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借平定李守貞叛軍擁兵自重奠定了奪權根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周太祖郭威生於唐天佑元年(公元904),是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人。

郭威幼年時期,發生劉仁恭之變,他做順州刺史的父親不幸身亡。

據說,之後郭威隨著母親逃往潞州(今山西長治)投奔親眷。

誰知道母親經歷不起父親身亡的打擊,以及長途的奔波,一病不起,把郭威留在了逃難的路上。

後來被潞州一家姓常的人家收留了下來,這才得以長大成人。

長大後郭威在身上刺了一隻飛雀,又被人稱為「郭雀兒」。

郭威十八歲應徵入伍,當時投身在潞州李繼韜帳下。

郭威生就一副軍人體質,身材魁梧,力氣大,飯量大,脾氣大,本領也大。

李繼韜正是用人之際,對郭威非常器重。

郭威身上流氓習氣重,經常惹是生非,李繼韜也能包庇他。

後晉滅亡後,郭威歸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部下,深得劉知遠賞識。

契丹主耶律德光滅了後晉後並不能在中原站穩腳跟,不久退回北方。

郭威作為太原留守劉知遠的親信,立即大力勸說上司稱帝。

公元947二月劉知遠稱帝,國號漢,封愛將郭威為執掌軍務的樞密副使。

這劉知遠是一個才智的皇帝,只可惜當皇帝還不到一年時間,就得了暴病身亡。

臨終前,他不放心年幼的太子劉承祐,就命他最信任的郭威和史弘肇等擔任顧命大臣。

公元948年,十八歲的劉承祐繼位當上後漢的皇帝,史稱隱帝。

隱帝年齡尚小,辦事也沒有什麼魄力,朝中大事完全取決於史弘肇、楊玢等眾臣。

幾位執政大臣中,以楊邠、郭威、史弘肇、王章以及蘇逢吉為主,大家各行其是,只是把他作為名義上的君主。

鎮守河中的節度使李守貞,性格桀驁不馴,於是李守貞帶著其他兩鎮——鳳翔和永興舉起了反叛的大旗。

朝廷先派了白文珂等人去平叛,但都沒什麼成效。

這個時候,郭威作為鎮國之「寶」,自然不能推脫責任,被隱帝任命為招慰安撫使,領兵西征,去教訓桀驁不馴的李永貞。

郭威隨即出征,開始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

郭威指揮的平叛戰鬥很快就打響了。

郭威軍隊所到之處,所向披靡。

郭威平易近人,善待士兵,兩軍交鋒時又身先士卒,能與士兵同甘共苦,士兵立功他馬上賞賜,負傷的他也親自去撫慰。

他從不剛愎自用,不管誰提的意見,他都會接受。

看到主將如此仁厚,而且軍事指揮又非常得當,上下將士都和睦一心,士氣大大提高。

郭威虛心聽取將領們的建議,博採眾長,制定了先攻河中的策略,然後用圍困打消耗戰的辦法與敵對壘,一年後,在城中糧草已盡,士氣喪失的時候一舉攻陷,李守貞和妻子自焚而死。

其他兩鎮也先後平定。

後漢隱帝劉承祐見郭威出征告捷,任命郭威做了鄴都留守。

隨著郭威的權勢日盛,隱帝對他也越發不放心,由此君臣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

郭威對無能的隱帝也漸漸不滿起來。

郭威本來就有更高的追求,野心也漸漸膨脹起來。

為了實現自己的追求,人才就越發顯得非常重要。

郭威留心搜羅人才,先後得到魏仁浦、李谷、王溥、范質等人輔佐。

他用李谷管理財政,魏仁浦、王溥、范質參與機謀,一步步地向最高權力逼近。

後漢隱帝年輕氣盛,無法容忍朝中顧命大臣對他的管束,比如楊邠、史弘肇、王章等。

他們什麼都要管,連隱帝賞賜自己喜歡的樂隊,他們也要干預。

而且這幾位顧命大臣還窩裡斗,以前郭威在京城時他們還維持表面上的和平,郭威走後沒多久他們就公開相鬥。

由於史弘肇與隱帝寵臣蘇逢吉結了冤讎,蘇逢吉便時時在國舅爺李業等人面前誣陷史弘肇,恰巧李業對楊邠、史弘肇等人也不滿,便向劉承祐進言說史弘肇威震人主,若不除去必為後患。

正好劉承祐也厭煩了這幾位大臣的管束,就密謀派親信殺了楊邠、史弘肇和王章。

劉承祐濫殺大臣後,郭威也就成了最後一位顧命大臣。

功高震主,形勢比人強,此時的郭威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隱帝的猜疑,不得不更加提高了警惕性。

此時的郭威擁兵自重,權勢極大,隱帝一時也奈何不了他。

在鄴都,郭威和養子柴榮又搞了一些改革,使得鄴都政務井然有序,經濟形勢大好,郭威的威信非常高,為奪取政權做了充分的準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古代歷史上唯一一位把皇位讓給外人得皇帝

郭威,邢州堯山人,父郭簡,曾為後晉順州刺史,後死於亂軍之中。郭威從小苦,四處流浪,18歲從軍,經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四個朝代,在不同的軍隊中以智謀不斷升遷,最後擁立劉知遠稱帝,授樞密院使,為...

後周太祖郭威的故事

郭威(904年-954年),即後周太祖(951年—954年在位),字文仲,別名郭雀兒。邢州堯山人。五代時期後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郭威曾為後漢的鄴都留守,後漢隱帝劉承祐「厭為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