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三輪複習策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基礎最重要,難題敢放棄;不做難題,重回教材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知識最重要。

高考對基礎知識的考核占60%~70%。

高三班主任說道:「如果學生能把基礎題全部作對,考上三本沒有問題。

「在進行三輪複習時,基礎知識依然是最重要的。

」畢業班班主任說,教師串講時,照顧的是大部分學生,學生應在緊跟教師的前提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查漏補缺,把基礎知識補牢,讓自己的知識網構建得更加密實。

要學會取捨,吳琳建議學生,不要把大量時間花費在應付難題、偏題、怪題上。

尤其是成績中等的學生,應敢於捨棄難題,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基礎知識的再熟悉、再鞏固上。

高考雖然是選拔考試,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但能力是建立在基礎之上的,沒有穩固的基礎也是難以應對高考的。

最後30天內,考生不要再試圖做難題。

高考試題雖然千變萬化,但「根」在教材,對教材和基礎知識的熟練程度是制勝的基礎。

在複習備考時要堅決克服重資料、輕課本,重解題、輕聽課,重深難題、輕基礎題的傾向。

總的要求是點點落實,板塊清晰,網絡完善。

回歸課本時,也要注重知識的歸納總結,構建學科知識網絡。

可以說,每一道題都不可能只考一個知識點,而是綜合了相關聯的幾個知識點。

因此,複習備考時要特別注意知識間的區別和聯繫,弄清其來龍去脈,同時注重應用和理解,以及知識的遷移和創新。

反思很關鍵,總結要及時;收集錯題,反思錯誤

在複習備考時要記住做題重在題後反思。

收集整理、反思錯誤是為了今後少出錯誤甚至不出錯誤。

知識掌握越準確、越精細、越深刻,高考取勝的把握才會越大。

反思最好的形式是建立錯題本。

錯題本的建立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分類整理;二是勤於回頭;三是整理細節;四是拓展延伸。

對每一道錯題的整理,至少包括:這是什麼問題,我為什麼出錯,應該怎樣做,還會有哪些變化等部分。

如果把會做的題全部作對,分數會更高一些。

經常聽到學生這樣感嘆。

多年帶畢業班的老師說:「越是容易的題,學生越容易做錯,一定要審清題意再作答。

在認真審題的前提下,還要學會對做過的題進行反思。

很多學生就是為了做題而做題,過分在乎所做題的數量、正確率,不對知識進行反思,缺少對解題思路、解題技巧的總結和歸納,沒有構建起自己的解題模式。

教師講題時,有些學生只是被動地聽。

自己的答案和教師的一致了,就高興,不一致,就沮喪。

僅是對照答案,而沒有認真理解教師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

答案只是參照物,題目做錯了也沒關係,只要能把題目和課本知識相結合,找到題目考核的知識點,分析題目,找出做錯的原因,反思出一類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種進步和提高。

看似費時,實則有助進步。

建議考生不要怕耽誤時間,一定要用些時間來進行思考、總結。

不能只等著教師來「餵飯」,還要學會自己「做飯」。

複習有計劃,演練經常化;天天要做題,「手感」不能丟

三輪複習時間雖短,卻不能沒有計劃。

有些學生常感高考臨近,時間不夠用,卻又無從下手。

建議考生列一個時間表,這樣就能目的明確,條理清晰,使自己的複習進度和時間同步,心中不慌亂。

去年,有個女生就做得非常好。

在距離高考還有35天的時候,她訂了自己的複習計劃--把知識過三遍。

第一遍,用15天時間,第二遍、第三遍各用10天時間。

她把複習任務細化到了每一天,列了一個計劃表,貼在課桌上。

每完成一項,她就畫一個「√」。

高考前,她順利完成了自己的複習計劃。

三輪複習時,模擬訓練是家常便飯。

但是,能與高考的時間完全吻合的訓練並不多。

高考上午考試時間在9點,而高三學生上午的模擬訓練時間大多從8點就開始了。

學生最好能利用 「高考時間」做高考模擬題。

比如做語文模擬題時,時間卡在9點~11點半,在這個時間段內,認真答題,包括作文,要認真寫完。

有些學生做模擬題時,喜歡拖拖拉拉,一套題能做3個多小時。

還有些學生,只做客觀題,不做主觀題。

這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模擬。

平時要養成用黑色水筆的習慣。

有些學生平時喜歡用鉛筆、原子筆答題,說等高考時再用水筆,這個習慣不好。

去年,有個學生,平時喜歡用原子筆,高考時,換成了黑色水筆。

因為平時沒用習慣水筆,加上高考答題紙又硬,他覺得寫起來很費勁,心情立馬不好了。

心情不好,就影響了考試的發揮。

曾經有個女生,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三輪複習時,把大量時間花費在了文綜上,數學題只是看看,想想解題思路,就放一邊了。

