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作者是如何匠心獨運,著意營造諸葛亮的智慧和才華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作者是通過從諸葛亮與他人的對比中,突現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及卓越的軍事才華的。

曹操、司馬懿、劉備都是足智多謀的人物,諸葛亮與曹操對比,曹操自幼奸滑,廣有計謀。

官渡一戰中他更是靈活多變,以糧草不足的七萬人,催毀了四世三公的袁紹的七十萬人。

但諸葛亮卻處處高他一籌。

如赤壁之戰中曹操敗走華容道就是最好的例證。

諸葛亮與司馬懿比較,司馬懿是一個了不起的將才,諸葛亮曾這樣說過「平生所患者,獨司馬懿一人而已」。

但司馬懿卻一直鬥不過諸葛亮,在空城計、木牛流馬、隴上收麥及祁山斗陣中都屢屢失敗,只落得一再嘆息:「吾不如孔明也!」

在三出祁山中,司馬懿派人截寨,但諸葛亮卻早有準備,落得「懿大驚曰:」孔明真神人也「。

周瑜出於對諸葛亮的妒忌,以前線總指揮的身份,設計限諸葛亮在十天之中監造十萬隻箭,這就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是不可能的,加上周瑜又暗中阻撓,很明顯,這是陷害亮的詭計。

而諸葛亮明知其意,卻漫不經心,隨口答應,並主動要求縮短造箭之日。

周瑜屢遭失敗後,對諸葛亮是「有佩服、有妒忌」,以至在最後無奈嘆曰:「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出山前後,通過劉備成敗的對比亦能顯示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華。

出山前劉備屢遭失敗,出山後則節節制勝。

三國演義的作者不惜筆墨,點明只要劉備採用諸葛亮的計策則戰無不勝,而且一旦不聽諸葛亮的勸阻,堅持己見,就會一敗塗地而不可收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品三國感悟

輕合上書頁,眼前變得模糊,一場戲場悄然上演,漢朝荒廢,董卓叛變,四方豪傑聯軍。大耳劉備忠賢似渴。桃園三兄弟至死之交。招賢納士終成一方明主。赤壁的硝煙還未散去,關羽因舊的情誼放走了曹操。張飛的怒吼...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自強不息 還是不可而為?

古往今來,人們一直把《三國演義》中的「三絕」之一諸葛亮(諸葛亮為智絕,曹操為奸絕,關羽為義絕)當成智慧的化身,因此,凡是諸葛亮所做的事都認為是明智的。例如,人們總是喜歡把六出祁山的這件事,看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