公之死的幕後老大,但他只是點頭首肯,事件的策劃之功應該歸呂蒙,《江表傳》中有孫權對呂蒙的讚許:「禽羽之功,子明謀也。
」說擒拿關羽全仗呂蒙的計謀。
計謀的執行者是朱然、潘璋,最終完成擒捉關公大功的是潘璋的司馬馬忠!
綜合上所述,擒殺關公的整個事件過程是這樣的:建安二十三年,劉備在漢中對曹操作戰,順利拿下了漢中,奠定了師出秦川的基礎。
坐鎮荊州、且年近六旬的關羽感覺到時不我待,且偵知曹操大將曹仁新平宛城侯音之亂,樊城人心不穩,於是嚴格執行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路線,發動了聞名於世的襄樊大戰。
一直視荊州為腹心大患的孫吳集團遂乘關羽後方空虛,打起了荊州的主意。
既然要收復荊州,那麼,孫權作為孫吳集團的老大,當然是要置關羽於死地了。
從這一點來說,孫權是殺害關羽的元兇無疑,但兩國交戰,肯定死傷無數,要把陣前戰死的所有士兵、將領的責任全部鎖定在兩國領導人身上,那就太過籠統了。
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要為關羽報仇雪恨,第一個要殺的人應該不是孫權,而應該去找直接導致關羽死亡的那個人。
那麼,那個人是誰呢?
我們接著再往下分析。
孫權要收取荊州,但關羽在鎮守荊州期間,精心修築江陵城、巧妙建造烽火台預警系統、著力訓練水軍,也不是那麼好招惹的。
這時,呂蒙獻上了「白衣渡江」之計。
正是這一計,使關羽進退失據,倉皇退回當陽,向西退保麥城。
而當呂蒙已占領了江陵,全部俘虜了關羽及其將士們的妻子、兒女,關羽的軍隊人心崩潰,一下子就垮了。
孫權這時候到了江陵,派朱然、潘璋阻斷關羽的必經之路,然後派人勸降關羽。
明確告訴關羽:投降可以免死,不投降格殺勿論。
關羽軟硬不吃,在麥城城樓樹立旗幟和草人惑敵,自己悄然逃走。
可惜,手下士兵潰散,只有十幾個士兵跟隨,到了臨沮章鄉,寡不敵眾,被潘璋的司馬馬忠活捉。
因為孫權此前有「投降可以免死,不投降格殺勿論」的吩咐,所以潘璋也不囉嗦了,按照孫權的命令,下令殺了關羽。
從這個過程看,關公之死,與朱然關聯並不大。
剩下的三人:呂蒙、潘璋、馬忠,哪一個才是最關鍵的人物呢?
《三國演義》認為是潘璋。
並虛構出一大段大快人心的復仇情節出來:
劉備傾國征伐東吳,潘璋奉孫權之命馳援前線。
在一次交戰中,潘璋吃了敗仗,僅以身免,落荒而逃。
關羽的兒子關興窮追不捨,追到荒山峽谷中,看到山裡人家懸掛有自己父親的畫像,便留宿下來。
三更時分,關羽顯靈,神差鬼使地讓潘璋自也來投宿這戶人家。
這樣,在父親神靈的幫助下,關興殺了潘璋,報了大仇。
這個報仇的邏輯,其實是講不通的。
施毒計、密謀致關公於死地的,是呂蒙;親與關公搏殺、擒關公於馬下的是馬忠。
照理說,關興要報仇,最應該找這兩個人。
潘璋不過是其中一個負責上傳下達命令的角色,從某個角度說,潘璋殺關公的責任比揮刀斬下關公腦袋的無名劊子手還輕,關興既然不會找那個親手砍下關公腦袋的劊子手算帳,就更不應纏住潘璋不放。
當然,《三國演義》也交待了呂蒙與馬忠的下場。
即關羽附靈魂於呂蒙身上,在宴席上大罵孫權,罵完倒地而死。
呂蒙偷襲江陵時,關羽的手下糜芳、符士仁投降了東吳。
這兩人後來想將功折罪,殺了馬忠重返劉備陣營。
但是,這種描寫,還是避重就輕了。
實際上,關公之死,屬於戰鬥失敗而死亡,既在鬥智層面落敗於呂蒙,又在鬥力方面不敵馬忠,這才是關公本身的最大恥辱。
真要替關公復仇,矛頭就應該直衝呂蒙、馬忠這兩個人。
孫權、朱然、潘璋,還有那不知名執行關公死刑的劊子手,都不是復仇的主要對象。
而呂蒙乃是史上名將,人們慨嘆關羽死於「宵小」之手的「宵小」,當指馬忠無疑。
千古爭論:關羽究竟被誰所殺?
【導讀】關羽是怎麼死的?那是在樊城沒有攻克時,背後的江陵遭到了東吳的偷襲,在回軍過程中軍隊士兵逃散,關羽和兒子關平退守臨沮,兵敗後被殺。文|長空星照關羽之死沒有疑問,但關羽究竟是被誰殺死的,史料...
擒關羽,射黃忠,退關張,三國里最被埋沒的英雄!
三國英雄中,論武藝,一般早有定論:「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呵呵,這是後人看三國演義的排行榜,一孔之見,不可當真。按古...
殺害關羽的幾個兇手,都是怎麼死的?
關羽是三國名將,發動襄樊戰役,打的曹操挺不住了,差點要遷都,這時,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向曹操獻計,勾結孫權前後夾擊,最終關羽被呂蒙陰了一把,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最終,關羽兵敗被殺。那麼,殺害關羽的幾...
為何關羽兵敗了,卻仍把他奉為「武神」呢
關羽:字雲長,是東漢末年的著名將領,也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歷來是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武聖」。今天咱們就來談談「關公」「關二...
關羽怎麼死的?敗走麥城是誰斬了關羽的頭?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是三國演義中「義」的代表,被後人尊稱為「武聖」,在世界各地也被當做神靈供奉。關於關羽的傳說不勝枚舉,多讚頌其英勇神武,義字當頭,然而他最終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
關羽怎麼死的?解密關羽之死的歷史真相
《三國演義》上說劉備在聽說關羽戰死的消息後,「大叫一聲,昏厥於地」,那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史料中,並沒有關羽死後,劉備哭關羽的記載。相反,龐統死後,「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法正死後,「先主為...
關羽死後,誰得到了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
三國時期,吳國有一位將軍叫潘璋,他出身貧寒,後來被孫權看中,讓他募兵成立軍隊。他戰鬥十分勇猛,所以得孫權的器重。在《三國演義》中,他擒住關羽後,還搶奪了關羽的神器青龍偃月刀。他的部將馬忠就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