高考後,她只走了一個二本學校,讓周圍人頗感意外。

看著容易做著難,三天不練會手生。

張守明建議學生,在三輪複習時,要保證每天做一定量的題,保證「手熱」,不能把一輪、二輪複習時掌握熟練的知識、技能「放涼」或「整丟」。

高考時間緊迫,考場上學生心理緊張,需要有非常熟練的做題「手感」,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考 試。

沒有做題「手感」,在分秒必爭的高考考場上,勢必影響做題速度,影響考試發揮。

情緒要穩定,不要早回家;規範答題,調整心態

急躁是高三學生在三輪複習時最易出現的情緒。

運動可以幫助舒緩情緒,減輕壓力。

帶過畢業班的老師給學生支出的減壓妙方是跑步。

男生每天跑10圈,女生每天跑7圈。

跑跑步,聊聊天,喊一喊,蹦一蹦,滿身大汗之後,沖個澡。

再進教室的時候,個個精神飽滿、狀態極佳。

不能提早回家複習。

家裡環境雖好,但是沒氛圍。

實踐證明,提早回家複習的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一會兒喝杯水,一會兒上趟廁所,一會兒吃個蘋果,或者乾脆躺著看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一個人在家複習,還會產生孤獨感,對學習並沒有幫助。

張守明建議學生,不要提早回家,應留在學校,緊跟老師的進度,有序複習。

卷面質量不高,潦草、塗改、不條理、不整齊、用筆顏色不美等現象比較突出。

失分有時往往不是知識遺漏,而是答題不夠規範。

不少考生在高考後的估分與實際分數相差較大,就是吃了解題不規範的虧。

規範答題的習慣靠平時養成,考生們可以學習近幾年高考評分細則,熟悉各科規範答題的要求。

平時答題時要糾正「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快、快而不准」的壞習慣,爭取高考時該得的分一分都不丟。

研究表明,影響高考成績的二十個因素中,學生學習基礎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態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而臨考心態的重要性居第一位。

由此可見,好心態才會有好成績。

這段時間,考生應矯正自我認識上的偏差,正確評價自己,提高自信心。

同時要樹立正確的考試觀,確定恰當的考試期望值,以「平常心」對待考試。

瓦倫達是美國走鋼索的雜技演員。

鋼索一般懸在離地幾十米的高空,沒有任何人身安全保護措施,還有來自風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擾,人在上面行走,其現象可見一般,但他始終能獲得成功。

對此,瓦倫達說:「我走鋼索時從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著走鋼索這件事,專心專意地走好鋼索,不管得失。

」後來,心理學上把這種專注於做自己的事情,不為賽事以外雜念所動的心理現象稱為「瓦倫達心態。

面對高考,我們所能做的不是給自己加壓,而是減壓,既不要考慮高考成功後的鮮花和掌聲,也不要過於關注考試的失敗,要保持一種穩定的瓦倫達心態,使自己在複習、應考階段,能夠儘可能熟練地掌握所學知識,在高考中高水平發揮,考出理想的成績。

張揚過度的關注成績和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她可以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做個對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收穫,那她就是進步的,她就沒有虛度光陰。

在這最後的階段主要是通過做幾套高考的真題,準確把握高考的出題方向.注意一下規範的答案,以便自己在高考時能把答案做到規範、簡練。

我們必須科學、合理的安排好複習時間,當時間的主人。

忌為趕進度而「開夜車」「煮生飯」,也忌「老牛拉破車」,考試日期到了還未複習完一個循環;更忌無計劃無目的,聽其自然,複習到哪裡算哪裡,我在這裡衷心的希望在高考的列車開來時,大家都能搭個順風車。

