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很焦慮,想通過讀書來提升自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焦慮,成了現代人的標配。

面對焦慮,很多人想通過讀書來平復一下那顆躁動的心,然而,這真的有用嗎。

今天和大家聊聊讀書這件事。

大部分人的閱讀行為是這樣的:拿到一本書後,大概看下目錄,然後一本正經的從各種專家的推薦序,到作者自序,再到書的前言,開頭,正文,結尾,一直看到書的後記(如果有的話),不錯過任何段落章節,真的是做到了傳說中的一字不差。

讀完後,感覺整個人輕鬆了,有時還有種莫名的成就感(不知道哪裡來的),偶爾寫點讀後感和書評,但大多數看完就完了,然後,重複之前的節奏,繼續開始閱讀下一本書。

可是,這樣做的結果,面臨著幾個問題:

1、花費時間長。

按照以上閱讀方法,讀完一本書,大概要花5~6小時,因為沒有完整的讀書時間,只能分開來讀。

而書單里要讀的書太多,總的時間又不夠,這又是一個不可調和的巨大矛盾。

2、讀後效果差。

因為時間拉的太長,讀完一本書,可能需要一周,也可能需要一個月,讀完記不住,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同時,又因為缺少必要的思考和輸出,讀與沒讀,其實,差別不大。

之所以存在以上問題,主要還是讀書觀念沒有及時更新。

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信息冗餘是常態。

然而,在過去年代,我們大腦習慣了信息匱乏,總是害怕錯過,這間接對我們的閱讀行為產生了影響。

具體來說,以下的閱讀行為,有些過時,是時候更新一下了:

1、想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沒有閱讀目的。

沒有目的的閱讀,給人的感覺:涉獵廣泛,博學多聞,然而,這可能並沒有什麼卵用。

如果記住了,理解了,還好,沒記住的話,讀了也是白讀。

閱讀要有目的,沒有目的的閱讀行為都是耍流氓(虛構小說除外)。

帶著自己的問題,帶著自己的困惑(最好是現階段所面臨的),尋找能夠答疑解惑的書籍來讀,這才是讀書的正確姿勢。

舉個栗子,最近對營銷這一領域的知識有著強烈的需求,我的頭腦里可能有類似這樣的問題:到底什麼才是廣告?營銷的歷史起源是怎樣的?諸如此類。

問題雖然寬泛,但好歹也是心中的疑惑。

有了這些引子,我先後讀到傑克特勞特的《定位》、史玉柱的《我的營銷心得》等書,從這些書中,也算間接得到我所要的答案了。

所以說,沒事,不要隨隨便便就讀書。

2、從頭到尾的全部讀完,才算完成。

一本書,真的沒有必要從頭看到尾(好書除外)。

市面上大多數書,顯然都達不到好書的標準,但也不是一無是處,不然,哪來那麼多的讀者呢?

因為害怕錯過,所以,我們看書的時候,習慣一字不差,從頭看到尾。

然而,莊子老先生,早就告訴我們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所以說,拿到一本書,先看目錄,然後挑重點來看,挑能夠答疑解惑的部分來看,這才是正解。

3、只讀一遍,讀完就不會再讀了。

大多數書籍,讀一遍,已經足夠了,畢竟不是好書,沒必要花費太多時間。

但是,沒人規定書只能讀一遍,尤其是碰到好書時,更不能只讀一遍,而要常讀常思。

仔細想想,我之前看過的一些書籍,好像還沒有哪本書是讀了很多遍的,說來慚愧,這也間接說明了讀的好書明顯不夠。

因為要讀的書那麼多,我們潛意識裡,習慣認為下一本書會比看過的舊書更好,這本質上還是害怕錯過在作祟。

4、讀完就算完成任務了,沒有思考和輸出。

沒有輸出的閱讀,總是有點自欺欺人。

這樣久了,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感覺自己讀了很多書,變得很厲害的樣子。

可是,當我們一開口,或者一提筆時,就會知道自己到底幾斤幾兩了。

為什麼讀書沒有輸出?因為我們的大腦,也是一個懶惰的傢伙。

要想輸出,就必須有思考,無論多寡,這都是挺費腦細胞的事情。

其實,輸出不一定要很多,哪怕只有一點,也比沒有強。

一個留言,一則短評,幾句讀後感,都算得上是輸出,只要是經過自己的大腦進行加工過的,就都是有益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