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朔州這五位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後唐太祖武皇帝李克用

李克用(856—908)原姓朱邪,其祖先為西突厥,自號沙陀,唐德宗時首領朱邪執宜率部歸附了唐朝,後隨唐河西節度使范希朝徙鎮太原時,被安置在定襄之神武川(今山西朔州市東北部應縣一帶)。

李克用是李國昌的第三子,唐宣宗大中十年(856)九月二十二日,生於神武川的新城(今山西應縣,《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上)。

李克用「善騎射,能仰中雙鳧」,因他瞎了一隻眼,外號「獨眼龍」。

唐朝任命他為沙陀副兵馬使,駐兵蔚州(今河北蔚縣)。

縱觀李克用一生,生在朔州,起在雲州,封在并州,死葬在代州。

梁開平元年(907),李克用與梁軍戰於長治、潞城一帶,戰鬥中病發,返回太原,次年正月二十日病死,歸葬於代縣西南七里舖祖墳。

其子李存勖為帝後,追諡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舊五代史》載:「武皇帝發跡陰山,赴難唐室。

逐豺狼於魏闕,殄氛於秦川,賜姓受封,才有汾晉,可謂有功。

然有王之績,而無帝之威,嘗偏於一隅,若無嗣子英才,豈有興王之茂葉。

追諡武,斯亦幸焉。

二.後唐莊宗李存勖

李存勖(885—926)小名亞子,李克用長子。

自幼喜歡騎馬射箭,膽力過人,為李克用所寵愛。

少年時隨父作戰,11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報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

成人後狀貌偉雄,稍習《春秋》,略通文義,作戰勇敢,尤喜聲樂、歌舞、俳優之戲。

李克用臨死時,交給李存勖三支箭,囑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劉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帶);二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滅世敵朱全忠。

李存勖將三支箭供奉在家廟裡,每臨出征就派人取來,放在精製的絲套里,帶著上陣,打了勝仗後,又送回家廟,表示完成了任務。

經過十多年的交戰,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親遺命,於923年攻滅後梁,統一北方。

四月,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西)稱帝,國號為唐,不久遷都洛陽,年號「同光」,史稱後唐。

  李存勖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不惜生命,是員勇將;但是在政治上,卻是一個昏暗無知的蠢人。

稱帝後,他認為父仇已報,中原已定,不再進取,開始享樂。

三.後唐明宗李嗣源

李嗣源(867—933),丁亥年(867)九月九日,生於應州金城(《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一個沙陀族平民的家中,沒有姓氏,小名邈佶烈,被李克用收為養子後,賜名李嗣源。

他為人厚重寡言,辦事謹慎,長於騎射,驍勇善戰,深受李克用寵愛,留在身邊掌握輕騎。

李嗣源征戰多年,60歲當上了皇帝,他深感帝位的來之不易。

因此,即位後他首先革除莊宗時的弊病,將橫徵暴斂、苛剝百姓的租庸使孔謙斬首,籍沒全家,並廢除孔謙所立的一切苛法。

明宗李嗣源出身低微,深知江山來之不易。

在他執政七年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惠民安邦政策,「以君臨能力行乎五化,政皆中道」(《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北方人民獲得了生機,促進了生產發展,「年屢豐登,生民實賴以休息」,時稱「小康」。

在五代十國中他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

四.後唐閔帝李從厚

李從厚(914—934),明宗李嗣源第三子,天祐十一年(914)生於太原之晉陽宮。

幼年好學,尤喜《春秋》,略通大義。

因其貌酷似明宗,備受明宗鍾愛

李從厚在位只有四個月,就失去了帝位,喪失了性命。

史臣說:「夫潞王非明宗之子也,閔帝真其國矣。

所以不終者,身無股肱,朝無楨幹,非其罪也。

」(《契丹國志》卷2)

五.定陽可汗劉武

隋朝末年,暴君隋煬帝橫徵暴斂,大規模徵調,三伐高麗,男丁被征當兵,農村勞力缺乏,田園荒蕪,人民靠野菜、樹皮充飢。

他們忍受不了兵役、徭役和飢餓的折磨,紛紛揭竿而起。

其中,劉武周領導的馬邑起義就是較大的一支隊伍。

劉武周起義雖然失敗,但是他和隋末農民大起義一起,推翻了隋朝的黑暗統治,也給唐初統治者敲響了警鐘。

                                麻世傑 編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目不識丁卻堪稱明君的皇帝

歷史上目不識丁卻堪稱明君的皇帝老蔡的菜園子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83個王朝,算上好的賴的,命長的命短的,以及真的、偽的,或者魚龍混雜的,以及苟且偏安的,再或者掛羊頭賣狗肉的,大概一共有599位帝王。...

歷史血的教訓當乾爹有風險認義子需謹慎

「乾爹」文化不是近代才有的,早在古代就盛行認乾爹,據說最早的時候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有名的乾爹如董卓,他被人記住很大的原是是都和一個人有關那就是他的義子大名鼎鼎或者說臭名昭著的呂布。

五代十國之後唐

後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繼後梁之後的正統王朝,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版圖最大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