題海戰術不理智

無數高三學子正在題海中拼殺、苦熬,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效果卻不好。

如何走出高三習題的「海洋」,提高學習效率?某高級教師根據自己多年高三教學的經驗,為高三學子提出了相關建議。

四個誤區導致陷入題海

誤區1:用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多成績越好。

這是最大誤區,保證學習時間並不能保證成績。

不在於學了多少時間,而在於學會了多少。

不少高三學子「挑燈夜戰」,經常熬到凌晨,此時大腦已經很疲勞,效率可想而知。

懂得勞逸結合、適時休息和鍛鍊的人,是高三學子中的智者,也是能否走出題海的標誌。

誤區2:課堂上聽明白了就認為自己會了。

老師講過的題目,考試時類似,可條件變一變,很多人就又不會了。

就像高考題,學生會覺得似曾相識,但不一定能考高分。

問題就在於「聽明白了」是老師的講授,學生聽課時被動地接受,沒有經過自己積極主動的思考。

因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貌似聽明白了,碰到新問題新情境還是不會。

誤區3:做習題追求答案,重結果不重過程。

一些學生做題,得出答案就結束了,沒有反思,沒有歸納,沒有總結,沒有舉一反三,過分追求結果,不重視解題的思維過程。

其實,把思維過程整理和展示出來是學習的好方法。

要學會用慢鏡頭展示思維的關鍵處,學會用放大鏡放大思維的細節。

平時在這些地方花時間「感悟」一下,使這種思維方法形成習慣,複習效果妙不可言。

誤區4:題目做得多收穫多,重數量輕質量。

不少學生潛意識中認為習題多做多得,其實不然。

反思一下,歷屆高三學子一年裡要做多少題?有多少題目是白做的?這裡要學會捨棄,偏題、難題、怪題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果斷拋棄,要重視做題的質量而非數量。

走出題海的六種方法

提高深度思維能力,造就一個有強大分析能力的大腦,不論什麼題目,就都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這種能力只有在思維訓練中才能得到提高。

必須自己「悟」。

「悟」是一種深度思維的習慣,堅持多想一下,也許就會「頓悟」。

不妨從以下六方面嘗試:

1、編織知識網絡

「悟」的前提和基礎是弄清基本概念和規律,編織系統和立體的知識網絡,這也是高三複習的首要任務。

一道題不會做有兩種情況,一是知識點不會,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有漏洞;二是概念和規律都知道,但不會運用,這些都是要在做題中逐步補充完善的。

所以複習的第一步是重視看課本或者教輔材料裡面對知識點的歸納。

2、研究高考題型

各省高考題目已經定型,研究高考考什麼、怎麼考,平時複習就不會盲目,複習內容才能學會取捨。

拿來幾套歷年的高考題,周末的時候研究一下,極其必要,這比做多少重複勞動的效果好得多。

3、課上頭腦風暴

高效率的複習方法是緊緊抓住課堂,積極開動大腦主動思維,帶著質疑聽老師的講解:老師推理嚴密嗎?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嗎?老師是怎麼想到的?要大膽參與課堂討論,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只有經歷了自己的深度思維,才能對一道題目的來龍去脈了如指掌,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出什麼題都會做。

4、課下獨立悟題

精選一道老師所留的高考模擬題,先不動筆,而是先閱讀這道題,然後按下面的步驟來「悟」。

(1)悟題意:閱讀題目,審題,然後確定題目中的研究對象是誰,找出已知條件,思考有沒有隱含條件,未知條件是什麼,題目要求什麼結果等,判斷出題者的考察意圖。

(2)悟情景過程:想像題目中敘述的情景,嘗試描述這個情景,說出變化的過程。

通過這種訓練,使題目情景在頭腦中像放電影一樣清晰,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3)悟解題思路方法,悟一題多解:悟解題的整體思路,找出列方程的依據,總結解題的方法,努力尋求更多的解法及其中最簡單的解法,在此環節中充分展開自己的發散思維,形成頭腦風暴。

(4)悟題目變式:思考如果改變題目中的條件,題目又該如何解,解法有何不同。

通過改變題目的條件、提高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使自己對這一類問題理解更為深刻。

