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後背叛孫權、曹叡,卻因一著不慎被司馬懿滅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軍師聯盟劇照

邊關多戰事,三國的英雄在那裡可歌可泣,邊關的將士也不是吃瓜群眾,屢屢要面對異族侵襲,鎮守一方的太守們也值得銘記,比如郭淮、馬超,也有不一樣的,公孫淵,字文懿


遼東地頭蛇

其實要說公孫淵,就要從他爺爺公孫度那一輩說起,從公孫度這一輩開始,公孫家族開啟了對遼東長達40年的統治。

從黃巾之亂開始,中原大地陷入了無休止的戰亂中,公孫度遠在遼東,山高皇帝遠誰也管不著,誰也顧不上管公孫度,這也讓他膨脹了。

190年,公孫度就計劃著要稱王,這可比曹操、劉備早多了,至少早了20多年。

不過公孫度倒沒真的稱王,頂多在遼東這塊地當自己的土大王,名義上還是漢室的臣子,畢竟硬要稱王也得不到當代人認可的,這也讓曹操沒自己打臉「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到了父親公孫康這一輩,貢獻不僅僅幫曹操收拾了袁紹倆兒子,值得一提的是,公孫康還曾謀劃著用3萬人偷襲曹操,一家獨大就是好,3萬人在什麼時期都算是龐大的軍隊了。

公孫康最主要的貢獻其實是攻破高句麗,將領土擴張到朝鮮半島,名義上還是遼東太守,實際上華北這塊地就剩他一個人的聲音了

北境守護者

公孫淵

公孫淵三代人雄踞華北很有想法,尤其是吸納中原流民,在華北地區普及中原文化,讓他們發展得久了就真該建國了

其實真說起來,三國時期哪裡是三國爭霸,袁紹、袁術兩兄弟就差平分天下,到中後期還有一統鮮卑的柯比能,他對魏國的騷擾比諸葛亮還早。


交州有士燮,士燮後來也被尊為「士王」,只是士燮比較有自知之明,交州向來遠離戰火,雖然他們的戰績是有點差,但該考慮的還是要考慮的。

公孫一家在華北也是呼風喚雨,時不時開拓一下北方,順便壓制一下地方豪強,日子過得也挺滋潤。

公孫淵字如其人,文懿嘛「瘟疫」,脅迫他的叔父公孫恭讓位給他,祖父開疆裂土的本事沒學到多少,性格倒是學了七七八八,簡單點說是殘暴無道,誰敢勸諫就幹掉誰。

曹叡時期,公孫淵先是和孫權勾勾搭搭,畢竟公孫淵手裡有馬這種戰略物資,把孫權哄得暈頭轉向。

孫權是不顧所有大臣的反對,派使者來表示誠意了,還要封公孫淵為「燕王」,這可比遼東太守這種職位聽起來帶勁多了。

可公孫淵卻見財起意,心裡盤算著孫權隔海也夠不著自己,直接砍了孫權的使者,轉手就把孫權賣了,投向魏國的懷抱,先混個大司馬壓壓驚。

蒼天饒過誰

軍師聯盟劇照

公孫淵就是不安分,面對魏國的使者也沒什麼尊敬的意思,先派兵在周圍列好陣勢,才跟使者見面,一點友好會談的感覺都沒有,不斷口出惡言,哪裡是下馬威,分明是要作死

等使者回去一哭訴,魏國的邊疆部隊就要出動了,不過公孫淵先下手為強,擊敗了母丘儉的3萬人馬,順便宣傳一下自己的肌肉。


既然都動手了,曹叡也不會善罷甘休,派司馬懿出馬收拾公孫淵,這回公孫淵知道捅婁子了,趕緊去找孫權重歸於好,不過孫權這次留了心眼,雖然答應派兵支援,但主旨就四個字「伺機待發」,簡單來說就是公孫淵能守住就出去支援,守不住那就再見咯。

孫權還囑咐了句「司馬懿所向披靡,你要小心哦」,在精神上還是支持你的喲。

其實遼東不是那麼好打的,惡劣的天氣使得有效的作戰時間也就半年,怪不得司馬懿信心滿滿地說「打個公孫淵,一年就夠咯」

司馬懿這一仗打得很艱難,本來天氣條件就惡劣,正好碰上下大雨的時節,按理說遼東是公孫淵的地盤,老老實實打持久戰就行了,能耗到司馬懿退兵就是勝利,再過不久曹叡就病逝了,可以說離續命就差那麼一點點

非得要搞個大新聞,非要和司馬懿剛正面,結果被圍在城裡,耗盡了糧食,沒糧食怎麼辦?不還有人嘛...公孫淵這麼作,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天降流星,嚴重地打擊了公孫淵軍的士氣,公孫淵知道誰都指望不上了,默默帶隊跑路,結果被司馬懿在流星墜落的地方幹掉了。

自此公孫家團滅,用三代人的努力,成就了司馬懿的威名,送了人家一個「滅國」成就,同樣少了公孫家族的壓制,趁著這個真空時期,華北也開始了他們的歷史,從這角度說公孫淵也是挺有貢獻的。

天道好輪迴。


看官有什麼想看的內容,請留言給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代的第四國,最後被司馬懿一人所滅

當年魏蜀吳三國鼎立之時,遼東還有個割據勢力,號稱「遼東王」、「燕王」,一直都享有半獨立狀態,儼然三國時代的「第四國」。可後來因為野心太大,被司馬懿一人所滅。我們先來講述下故事背景。東漢末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