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百官之長」的宰相,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權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集中行政權將官、職、差遣分離開,這是一套真正奇異而又複雜無比的幹部制度。

簡單說,就是上至宰相、下到相當於縣裡科級幹部的主簿官兒,一般都不擔任與官職名稱相符的職務。

換句話說,就是本部門的官員並不一定管理本部門的事務。

於是官就是用於確定官位及俸祿的,或者稱為正官、寄祿官,實際上只是個虛職,例如以前管事兒的尚書、僕射、侍郎什麼的,現在就只是一個擺設,沒有實際權力。

職是專門授予文官的榮譽頭銜,又稱貼職,也沒有實際權力,如直閣、學士之類。

而差遣才是官員擔任的實際職務,也稱職事官,這些都是臨時指定、派遣的,例如樞密使、三司使、轉運使等,也就是說如果朝廷真有什麼事需要有人去管了,皇帝就從剛才所謂的「官」里挑選一些人,然後給他們安排差事,在所任職務名稱前加上「判、知、權、管勾、提點」等名目,只有這個時候官才有具體的工作可以去做,手上才有實權。

這時候,就有人說了,你直接給官安排事情多好,什麼官就幹什麼活多省事,把官、職、差遣分開太混亂了。

可也正是這種官、職、差遣的分離,才能使各級官員有其名而無其實,更不能專其權了,只有皇帝將手中的權力下放,讓你幹什麼工作時,你才有實權。

所以,這權力還是皇帝說了算。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經常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個「一人」指的就是宰相,可見宰相的權力有多大,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的行政長官的通稱,平時處理軍國大事、發布政令等都是宰相的日常工作。

趙匡胤在初得天下的時候,為了撫慰後周舊臣和百姓,穩定政局,依然任命後周范質、王溥、魏仁浦等人擔任宰相。

通過與趙普的對話,趙匡胤覺得藩鎮太重不過是中唐以來君弱臣強的表現之一,解除藩鎮權力也不過是三大國策付諸實施的一方面成效而已。

而相權的強弱消長總是直接影響到君權的安危存亡,「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類例證在中國歷史上更是屢見不鮮,於是趙匡胤只要一有機會,除了在權限制度上消減宰相的權力之外,在禮儀體制上也刻意予以打壓。

秦漢時期,宰相地位極為崇高。

拜相時,皇帝要施以大禮,因此才有「拜相」一說。

在朝廷上,宰相有時甚至與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叩拜。

皇帝如果在街上遇見宰相,雙方需要下車相互施禮;宰相生病時,皇帝應該到相府探視;宰相見皇帝商量政事,是要賜茶看座的,即所謂的「坐而論道」。

但是,到了趙匡胤時代,看到宰相們坐在他面前說話,他心裡就開始不舒服。

於是,有一天,他招呼宰相們說:「我眼睛昏花,看不清楚,你們把奏摺拿到我面前來。

」幾位宰相不知是計,便走上前來,結果,事先安排好的內侍們趁機把宰相們的椅子撤掉了,從此,宰相們就只能站著奏議朝政了,並且成為定製。

趙匡胤為了分割宰相的權力,還另設參知政事,實為副相,分掌民政;又以樞密使主管軍政;再以三司使總領財政。

所以在宋朝,但凡擁有宰相這一官稱的人只意味著他擁有宰相的資格和可以領取宰相的俸祿,並不意味著他真的就是宰相了。

只有皇帝差遣他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他才能算是實際的宰相。

這種繞山繞水的幹部制度,常常會使我們在碰到大宋帝國的官職稱謂時,一頭霧水,完全找不到北。

比如,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判中書省事這個稱謂,實際表示的是真正的宰相。

但在字面上,它的意思是尚書省副首長兼中書省副首長,然後代理中書省首長。

因此,名為「百官之長」的宰相,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權力。

註:文字部分摘自袁騰飛《這個歷史挺靠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宋朝皇帝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