通過思考「改變題目的條件」,此題實質變成了很多道同類型的題,看起來只在一道題上做文章,實質解決了一大類題型的問題,真正實現走出題海的理想。

此環節關鍵是悟「變」,變解法,變條件,一道題,要充分利用它的價值,做到不管以後它穿什麼「馬甲」出來,都能認識它,都能解決它。

(5)悟解題收穫:做完一道題目,還沒有結束,還要總結解題的收穫,總結解題的方法,重溫解題的思路。

沒有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就沒有達到做題訓練的最終目的。

5、在錯題中淘金

在考試中,做錯題很正常,而且暴露出問題是好事,因為這是解決問題的良機。

關鍵要尋找為什麼錯、錯在哪裡、正確的思路是什麼,要把走過的彎路甚至是錯誤的道路梳理一遍,在錯題中淘金。

改錯切不可只在卷面上改正答案,那並沒有解決問題。

6、及時回顧「三清」

要學會反思和回頭看,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時間複習課堂上講過的習題,重複老師的思路,自己再把老師講的題「悟」一遍,窮盡一道題的來龍去脈,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這叫「天天清」;每周六都對這一周的內容回頭看,做到沒有疑問點,這叫「周周清」;每月再鞏固一次,這叫「月月清」。

三輪複習各科關注點

語文:重點關注閱讀和寫作

最後30天,複習要參照考綱,明確複習和訓練的具體對象。

同時還必須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語文題,找准高考題型的演變軌跡和發展趨向,以增強訓練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對語文學科來說,閱讀、寫作是重點。

閱讀鑑賞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漸進,先閱讀一些鑑賞文章,再嘗試答題,總結答題思路,做到有觀點有分析,這樣就可以儘量避免方向性的錯誤,保證得分率。

作文方面,可廣泛閱讀各類文章,大量積累寫作素材。

在中學生的作文中,存在一種較普遍的不良現象:一味追求選材、手法和語言的新、奇、特,而忽略對文章立意的推敲、斟酌和提煉。

要捨得在立意上下功夫,也就是說要仔細揣摩、領會出題人的意圖,從而確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應試技巧:作文減少非智力失分

拿到試題後,可先大致瀏覽一下,初步摸清題情,估計時間,並認真做好頭一兩個題目,讓思維很快進入最佳狀態。

在組織答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句子的簡明、連貫、得體,注意保留命題者的原意,注意滿足題旨。

值得注意的是,卷面要整潔美觀,無把握的主觀題須打草稿(或腹稿),嚴禁在答題卡上亂塗亂改,否則既影響答題空間,又影響卷面。

在不違反考紀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試題卷,可在上面作一些必要的閱讀標記或痕跡,並可直接在相關句子上進行修改、概括等工作。

同時,要儘量減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如有的考生因超過字數而扣分,有的因作文不寫標題而扣分,有的因字數不夠而扣分等。

英語 :後期複習重點是閱讀和填空

在最後30天裡,要想掌握更多新的知識和大幅提高成績已不太可能,應做的主要是複習鞏固和深化已學知識、熟練掌握應試技巧、調整心理和生理狀態。

後期的複習重點應轉移到完型填空和閱讀理解上來,因為閱讀理解和完型填空本身就是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通過閱讀可以加深理解也可以幫助記憶。

同時還要強化應考能力,建議每周應安排一次時間,每次兩個小時,完全模擬高考的形式進行訓練。

所使用的題目最好以湖北高考英語真題為主,適當搭配其他省市的高考真題。

且每周聽力訓練不能少於三次,每次20分鐘左右。

應試技巧:相信第一語感

衝刺最後階段,要注意生物鐘的調節,建議學生每晚11點鐘準時睡覺,保證睡眠質量,以確保白天的精力。

6月8日下午考英語,學生在6月7日晚上和6月8日午休後考前讀兩篇文章,這樣英語的思維在大腦中熱起來,考試就會很快進入狀態。

在應考過程中,在閱讀上求穩和書寫上求清楚,並相信自己的第一語感。

考生要養成完成一道大題、填塗一道大題的習慣,避免出現錯行或者是漏填塗的情況。

數學:不要強記題型死背結論

截至目前,高三數學複習已經完成了兩輪,對整個知識結構已經進行了一個大致的梳理。

後期一個月的時間,應進行綜合性的練習,查漏補缺,保持狀態。

儘管剩下的複習時間已經不多,但仍要注意回歸課本。

只有吃透課本上的例題、習題,才能全面、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構建數學的知識網絡,以不變應萬變。

高考數學試題雖然不可能考查單純背誦、記憶的內容,也不會考查課本上的原題,但許多題目都能在課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題就是對課本原題的變型、改造及綜合。

