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教你如何快速有效閱讀一本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習慣,平時看到××推薦書單、××必讀之類的薦書文,都會衝動點擊閱讀併購買,久而久之,書桌頭已經累累一摞,可仔細看你會發現,有些連外包裝都還沒拆呢!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一樣,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那麼既然不看,那我們為什麼還買呢?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時囤積熱情:它的封面、標題都挺好看,我馬上就想買。
盲目跟從追隨:在朋友圈看到誰誰誰曬了一本書,便也跟著買了一本。
商家誘人價格:全場書本特惠××折,僅限今日。
錯過了多可惜啊。
裝bigger:沒事可以曬一下朋友圈,讓人家也看看我也是有這麼多書的人。
既然都買了,為什麼我們還不看呢?
沒時間:朝九晚六,下班忙活點啥的一下子就到半夜,哪有時間看書。
沒心情:明媚陽光,徐徐午風,一杯清茗,這樣才有心情看書呀!可你不知道,真正想看書的,茅廁里都能帶著書看得津津有味。
看不懂、沒耐心:跟著人家買的,一翻發現什麼是××理論,什麼是××原理,啥也不懂,自然便看不下。
再者,一本書那麼厚,我要讀到猴年馬月啊!
就像擺渡人曾說的一句話:其實情懷更多得體現在「讀」上,可惜很多人都把它曲解在了「書」上。
買的時候都是信誓旦旦,如獲珍寶,然而真正把書拿在手上時,確是百般瞌睡,頭暈腦脹。
其實,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最珍貴的不是錢,而是時間。
人們會花幾百塊去聽一節45分鐘的課,卻很少會花幾天時間去讀透一本書。
那麼今天,我就把從美國兩位學者艾得勒和范多倫兩位學者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書中的快速略讀法提取出來,教你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閱讀一本書。
首先想說的是,快速閱讀並不是像人們所認為的,隨手一翻,便扔在一旁,相反,快速略讀是一種非常主動的閱讀,就像是一個打穀的過程,能幫助你從糟糠中過濾出真正營養的谷核。
當你瀏覽過後,你就可以判斷出這本書對你來說有沒有用。
下面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1.先看書名頁,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比如《活著》這本書,單單《序》就翻譯了6篇,看完我大概便知道全書大概講了什麼故事,表現什麼主題,繼而能帶著整體觀點繼續閱讀全書。
2 .研究目錄頁。
看目錄頁是對整本書的基本架構做一個概括性的了解。
這裡不得不提,有些時候我都是翻看目錄頁,看到自己喜歡的標題,然後翻到那一章,看著覺得特別有意思,繼而再把整本書都看完。
不過如今很多商家都很聰明,為了吊胃口,增加神秘感,他們便把目錄頁都刪減去,其實這對讀者來說,無疑加重了閱讀負擔。
3.不可以拆封的新書,先讀一下出版者介紹及作者。
封面的宣傳文案大多都是作者將書中的主旨正確摘要出來,或者是一些名人的讀後感言,如果一本書的宣傳封面文案什麼都沒寫到,那這本書基本上沒有什麼重要的東西可談。
4.挑幾個看起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
其實在閱讀中,我們會發現,作者的書名有可能就是其中一個篇章名字,那說明這一章應該是他寫的最好的,最有用的或是最能代表本書觀點的。
看完這個篇章再翻臨近的幾個篇章,大概你就知道本書基本主題是寫什麼了。
5. 把書打開來後,東翻翻西翻翻,念個一兩段,或連續讀幾頁。
就用這樣的方法把全書翻一遍後,隨時尋找主要論點,留意主題基本脈動,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後兩三頁,因為有的作者可能在結尾會重申一遍全文觀點,或者一般先看完故事結局再去看開頭,會更有代入心理。
所以這幾頁是你不容錯過的好地方。
6.現在你已經大概了解這本書想表達什麼,想講什麼故事了。
你應該想這本書是否值得投入你的時間精力繼續挖掘其內容?這本書歸屬哪一類?等等問題,來決定你想不想繼續讀這本書。
如果選擇放棄,那最起碼你對這本書的整體系統已經了解了,日後聊起來,也不會一片空白。
當然,以上6種方法,如果你有高度集中的精神,一個小時左右便可以完成,但如果你看幾頁便陷入神遊狀態,那等你緩過來後,已經完全不知道那幾頁書講什麼了,如此循環,我建議你還是合上書去睡覺吧!不過喜歡神遊這個也不是沒辦法治,你可以把自己想成一個偵探,在尋找一本書的主題或思想的線索,隨時保持敏感及高度集中,就很容易清楚一切狀況了。
好了,最後在囉嗦一句,到現在很多人都還在糾結「讀書有沒有用?」這個問題,我想用前輩指導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你讀過的書,就像你小時候吃過的零食,雖不見我長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長成我的血肉。
」所以,不要再猶豫有沒有用了,喜歡的,隨手抓起,便盡情去讀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在【苦茶清舍】公眾號回復【讀書】,給你看一張關於讀書最有意思的圖片!)
讀了那麼多年的書,你真的知道如何閱讀一本書麼!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如何閱讀一本書》,美國作家艾德勒和范多倫寫的。這麼好的一本書,我到今天才翻看。問題看完後,還發現自己讀了那麼多年書,都白讀了!!!別攔我,我要去廁所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