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一舉擒殺曹操,諸葛亮為何派關羽把守華容道,從而義釋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中其實羅貫中先生是有說法的,就是關羽立了軍令狀,帶領關平周倉和五百校刀手出發後,劉備曾經不無擔心的問諸葛亮 :吾弟雲長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到時豈不違反軍令?諸葛亮答覆說「亮夜觀天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
劉備只好打哈哈說「先生妙算,世所罕及!」。
所以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劉備諸葛亮做的一個局,包括後來關羽空手回營後,諸葛亮一臉嚴肅要嚴明軍紀,劉備出面要諸葛亮饒恕都是演戲而已。
實際上這裡真正的原因,羅貫中並沒有說出來。
有人分析說是如果曹操在華容道被擒或者被殺,北方就會大亂,孫權無人制約勢必做大,而劉備當時力量弱小十分不利。
其實這一說法不太靠譜,因為曹操長子曹丕已經二十多歲了,而且荀彧荀攸,劉曄程昱和司馬懿等一眾高手齊全,其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張遼張郃許褚徐晃等名將一個比一個猛,當時袁紹呂布等已經平定,劉琮也已經投降,只有馬騰韓遂和漢中張魯還在割據,即使沒有曹操北方也不會有什麼大亂。
實際抓住曹操以後真正的難處在於,雖然劉備孫權把曹操稱為曹賊,但實際曹操是漢丞相,如果把曹操抓住特別是劉備一方抓住曹操,怎麼辦?關押起來,劉備那時只是左將軍,你把丞相關起來就有以下犯上之嫌,殺了嗎,漢獻帝還在曹操轄區鄴城呢,交給孫權則更麻煩,因為不論孫權以後把曹操怎樣處理,這個惡名座定是你劉備了,因為是你交給孫權的。
這麼做的結果和後來孫權殺了關羽卻自作聰明把頭顱送給曹操,企圖嫁禍曹操,但曹操命人另行刻制關羽檀香木身軀,以王侯之禮安葬關羽。
所以劉備如果抓住曹操就是一個燙手山芋,不論如何處理都是麻煩,左右權衡似乎只有放了最省事,與其如此,還不如讓關羽借這個機會落個人情,順勢而為最為恰當。
關公被尊為武聖,那麼關帝廟何時有的呢?
諸葛亮智算華容道,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三國演義》中精彩的一回。諸葛亮加入了劉備集團做軍師,趙雲服氣,張飛也服了,獨有心高氣傲的關羽,內心深處頗有不服。關羽快馬斬顏良,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
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是真事麼?諸葛亮為什麼安排關羽鎮守華容道?
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真的只是關羽為了還曹操一個人情麼?很顯然是不可能的,赤壁之戰是魏蜀吳第一次三方交戰,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荊州這塊寶地。吳蜀的勝利也正是拉開三國鼎立的序幕,不過戰爭絕對不是兒...
曹操逃亡華容道,放走曹操的是關羽還是諸葛亮,看這裡就明白了
在劉備與曹操的征戰中,曹操不幸落敗,所以就有了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的事件。對於此事學者紛紛猜測關羽放走曹操的動機,有說是諸葛亮的計謀,也有人說關羽放走曹操純屬私心。那麼,關羽究竟是不是故意放走曹操...
諸葛亮明知關羽放走了曹操 為何執意如此?
我們都知道,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重要轉折點,曹操由盛轉衰,三國鼎立局面由此形成。當時的曹操可謂狼狽,一敗再敗,一退再退,以致於世人都認為,如果不是諸葛亮故意派關羽去華容道阻擊曹操,那麼曹操就算是...
華容道關羽放走了曹操,最高興的人不是孟德,另有其人
當年,曹操敗走華容道,被關羽攔截。關羽念及舊情,放走了曹操,而後諸葛亮並沒有治關羽的罪。個人分析,此乃諸葛孔明計中之計,他料到關雲長一定會放走曹操。
演義中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乃是諸葛亮一石三鳥之計!
是不是當時關羽在華容道殺了曹操,三國的結局就會大不一樣呢?其實這只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編寫的情節,歷史上關羽沒有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無論是《三國志》還是《魏略》《江表傳》《資政通鑑》都沒有...
諸葛亮敢不敢斬關羽?還真是不敢
斬馬謖是諸葛亮一生的好戲,諸葛亮棋差一招,失了街亭,接著便斬了馬謖。不過當年關羽華容道也放走了曹操,而且心高氣傲,指責諸葛。不過關羽回營,諸葛亮卻不敢斬殺關羽。這是為何?其一,關羽是劉備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