回歸課本,不是要強記題型、死背結論,而是要抓綱悟本,對著課本目錄回憶和梳理知識,把重點放在掌握例題涵蓋的知識及解題方法上,選擇一些針對性極強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複習才有實效。

應試技巧:不盲目「貪多求怪」

一般說來,數學考試時首先要調整好心態,不能讓試題的難度、分量、熟悉程度影響自己的情緒,然後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細心算題,規範答題。

其次,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講究快速、準確。

平時做題應做到:想明白,說清楚,算準確,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維的嚴密性、敘述的條理性、結果的準確性。

最後這一段時間,如果抓得好,抓得落實,不盲目的「貪多求怪」,扎紮實實把那些關鍵的東西弄懂練熟,高考一定能有好的成績,這也是以前無數學生用實踐證明了的。

理綜:解題方法應靈活多變

在衝刺階段複習時,要做到三個回歸:一是回歸課本,以「本」為主;二是回歸考試大綱,以「綱」為導;三是回歸高考題,以「練」為輔。

抓「主幹知識」的運用。

考生在複習過程中應注重基礎知識的回顧,做題時注重總結,梳理各類題型與老師專題教學的聯繫,準備錯題本,注意查漏補缺,積累靈活多變的解題方法。

最後的複習階段,考生應高效利用學校組織的適應性訓練鍛鍊自己準確、快速、規範答題的能力。

應試技巧:規範書寫,規避不必要丟分

理科綜合是150分鐘考理化生三科的內容,考生往往都覺得時間不夠用,讀題不仔細,或只看題一半即開始答題,求快不求准,書寫不規範,結果會導致不必要的丟分。

應考時要處理好以下三種關係:①會做與得分的關係:要克服會而不對,保證得分。

②快與準的關係:只有準,才不必再花時間檢查,而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適當放慢一些,就會准一點。

③難題與易題的關係:遇到難題不打持久戰,看到易題不放鬆,看到難題不膽怯。

同時,平時還要加強基本功訓練,規範書寫符號,專業術語,以減少不必要丟分。

三輪複習的模擬考試相當於軍事演習,模擬高考情境,模題型、模時間、模節奏、模心態,實戰演練。

因此模考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而同學們會緊張,也實屬正常現象。

但是過於糾結模考的分數,忽視模考的診斷功能和反饋功能,則是兵家大忌。

面對模考,我認為要看分數,找位置,拋開分數,找問題。

要通過分數了解自己的成績排名,前後比較優勢和不足,找到的弱學科,也就是木桶原理中的「短板」,重點突破,要揚短避長。

要通過冷靜客觀的試卷分析,認真反思總結問題,是知識方面的問題還是考場技術方面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模考的診斷功能,就好比號脈。

基礎知識是否紮實、審題是否嚴謹、運算是否準確、書寫是否規範、塗卡是否標準、答題時間、順序安排是否合理、考場心態是否穩定、甚至包括草紙運用、檢查時間及方式的安排等細節問題都是在模考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反思、總結、梳理,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因此號脈是否準確,診斷是否精當,或者說查缺是否到位,都和我們對模考的認知態度有直接關係。

模考之後分享錯誤、積累錯誤、總結錯誤的重要性要遠大於模考分數。

另外,不是試卷上的每道題都必須會做,試卷按照3:5:2的易中難的比例出題,每個學生對自己的實力都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這樣就不會因為在考場上遇到不會、沒思路的問題影響考試情緒,影響發揮。

經過充分論證、確診後的對症下藥也就是補「漏」,更有針對性、也更具高效性。

比如針對特定題型、特定知識點的專題訓練;針對考試技術的限時訓練;針對易錯考點、高頻考點的梳理訓練。

總複習不等於總做題,千萬不要把最後30天就用在考試、做題和講題的一個循環中。

只有建立在反思診斷反饋基礎上的考試、講評、分析才是有意義的高效的。

高考是考察能力、素質、速度和難度的考試,更是心理的考試。

只有冷靜面對模考,科學備考,才能決勝未來。

------------------------------------------------------------

微信公眾號:高考網(www_gaokao_com)

「高考交流社區」:各大應用商場搜索「高考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距高考16周,2-6月的高考複習規劃指南送給你

離2017年高考還有16周左右的時間。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讓我們來看看該如何規劃吧。第一輪複習:抓住最後的時間高考第一輪複習,涵蓋了所有的知識點,是對所學知識查缺補漏的最好機會,也可以說是全面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