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961年8月22日,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宋太祖趙匡胤篡取了後周帝國的江山社稷之後,對後周的舊臣一個不殺,全部予以提拔重用。
僅憑此一點,就已經顯示出了不同尋常的政治胸懷和統治智慧。
北宋初年,國家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下,北有契丹和北漢、南有南唐等國家。
趙匡胤在位期間,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使國家逐步走向統一。
同時通過採取「收其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穀」的三大綱領,巧妙施行的「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罷黜支郡」、「強幹弱支」、「內外相維」、「三年一易」、「設置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改革,革除了五代弊政,使國家呈現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杯酒釋兵權實際上進行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釋掉的是中央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張令鐸四人的兵權,趙匡胤自己曾經擔任過的「殿前都點檢」一職也隨之取消。
此後中央禁軍的領兵權一分為三,由所謂三衙統領,掌握三衙的則儘是名位尚低的將領,實際上等於皇帝直接掌控,這樣,禁軍將領在皇帝身邊發動兵變直接奪取政權的威脅基本消除。
第二次是在開寶二年(公元969年),又釋掉一批方鎮節度使的兵權,以消除藩鎮割據的隱患。
通過兩次宴請,中央直屬部隊和地方軍閥的主要兵權全部收回,自唐中葉開始持續二百多年君弱臣強的政治格局終於打破。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
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喝酒,酒興正濃時,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
他嘆了一口氣,口吐苦衷,說:「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裡一直念及你們的功德。
但是啊,做皇帝太難了,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石守信等人驚駭地忙問其故,宋太祖繼續說:「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顯德年間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
宋太祖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如果想要富貴,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
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之途。
宋太祖緩緩說道:「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乏而已。
你們不如放棄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長遠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姬,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見宋太祖已把話講得很明白,再無迴旋餘地,而且當時宋太祖已牢牢控制著中央禁軍,幾個將領別無他法,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
宋太祖欣然同意,令罷去禁軍職務,地方任節度使,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
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後,太祖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
於是禁軍領兵權析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這就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制的加強。
以後,宋太祖還兌現了與禁軍高級將領聯姻的諾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後來又把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把張令鐸的女兒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流傳千年,但仔細考證卻是查無實據的,很多人因此懷疑其真實性。
當然,懷疑主要針對「杯酒」這種過於戲劇化的情節,兵權是確實釋掉了。
宋初的一系列政治、軍事制度改革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程度,這是有大量史料證明的。
更大的爭議在於如何評價「杯酒釋兵權」的作用。
開國皇帝濫殺功臣幾乎是為穩固權力而形成的一種自然規律,而宋太祖通過和平手段,不傷和氣就解除了大臣們的權力威脅,顯然是一種很高明的統治藝術。
問題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國之法」,最多也只能做到「安內」,卻無法解決外患。
大宋立國三百一十九年間,確實沒有發生過重大的內亂,但卻從始至終被外患所困,以至先後兩次亡國於軍力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政權。
幾乎所有的政權在創立之初,總會有一個時期在軍事上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
何況大宋是由後周平穩過渡而來,後周的軍事實力居五代之首,直接的交戰紀錄甚至還勝於北方的超級軍事強國契丹,這樣的家底為大宋毫髮無損地全盤繼承過來之後,竟迅速衰敗到了不堪一擊的程度,原因就是宋庭對自身軍力的人為削弱。
而所謂「安內方略」的基本指導思想其實就是以金錢贖買(事實上這也是大宋外交中的基本原則),造成國家的經濟負擔沉重。
另外,這種指導思想的還有一個必然結果:既然皇帝隨時防備著臣屬叛變奪權,臣屬自然時刻以表明忠心為第一要務,於是大宋君臣皆以不生事為最高原則,以苟且偷安為最大滿足,進而只貪圖享樂、毫無進取之心,這也是大宋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的「五虎將」,全部得以善終
自古君王都薄情寡義,大多數都是能共患難而不能同富貴,勾踐、劉邦、朱元璋皆是此類人,一上位就誅殺功臣。兔死狗烹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中國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在自己上位卻沒有誅殺功臣,可以說是少有的完美皇...
飯局也瘋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也是一個著名的飯局。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得到皇位的途徑和其他朝代開國皇帝有所不同,他的得位過程基本上是和平的。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大將,官拜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
「杯酒釋兵權」是怎麼回事?多學點歷史去答題,百萬英雄等你來!
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後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宋朝。宋太祖親自出征,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一天,召見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
備受稱道的「杯酒釋兵權」其實是趙匡胤一生最大的政治錯誤
公元960年,趙匡胤先後平定了李筠、李重進的叛亂,這兩場戰鬥進一步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但大勝之後的趙匡胤卻並不高興,反而憂心忡忡。自唐末以來,中原先後出現了五個短命王朝,其滅亡的原因都是在外大...
宋太祖趙匡胤的溫柔一刀 被他解除兵權的那幾位大將是這樣結局
「杯酒釋兵權」的典故,是指發生在宋朝剛建之初,宋太祖趙匡胤為了獨攬大權,同時避免禁軍軍將也黃袍加身,使類似澶州兵變和陳橋兵變的歷史劇重演,篡奪自己的皇位,所以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直抒己見,威脅...
你所了解的「杯酒釋兵權」 , 難道真的那樣嗎??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後周政權後,有鑒於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於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
他是最難得的開國皇帝,是智慧和氣度堪稱典範的一代明君
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之變」後,取代後周政權建立宋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制度,杜絕「黃袍加身」的歷史再度重演,趙匡胤通過在一場酒宴上對高級將領進行威逼利誘,輕鬆解除了他們的兵權,從而實現防範部下對...
宋太祖趙匡胤 「杯酒釋兵權」的弊端有哪些?
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趙匡胤與漢高祖大殺功臣的行為相較,被視為...
趙匡胤的一個舉動奠定大宋朝的軟弱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4)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如願登上皇位後,一日閒暇,他召謀臣趙普,問道:「自唐末至今數十年,帝王換了八家,戰鬥不息,生民塗炭,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吾欲息天下之...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利弊大揭秘
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因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決策,所以史稱「杯酒釋兵權」。 事件的具體經過,據史料記載:建隆二年七...
「杯酒釋兵權」喝的什麼酒、釋的誰的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手中兵權。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簡介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趙...
深度解析北宋杯酒釋兵權的過程簡介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嘆了一口氣,給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