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篡魏,為什麼沒有滅盡曹操一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
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經過三代的經營鞏固,實現了篡魏的政權更替。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替,總是充滿了血腥的權力鬥爭,那麼司馬氏為什麼沒有滅盡曹操一族呢?
司馬懿篡魏,通過高平陵政變奪取政權的,確實充滿了血腥的權力鬥爭,司馬懿誅殺曹爽兄弟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颶、畢軌、李勝和桓范等人,夷三族,是最好的明證。
然而,曹爽是曹操的侄孫,司馬懿誅滅的就是曹爽這一族,不是曹操直系子孫或者整個曹氏宗族。
但是後期的殘酷政治鬥爭,比如太尉王浚和兗州刺史令狐愚密謀另立楚王曹彪為帝,反對司馬懿。
密謀失敗,王浚自殺,司馬懿誅其三族,並收斬餘黨及楚王彪。
這是曹魏皇室捲入奪回政權的政治鬥爭的事件,司馬懿本可藉機屠殺曹氏,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
《晉書·宣帝紀》記載,司馬懿只是「悉錄魏諸王公置於鄴,命有司監察,不得交關」。
此後,魏皇室被集中於鄴城,監視居住,僅此而已。
司馬家族明明可以將曹操一族斬盡殺絕,為什麼沒有這樣干呢?
其一,處於政治的考慮,掌控人心。
曹魏政權畢竟是曹操一手創建,所有大臣還是有不少曹氏的忠臣以及部下,甚至有著親戚關係,司馬懿通過政變控制了政權中樞,並沒有獲得整個曹魏的大臣的人心,司馬懿必須致力爭取他們歸附自己。
所以在誅滅曹爽之後,很快又找來曹真的族孫曹熙為其立嗣,封為新昌亭侯,使曹真一支不至於斷絕香火,以寬慰文武百官的心,讓自己沒有失去道德和政治的支持。
(僅僅只是為了打擊曹爽而已)
其二,對曹氏保持禮遇,只是逼迫對手配合自己演出一幕禪讓的政治劇,給新建立的西晉政權披上合法的外衣。
所謂禪讓,指古代帝王讓位給不同姓的人。
所以,當司馬炎最終篡魏立晉的時候,根據《晉書·武帝紀》的記載,其對曹氏皇族的處置,是「封魏帝為陳留王,邑萬戶,居於鄴宮;魏氏諸王皆為縣侯」,並詔令「陳留王載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
據此可知,司馬炎只是將曹魏宗室遷居於鄴城,並未殺戮。
先後被司馬氏廢黜的齊王芳和陳留王奐在西晉都得以保全,齊王芳活到泰始十年(274),終年四十三歲;陳留王奐活到太安元年(302),終年五十八歲。
其實,曹氏篡漢的時候,也開了一個好頭,沒有殺漢獻帝,縱觀西晉代魏的整個過程,遭到鎮壓的只有曹爽這一門。
寒硯三國:三馬食曹與魏晉之際的政局
在魏晉南北朝的歷次禪代活動中,南朝在「篡一代」的高齡時期便完成了新舊王朝的禪代,曹魏、高齊、宇文周則分別在「篡二代」的中年甚至青年時期完成名義權柄的轉移,唯有司馬晉遲至「篡三代」的第四位主君,方...
司馬懿為什麼沒有自立為帝呢?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司馬懿不僅是一流的謀士,也是頂級的將軍。在漢獻帝在位時期,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
從袁曹之爭到高平陵政變
電視劇《軍師聯盟》,戲說的是一介書生司馬懿,被曹操徵辟為官,陷入曹家暗流洶湧的奪嫡之爭,運用謀略將曹丕送上大位並盡力輔佐,扶持士族、抑制宗室。在與諸葛亮的較量與博弈之中,兩人互為對手又惺惺相惜。...
如果不是由於這點,司馬氏想要奪取曹魏天下那絕無可能
眾多周知,司馬懿在公元249元,發動高平陵之變,趁曹爽陪魏帝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曹爽集團被誅滅。自此曹魏軍權政權全部落入司馬氏手中。高平陵之變,為司馬氏集團取代曹魏政權,...
司馬懿家族為何最終能擊敗曹氏家族得天下
三國的歷史波雲詭譎,有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有太多波瀾壯闊的歷史大事。然而最終三國既沒有歸魏,也沒有歸吳,更沒有歸蜀。三國最後歸於晉,被司馬氏得了天下。那麼為什麼一代梟雄曹操建立的功業就被司...
司馬懿與曹魏政權究竟是什麼關係?
「煮酒論英雄,話談三國。「6月22日起,《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將在江蘇衛視、安徽衛視、優酷視頻播出!作為曹魏時期的重臣與晉王朝的締造者,司馬懿是斷代史和各種專門史無法迴避的人物。但關於司馬懿...
司馬懿殺他三族,卻有一人逃脫,百年後翻身滅了司馬王朝
在高平陵政變發生之前,曹爽直接被司馬懿套路了,司馬懿老奸巨猾,通過裝病要死了來忽悠曹爽,沒想到對方竟然信以為真,就在他獨掌大權以後,更是耀武揚威,無法無天。曹爽呢又喜歡炫耀,於是陪魏帝曹芳去高平...
高平陵政變——士族的勝利?
隨著《虎嘯龍吟》的熱播,三國後期司馬氏篡權的歷史問題再度登上話題榜。有的歷史愛好者對曹魏政權的旁落得出這樣的論斷——跟隨曹操起兵的譙沛庶族軍功集團逐漸沒落,以司馬氏為代表的士族政治集團興起並取而...
曹操時代那麼強大的曹魏,為什麼被司馬篡位了
三國時期,曹操與曹丕父子可謂是強權政治的代表。曹操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政客逐漸在政治賭博中獲取了實力,先「挾天子以令諸侯」,使漢獻帝成為自己手中的玩偶;然後位及丞相,九千歲加「九錫」,他自己...
野心不會隨年齡增長而熄滅,輔佐曹魏一生的司馬懿,70歲高齡選擇謀反!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大臣、一生屢屢抵抗蜀漢的諸葛亮北伐軍,堅守疆土。而後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掌握了曹魏的政權。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後,追尊為舞陽...
曹操縱橫一生,留下無數謀臣強將,為何司馬懿篡權時全都沒影了?
公元249年,身為沒有實權的曹魏太傅司馬懿趁大將軍曹爽等人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郊祭,發動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朝政大權、軍權都落入司馬氏手中,曹魏政權名存實亡,史稱高平陵事變。
歷史的輪迴——曹操後人被司馬氏挾天子以令諸侯
高平陵政變,表面上是司馬懿在和曹爽的權力爭鬥中獲勝。實質上,已經是司馬懿完全把占據曹魏政權的政變事件,此後,軍中和朝中曹氏只是一個代號了,夏侯家當時也只有夏侯玄這個還沒成氣候的人物而已。曹操若是...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看司馬家族如何精彩演繹
司馬防推舉曹操。漢制,地方郡舉薦的孝廉,入京之後先充任郎官。郎官就是預備官員,郎官一般需要中央機構官員推薦,才能得到任命。曹操的父親是宦官的養子,他作為宦官的後代,被當時的士大夫瞧不起。司馬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