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如果不出山後事會如何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偏三國題材的文章,做一些假設,當時諸葛亮不出山,三國後事會如何發展?還會出現三國鼎立?
東漢末年,劉備在汜水關前揚名,從而慢慢擴大了勢力,但是當時手底下有了張飛、關羽武將不用發愁了,謀士卻是寥寥無幾,能夠拿得出手的更是沒有。
徐庶也是之後才追隨於劉備的,但是追隨劉備沒多久,卻被曹操以母親為脅迫而離劉備而去。
然後剛走的徐庶在讀回來了,劉備高興不已,卻只是回來說幾句話而已。
臨行前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更是把諸葛亮的位置告訴了劉備,更是許下諾言,終此一生不為曹操出一謀,納一計。
對於徐庶的離去,劉備深感心痛。
然而劉備聽從徐庶的建議,進山去尋找諸葛亮,想讓他出山助自己謀得天下。
第一次進山尋找諸葛亮之時,卻不料諸葛孔明早已外出,尚未歸來。
數日後第二次進山尋找諸葛亮,此次前去是冒著大雪去的,也未能得見諸葛亮一面,只能留下一隻書信而離去,卻在歸途偶遇諸葛亮好友。
第三次前往諸葛亮的茅屋,卻是很幸運,諸葛亮正在家中睡覺,劉、關、張三兄弟便在大雪地里等著,直到諸葛亮醒後才得以見面。
二人相談甚歡,諸葛亮從此出山,助劉備打天下。
因為劉備有了諸葛亮的幫助,才能在之後的群雄逐鹿的時候幫劉備獲得更大的優勢。
倘若當時諸葛亮沒有跟隨劉備出山會是什麼情況呢?劉備在沒有一個能夠上得了台面的某事的情況下究竟能夠做出怎樣的改變?這些都尚未可知,一些簡單的猜想也許就可以改變三國的歷史。
小編個人感覺當時如果諸葛亮要是跟隨曹操的話,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會完成大一統,根本就不用百年時間了。
三國不得志謀士之徐庶: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劉備剛剛創業的時候,身邊確實缺少一位能夠出謀劃策的軍師。剛好徐庶也在尋找有眼光的領導。彼此也比較仰慕,走到一起更是理所應當的事。在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前,徐庶也算是蜀國的奠基者之一!劉備對他的喜愛,...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徐庶,有兩處跟《三國演義》中完全不一樣
可以說徐庶這個人物角色,在《三國演義》中並不算是主角。演義小說中對他的故事描述大概可以簡述為:曹操採用了謀士程昱的計謀,從潁川搬來了徐庶的老母親,並命程昱模仿其筆跡偽造了一封家書,從而騙徐庶投曹...
徐庶到了曹操陣營後泯然眾人的背後,其實是有原因的
一說到徐庶,大家都會想到他是孝子,以及後來他到曹操陣營後一言不發,可是這都是小說《三國演義》杜撰的。實際上諸葛亮也並不是徐庶前往曹營推薦的,諸葛亮出山後還與徐庶一同共事於劉備,只是時間不長而已。...
徐庶在曹營遭到冷遇,諸葛亮的一句感慨,卻預示了三國未來的走向
相信熟讀三國的人都會知道諸葛亮,他是蜀漢陣營當中非常有名的一名謀士,但是在劉備還沒有得到諸葛亮之前,他手下最有名的謀士應該是徐庶。當時在徐庶的心目當中,認為正統的皇室應該是漢室,因為劉備是正統的...
趣評《三國演義》:此人把忠孝做到了兩全,義氣甚至趕超關羽
在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中,都為關羽的義氣而拍手稱讚。關羽不貪財不好色不戀權,即便是在今天也無幾人可以做得到。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關羽名流青史,為後人所敬仰。然而在三國中還有一人堪比關羽之義,這人就是—...
聽聞徐庶在曹營的處境,諸葛亮感慨萬千,5個字預言了蜀漢的結局
我們都知道三國中曾經有一句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話是為了歌頌徐庶雖然身在曹操陣營里,心裡卻想念著劉備,不給曹操提供任何計策的傳說。不過徐庶在歷史上的表現難道真的就像小說里描述的一樣嗎?
徐庶離開劉備真的是因為母親被曹操所扣嗎?內在原因是這樣的
三國不外乎人與人之間的成王敗寇,國與國之間的優勝劣汰,生死存亡。世事難料,今時成王,明時做寇;今時生,明時死;今時存,明時亡。因此,想在三國混,沒有識時務的眼光,你只能成為浮萍,一直漂游不定。
徐庶離開劉備並非因為母親,諸葛亮也不想出山,只是被劉備逼得緊
三國不外乎人與人之間的成王敗寇,國與國之間的優勝劣汰,生死存亡。世事難料,今時成王,明時做寇;今時生,明時死;今時存,明時亡。因此,想在三國混,沒有識時務的眼光,你只能成為浮萍,一直漂游不定。...
他吃了獨食 成為帳中幕僚 等自己出了事兒 才想起老同學
徐庶是諸葛亮的同學加好友,惺惺相惜,感情甚篤。在沒有遇到劉備之前,兩人就經常在一起談天說地,縱酒放歌。令人不解的是,就是這樣的一種感情,在面對榮華富貴的時候,徐庶竟然撇下諸葛亮,獨自一人奔前程去...
再讀三國:他本可以成為治世能臣,卻為了他成了碟中諜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小M。今天我們繼續來聊三國啦。最近又把碟中諜系列電影又看了一遍。突然腦海里跳出了一個三國的人物,發現這個人就是三國里的碟中諜啊。那麼這個人是誰呢?這裡小編就不和大家繞彎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