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傳說」之魯僖公時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中國歷史何嘗不是一個家族興衰史,春秋就是以魯國十二個君主為主線來敘述中國這段歷史的。

所以讀春秋,以魯國國君的家族發展史為主線,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理清了人物之間的關係。

話說魯僖公在叔叔季友的幫助下,穩定了君位, 跟著齊桓公這個老岳父東征西討,也是耍夠了威風。

一次在會盟期間,派兵滅了項國,讓岳父齊桓公很沒面子,魯僖公被丈母爹扣押,幸虧自己媳婦齊姜求情才被放回。

在他當國君的33年當中,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公子遂(東門襄仲),叔伯弟弟公孫敖(叔叔慶父之子),叔孫得臣(叔叔叔牙之子)逐漸控制了政權。

期間發生了宋襄公爭霸、晉文公爭霸、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好色的公孫敖娶了莒國的公主戴己、聲己,兩位姐妹死後,再向莒國求親被拒絕。

這位老哥打著給叔叔公子遂去媳婦的旗號,據為己有,而且趁朝拜周天子的機會,把金銀財寶都送給了丈母爹,差點引起魯國和莒國之間的戰爭。

魯僖公也曾也想趁著丈母爹齊桓公死後五個大舅子爭奪君位的時候,糾合衛國、楚國擴張地盤、渾水摸魚。

沒想到城濮之戰,晉文公打了大勝仗,魯僖公殺掉了保衛衛國的公子買當替罪羊。

趕緊劃清跟楚國的界限,才沒有被晉文公進一步的討伐,有失公正,魯國公室逐漸死去威信。

魯僖公死後,他的兒子魯文公姬興即位,「三桓」勢力逐步壯大(所謂的三桓:是指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慶父的子孫叫孟孫氏,叔牙的子孫叔孫氏,季友的子孫季孫氏)逐漸掌握了政權。

原來中國政治是禮樂征伐,由周天子做主;那麼從平王動遷春秋開始到這個時期是叫禮樂征伐出自諸侯(雖然齊桓晉文都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

從這個時期以後禮樂征伐就要出自卿大夫了,國君、天子逐步成為擺設,一直到春秋結束。

田氏代姜、三家分晉進入戰國時代。

總結:春秋到現在我們講了魯國的國君有:魯隱公、魯桓公、魯莊公、魯哀公、魯僖公,關於魯文公的故事我們下次再說。

評:這個歷史發展的脈絡,國君失去公正威嚴,一步步走向衰落直至滅亡。

射經上講:心志正,體外之,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反求諸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析春秋時期的混亂世界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即位,並把都城從鎬京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至此,西周結束,東周建立。自這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史稱春秋時期。

那些還沒有完全拋棄「禮樂」的春秋霸主們

眾所周知,西周是一個封建制的國家,所謂封建制就是周武王滅商後把王室宗親、開國賢臣分封各地,建立藩國,以此作為天子的屏障。比如說像武王的四弟周公旦,就被分到現在山東濟寧地區,成了魯國的國君,大名鼎...

為什麼孔子讚賞齊桓公正派,怒罵晉文公狡詐?

孔子在對春秋五霸的評價中,提到「齊桓公正而不譎,晉文公譎而不正」。這句話的淺層意思是,齊桓公作風正派,不玩弄手段,而晉文公作風不正派,喜歡玩弄手段。孔子為什麼會對兩位舉足輕重的霸主,給予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