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擺下空城計,你以為司馬懿真的不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三國演義中精彩的片段屢見不鮮,但是要說到頗為精彩的一幕,就當屬諸葛亮在街亭擺下的空城計了。
此計不僅使諸葛亮的智慧在此得到最高彰顯,更使司馬懿躲避了一次「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兩人可謂是「惺惺相惜」啊。
當初,諸葛亮命馬謖駐紮在街亭的十字要道,以阻截司馬懿大軍的來襲,並再三叮囑此地的主要性。
但馬謖熟讀兵書,自持才高,並當場立下「軍令狀」,揚言萬無一失。
但是,馬謖終究是「書呆子」只懂的紙上談兵的理論,認為大軍駐紮在山上,等司馬懿大軍的來襲,就可以從天而降,勢如破竹,一舉擊潰司馬懿大軍。
馬謖和身經百戰的司馬懿相比的話,確實司馬懿顯得更加老謀深算,他根本就不和馬謖正面交鋒接觸,命人在山下把馬謖圍住,切斷水源和糧草,山上一沒有水源,二沒有糧草,馬謖軍心大亂,不戰而自敗。
司馬懿揮舉大軍壓城,當時諸葛亮手中只有2500名士兵在手,但和司馬懿15萬大軍相對比的話,顯得捉襟見肘。
被逼無奈之下,冒險擺下「空城計」。
司馬懿君臨城下,見諸葛亮四開城門,獨坐城樓撫琴。
思量下,命大軍連忙撤退,且一路狂奔。
凡是讀到此段的時候,大家都是認為司馬懿膽小、愚蠢,毫無大將氣概。
其實不然,這個才是司馬懿真正高明的地方所在。
我們單說以司馬懿的智慧,難道就看不透諸葛亮「空城計」,就算他一時糊塗,那帳下那麼多的大將就沒有一個清醒的嗎?
其實,當時司馬懿比任何人都比較清楚,此時殺諸葛亮可謂是易如反掌,2500士卒對戰15萬大軍,這差距可謂是」拉枯摧朽「。
但是,諸葛亮是蜀漢的支柱,諸葛亮一死,蜀漢氣數也算是到頭了。
反觀,司馬懿之所以有手握兵權,還不是因為只有司馬懿擁有對抗諸葛亮的能力。
一旦,蜀漢滅亡,手中的兵權將會被收回,而曹魏一直忌憚司馬家在朝廷的強盛勢力,到時候沒有兵權在手的司馬懿,甚至包括司馬家,還不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故此,明知是空城計卻放過諸葛亮的真正原因,同樣也就是給司馬家族繼續掌握兵權,在朝廷中鞏固勢力的機會 。
司馬懿真的中了諸葛亮設下的空城計?智者的博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史書上三國時期因為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全部撤退,這一段歷史大家肯定都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小編今天要說,司馬懿真的是被嚇退的麼?
原來諸葛武侯的空城計真相竟然是?
三國是我國歷史上動亂紛飛,英雄輩出的年代,出現了像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囊中取物的勇者,也出現了像諸葛亮,司馬懿這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者,最為人們晶晶樂道的當屬諸葛武侯的...
諸葛亮空城計成功嚇退司馬懿,並非司馬懿無能,而是他智商太高!
諸葛亮空城計成功嚇退司馬懿,並非司馬懿無能,而是他智商太高!文|薦文史空城計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事實真的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嗎?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子的,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下面咱們好好...
三國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 司馬懿的死是被諸葛亮毒死的嗎?
諸葛亮等賢臣相繼去世後,蜀國逐漸衰敗。後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劉禪被俘虜到洛陽後,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 有一次司馬昭大擺酒宴,席間問劉禪:「你還想念蜀地嗎?」劉禪樂呵呵地回答說:「這兒挺快活,...
諸葛亮為何六次北伐全部失敗,真相驚人,死後司馬懿稱他天下奇才
諸葛亮接受劉備的遺命以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聯合吳國共同抗擊魏國,這是由於在夷陵之戰之後荊州的歸屬問題已經確定了,吳蜀之間的矛盾逐漸緩和,但是他們和魏國的矛盾卻逐漸加深,因此諸葛亮想要聯合吳國共同...
諸葛亮擺了一道空城計,撤退司馬懿大軍!司馬懿真的沒有看穿嗎?
司馬懿聰明智慧,富有謀略,不會計較一時的勝利,而是知道最終要什麼結果。他用五十年時間向曹魏證明了他的忠心。後來就反水奪得整個天下。假設那個時候他把孔明幹掉了,他還能掌握兵權嗎?曹魏還會對他依賴嗎...
三國演義空城計中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鋒 諸葛亮技高一籌?
今天不講歷史,只說三國,看本文的友友,不要說不懂這個題目,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歷史。三國時期,有個人的名聲齊名於世,他們就是,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其中鳳雛是龐統,剛出世就死了,一身計謀只讓人們管中...
司馬懿遭遇空城計撤軍 難道真信了諸葛亮的詭計?真相不是這樣!
諸葛亮派遣馬謖鎮守街亭,怎料想馬謖竟是一個紙上談兵之輩。街亭失守,司馬懿帶數十萬大軍,兵臨城下。諸葛亮此時急中生智,做了如下安排:打開四門、派一干老弱殘兵城下打掃,自己則帶著兩個童子城上撫琴。
諸葛亮布下空城計,安排5人在城門前掃地,司馬懿一看就明白用意!
在中國歷史上,《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可謂是婦孺皆知,加上電視劇的演繹,從幾歲的小孩,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熟知三國這段歷史。說起三國,就不得提起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老冤家,他們恐怕是最了解彼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