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鎮守漢中十多年,為何到姜維手中僅一個月就丟了?原因是這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定治所於成都。

在選擇鎮守漢中的大將時,劉備力排眾議選擇魏延,並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

劉備稱帝後,魏延進封為鎮北將軍。

當時的蜀漢將星雲集,除了關羽駐守荊州外,張飛、趙雲、馬超等人的名頭比魏延都要響亮。

按理,漢中太守這一關鍵位置是輪不到魏延的,可善於識人的劉備偏偏選擇了魏延。

歷史告訴我們,劉備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其實,魏延鎮守漢中時,蜀漢政權並不穩定,用內憂外患來說也不為過。

就在劉備在關中與曹軍殊死作戰時,遠在荊州的項羽竟然以不足3萬兵力發動了襄樊戰役。


結果大家都知道,荊州丟了,關羽也死了。

劉備為奪回荊州,傾國之兵伐吳,結果被打的大敗,自己還病死白帝城。

如此重大危機時刻,魏延竟然真的鎮守漢中,多次擊敗曹軍來襲,長達是10多年之久。

可我們發現這一個問題,魏延被殺後,姜維鎮守漢中不到一個月就把漢中丟了,這是為何?有人說,姜維所在的時代正是蜀漢人才凋敝的艱難時刻,正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能堅持一個月已經不錯了。


不然!這是兩人統兵謀略的重大差別。

魏延鎮守漢中的策略是這樣的,「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

及興勢一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

」也就是說,魏延把兵力部署在外圍,曹軍來襲,外圍就能牽制敵人兵力,使得漢中固若金湯。

反觀姜維,作為諸葛亮繼承人,他的理想和魏延有著本質區別,魏延是保住漢中,姜維則是完成諸葛亮的遺願,北伐成功。

姜維認為,只有「斂兵聚谷之法」,才能有效地消滅來犯之敵。


可問題是,外圍失去兵力牽制,曹魏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兵臨城下,當陽平關守將蔣舒投降,曹魏大軍輕易突破了關口,導致漢中失守。

因此,我們不能說魏延鎮守漢中十多年,而姜維不到一個月就丟了漢中,就認為姜維的軍事能力遠遜魏延。

參考資料:《三國志》、《漢晉春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背叛成性?我真不是那樣的男人!

說起《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許多歷史名人被羅貫中大大黑得很慘,比如曹操、曹真。但就是在這部以「崇劉抑曹」為主基調的作品中,有一位蜀國大將卻同樣被黑得要死要活。這位蜀漢大將能力不比關羽、趙雲差,卻...

魏延謀反千古奇冤 三國第一冤案的歷史真相

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命大將魏延為前鋒,親統大軍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心力交瘁的諸葛亮在五丈原軍中病死,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死後,蜀漢在撤軍時發生內訌,長史楊儀以魏延謀反為由,派人將其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