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失郭嘉,劉備失龐統,孫權失周瑜,哪個損失大?應該這樣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的謀士郭嘉,劉備的謀士龐統,孫權的大都督周瑜,這三個人都是東漢末年的奇才,然而都由於英年早逝,讓歷史車輪的方向發生了偏轉。

常聽人說,郭嘉不是孔明不出,郭嘉不死就沒有三國,這樣的話其實大都是從《三國演義》中衡量郭嘉的重要性的,因為曹操在赤壁慘敗後曾經大哭說「若奉孝在,當不使吾有此慘敗矣!」,也就是說如果郭嘉不死的話,那麼曹操赤壁就不會慘敗而歸,而如果赤壁之戰沒有發生或者曹操打勝的話,很顯然曹操將一統天下,那麼三國也就不會出現了,即使諸葛亮跟了劉備,也將回天無力,但是如果從正史中來看的話,郭嘉的作用其實沒那麼大,上面曹操講的那句話也沒有記載,但不排除曹操真說過那樣的話,因為曹操的確是非常喜歡郭嘉這個人的,兩個人的關係也非同一般,郭嘉跟隨曹操之後經常伴隨曹操左右,而郭嘉也的確是一個奇計百出的人,如果赤壁之戰之前郭嘉沒有去世的話,不排除他幫助曹操贏得赤壁之戰的勝利,那麼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曹操失去郭嘉,真的可謂是損失巨大了。

我們再說龐統,有道是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鏡先生等人將孔明與龐統並稱,也足見龐統的才能非同一般,而龐統死於劉備伐蜀之時,如果龐統不死的話,那麼劉備和龐統就足以平定西蜀,不需要再調諸葛亮和張飛趙雲進入蜀中,而如果不掉諸葛亮和張飛趙雲的話,那麼有諸葛亮,張飛和趙雲在,就不至於導致後來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如果而如果劉備方面擁有富饒的荊州的話,再加上西蜀和漢中的資源,同時做到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率荊州之兵向宛城和洛陽進攻,劉備率軍出漢中攻長安平定三秦,那麼劉備方面也就可以一統天下了。

但是只是由於龐統的死,導致這一切發生了變化,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最終都成了泡影。

再說周瑜,周瑜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赤壁之戰了,他成功的阻止了曹操一統天下的趨勢,也幫助孫權得以偏安一隅,雖然周瑜在幫助東吳方面也有開疆拓土之功,但江東的地盤和勢力始終不算很大,雖然孫權也有一統天下之心,但是東吳一直缺乏戰敗魏國和蜀國一統天下的能力,所以即使周瑜在的話,東吳也並沒有一統天下的可能,而且周瑜之後的魯肅、呂蒙、陸遜,能力都不低,周瑜如果活著的話,其作為也基本上就相當於這幾個人後來的作為了。

但是周瑜在赤壁等地所建立的大功卻不是郭嘉和龐統所能比的,雖然郭嘉有參與平定烏桓之功,但是曹操後來並不認為那樣做是對的,而且得勝太過僥倖,曹操甚至每次想起來都後怕。

因此,如果從這三個人的平生作為上來看,周瑜的成就最高,郭嘉次之,龐統最末,之所以把龐統排在最後,是因為龐統跟隨劉備之後並沒有做出多大的事情,立下多大的功勞,但是郭嘉跟隨曹操卻是做出過很多事情的;而如果從三個人去世對各自方面的損失來看,郭嘉和龐統造成的損失較大,而周瑜相對較小一些,不過這種說法是認可了曹操認為郭嘉在的話可以避免赤壁之敗,而龐統跟隨劉備可以平定西川的前提條件,但是如果郭嘉活著就真能幫助曹操避免赤壁慘敗嗎,龐統也能幫助劉備取得西川嗎?未必真就如此,只是有可能罷了!所以歷史不容假設,不然可能性就太多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英年早逝的人物

人們對三國的理解大多數是來源於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成就不在於歷史的傳承,更多的在於軍事政治描寫和人物塑造上,三十六計在三國演義運用到了極致,人們在看過三國演義之後,往往會後很多...

郭嘉龐統周瑜哪個更厲害?誰的貢獻更大

郭嘉,曹魏謀士,龐統,劉備謀士,周瑜,東吳大都督,這三個人看起來各為其主,但是卻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英年早逝。郭嘉死的時候三十八歲,龐統三十六歲,周瑜也是三十六歲,原本正是幫助主公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