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酒掏空宋朝近300年江山,最後卻有10萬人為其殉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以前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這一說辭在國內史學界掀起了軒然大波,然而南宋的崖山戰役卻確實是十分慘烈,根據史書記載,在崖山之戰的第二天,當地人看到海面上漂著一層又一層的宋朝軍民的屍體,悽慘的樣子讓人不忍直視,據史書記載的數據可考,當時跟隨趙宋皇室共赴國難的宋朝軍民足足有十萬人。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華夏民族的骨氣從那以後衰弱了不少。
宋朝的開國皇帝是趙匡胤,一個征戰四方的武將出身,這個人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成為了一國之君,燭光斧影千年的無頭案結束了他的一生。
讓人不理解的是,在平定南方的戰爭的中,趙匡胤的宋軍摧枯拉朽搬得橫掃整個南方,然而等到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趙光義和契丹人作戰時,宋軍的戰鬥力卻下降的十分迅速,在戰場上不堪一擊。
契丹人擅長騎兵突擊是一方面,畢竟在北方的平原作戰中,騎兵更加具有攻擊力,但是宋軍的軍備其實還是很好的,根據史書記載宋軍的單兵裝備是很高的,盔甲都是冷鍛鐵甲,這種盔甲防禦性能好,主要就是為了針對北方騎兵的衝擊而製造的,並且宋軍軍中還裝備有火器,綜合實力不在契丹人之下。
那麼問題就是有一個,任何堅固的東西最容易擊敗它的方法就是從內部瓦解,那麼宋軍的戰鬥力問題可能跟這件事情有關係。
宋太祖趙匡胤是五代時期的武將出身,在這個時期武將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實力壯大後弒君篡位者比比皆是,而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一個人,自己的大宋江山就是用篡位這種方法得到的,雖然沒有弒君,但是其心也是昭然若揭。
因此在建立宋朝以後就格外重視掌握兵權的這部分人。
立國不就,就首先拿自己最熟悉的禁軍開到,畢竟趙匡胤自己就是禁軍將領出身,韓令坤和慕容延釗分別出任侍衛親軍司和殿前司的最高將領。
不過,太祖有意派他們領兵在外,使他們不至於威脅新政權。
石守信和高懷德實際成為侍衛親軍司和殿前司的實際上的最高長官,太祖還把另一個義社兄弟王審琦提為殿前都指揮使。
這時禁軍高級將領的職銜為: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韓令坤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石守信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 張令鐸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 張光翰
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 趙彥徽
殿前都點檢 慕容延釗
殿前副都點檢 高懷德
殿前都指揮使 王審琦
殿前都虞候 趙光義
到建隆元年末,太祖又以義社兄弟韓重贇和心腹將領羅彥環代替了張光翰和趙彥徽。
建隆二年閏三月,太祖決定不在任命自己出任過的殿前都點檢,同時以石守信替代了韓令坤 出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所以到建隆二年初,禁軍高級將領的職銜為: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石守信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缺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 張令鐸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 韓重贇
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 羅彥環
殿前都點檢 缺
殿前副都點檢 高懷德
殿前都指揮使 王審琦
殿前都虞候 趙光義
我們其實可以看到此時的趙匡胤其實已經將自己的家人逐漸滲透到了禁軍的最高層,但是作為趙匡胤的首席智囊專家趙普表示,這樣做也是十分不合理,雖然是家人,但是在權力面前野心是不可預知的。
因此宋太祖趙匡胤便再一次朝會後舉行了一個小小的宴會,參與宴會的都是他手下的大將,很多人交出了兵權退居幕後做了地主去了。
趙匡胤的這一杯酒失去了了宋朝許多著名的戰將,而卻在禁軍的選拔上多以富家官宦子弟為主,儼然是一個富二代和官二代的到處橫行的組織。
而且宋朝的軍隊分布特點是內重外輕,在邊境上輪數戍的軍人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因此在對外作戰時,很容易被擊潰。
這次釋兵權,殿前司的正副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司的正副都指揮使,不再設置,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長期空缺。
從此侍衛司分為馬軍司和步軍司,和殿前司正式形成宋代禁軍的「三衙體制」。
釋兵權後,禁軍高級將領的職銜為: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缺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缺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 缺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 劉廷讓
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 崔彥進
殿前都點檢 缺
殿前副都點檢 缺
殿前都指揮使 韓重贇
殿前都虞候 張瓊
趙匡胤的這一杯酒可以說直接掏空了兩宋近300年的江山,但是兩宋時對待知識分子和商業的繁榮是讓人十分欽佩的。
趙普獻策,如何幫助趙匡胤集權中央
一連幾日趙匡胤都悶悶不樂,苦苦思索如何使趙宋王朝能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短命王朝,為此他食不甘味,夜不安寢。 三國時期有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但對趙匡胤來說就很簡單了,...
《我讀<續資治通鑑長編>》之960年陳橋兵變3
前文我分析了世宗柴榮在駕崩前進行的一系列縝密的布局,那麼,為什麼如此縝密的布局並沒有穩固後周的江山呢? 我們首先回顧一下,前文總結的柴榮的部署。這主要分為五個方面:一是託孤宰相,並相互牽制;二是...
宋太祖趙匡胤手下為何多貪財好色之徒?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年),宋朝(960-1279年)的建立者,涿州(今屬河北)人,出身軍人家庭。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
趙匡胤居然這樣徵兵:比木棒高的做禁軍,比木棒低的就只能是廂軍
趙匡胤登基之後,禁軍的組成仍是沿襲了後周時期的制度。是由殿前司與侍衛親軍司兩個部門執掌禁軍。殿前司的將領依次排列順序是: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侍衛親軍司的排列...
漢、明初建時功臣盡逝,看趙匡胤如何保住大宋功臣
世人皆知伴君如伴君如伴虎,大漢初建,漢高祖劉邦殺韓信、屠彭越、斬英布,連那個足智多謀的張良也退避三舍,搞起了隱居。明太祖朱元璋登位後,便把當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幾乎殺了。徐達、李善長、劉基、胡...
你所了解的「杯酒釋兵權」 , 難道真的那樣嗎??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後周政權後,有鑒於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於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