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學活用厚黑學智慧精髓——為什麼需要「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上一篇我們講到什麼是「黑」,下面通過一些故事來了解為什麼我們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中就需要「黑」!
東漢末年的曹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他在諸侯割據爭霸的時代里,南征北戰,威風八面,令無數英雄臣服於他腳下,真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而他之所以能夠在那樣的時代生存下來、並建立一世的霸業,很大程度上在於他的心「黑」。
儘管從根本上來說,仁義道德和「黑」並不絕對衝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時時處處都要講究仁義道德的人,到頭來肯定吃虧,甚至還要被人笑話。
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憑實力說話的。
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只有心「黑」者才能成功。
心慈手軟對於處於激烈競爭中的人們來說,是致命的弱點。
曹操十分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因此,為了達到建立政權並統一天下的目的,他所運用的手段也個個「奇黑無比」。
從曹操的一生看,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又殺皇后皇子,甚至還明目張胆地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其心之黑,可謂無人能及。
但正是如此,他才能夠在當時殘酷激烈的鬥爭中勝出。
身處亂世、尤其是處於爭霸鬥爭之中,自然不免要受到別人的陷害。
這時,忍讓或退步沒有絲毫的作用,必須要依靠更高的智慧和權謀以及更「黑」的手段,才能取勝。
東漢後期,呂蒙襲擊關羽,關羽敗走麥城,為孫權所擒殺。
為了避免劉備的復仇,孫權派使者把關羽之頭顱盛入木匣中,送到曹操哪裡。
曹操知道這是東吳嫁禍於自己的奸計,於是將計就計,召見東吳使臣,收下木匣,又命工匠迅速刻一香木軀體,與關羽頭顱配在一起。
一切具備後,曹操率領文武百官,大供犧牲,以王侯之禮隆重為關羽送葬。
曹操還親自在靈前拜祭,並追贈關羽為荊王,派專門官員長期守護關羽之墓。
這種葬禮,在曹營,可以說絕無僅有,以曹操的身份,對關羽如此尊崇禮敬,亦可以說無以復加。
這種做法果然奏效。
劉備聞知,果然只恨東吳,發誓要傾國出動,與東吳不共戴天。
由此可見,孫權本想嫁禍於曹操,做法不可謂不「黑」;但沒有想到曹操在「黑」上技高一籌,輕易識破,使孫權的毒計破產。
身處激烈的鬥爭之中,只要心腸夠「黑」,就能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時機,以最少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戰果,儘量避免己方的損失。
曹操可謂深諳此種方法,凡事敵方有一點可乘之機,他便會加以利用。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帶領數十萬精兵強將南下,妄圖消滅曹操。
卻不料袁紹謀士許攸投靠曹操,並獻上火攻糧倉之計。
曹操毫不遲疑,立即執行,趁此大敗袁紹,使之在羞憤中死去。
袁紹臨終之時,立三子袁尚為大司馬將軍。
其長子袁譚甚為不滿,欲與袁尚一爭高下。
曹操趁勢攻打袁氏大本營黎陽,袁氏兄弟合力抵抗,但貌合神離,因此黎陽很快就被曹軍攻破。
袁氏兄弟只好棄城逃走。
曹操引兵追趕,袁譚與袁尚退入冀州堅守,袁熙則在城外下寨,以成掎角之勢。
曹軍連日攻打,一時難以奏效。
這時,曹操並不急於進攻,反倒只留下部將賈信守黎陽,曹洪守官渡,卻自率大軍向荊州進兵,以作出南征的姿態。
曹操撤軍不久,袁譚和袁尚即大動干戈。
袁譚敵不過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救。
曹操乘機揮軍北上,首先打敗袁尚,袁熙,後又消滅掉袁譚和高幹,從而一舉平定了河北。
袁熙,袁尚被逐出冀州後,引兵連夜奔往遼西投烏桓。
曹操在白狼山大敗袁氏兄弟及烏桓王冒頓。
袁熙,袁尚率數千人逃向勞動投奔公孫康。
曹操並不追趕,退軍易州,按兵不動。
眾將都不解其意。
然而,不久之後,公孫康卻派人將袁熙,袁尚的首級送到。
原來曹操早已知曉,公孫康一直擔心袁氏吞併,袁熙,袁尚前去投奔,心中必然懷疑。
如果曹操派軍攻打,他們勢必合力迎擊,急切中難以得手,如果暫緩出兵,公孫康和袁氏兄弟就會互相火併。
這樣,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只是巧妙地利用了敵人的弱點,即除掉了袁熙,袁尚,又使公孫康自動歸服。
真可謂一石二鳥,巧妙而又狠毒之極。
三國第一謀士,不是臥龍鳳雛,不是司馬懿,竟然是他
公元208年冬天的一天,剛剛經過了赤壁大敗的曹操奔走在這條小路上,失魂落魄,惶恐不安,在一片樹林邊,曹操滑下馬來,坐在一塊濕漉漉的石頭上,捶胸頓足,痛哭失聲:「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奉孝...
三國里不輸司馬懿的一個人,他用兩個計策,便幫曹操除掉了袁紹一族
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或許都知道曹操比較有名的謀名是荀彧和司馬懿,但是,電視劇始終是電視劇,它弱化了另外一個不亞於司馬懿和荀彧的謀士——郭嘉。關於郭嘉的謀略,小張這裡要為大家舉郭嘉為曹操獻...
他老婆漂亮的令曹操父子三人爭奪,給曹丕做小妾,後代是唐朝宰相
三國「四世三公」的袁紹有四個兒子,分別為袁譚、袁熙、袁尚、袁買(有說袁買是袁紹的孫子)。袁紹和曹操官渡之戰失敗後,袁紹憂鬱而死。袁紹死前,犯了選繼承人的大忌,廢長立幼。選小兒子袁尚為繼承人,於是...
曹操官渡之戰取勝後,南征劉表前,還做了這些鮮為人知的事
小編上一篇大文寫了曹操在戰勝呂布後一直到官渡之戰勝利的超長描述,而我們今天繼續往下看曹操的事跡。在袁紹去世,他的兩個兒子互相不對付,這又給了曹操更大的可乘之機,在曹操將袁氏兄弟攻破後,又做了哪些...
官渡之戰袁紹敗北, 曹操乘勝追擊, 徹底肅清袁氏勢力
建安五年一月,袁紹率精兵10萬南下。兩軍對壘於官渡,相持數月。其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欲回守許都(今河南許昌東)。謀士荀彧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必為所乘;反之,袁軍輕敵,內部不和,相持既...
曹操軍事集團不能統一中國,主要因為郭嘉英年早逝
袁紹被曹操大敗後。去冀州養病,因為心情抑鬱,終於得病身亡。臨死前,他立小兒子袁尚為繼承人,委任為大司馬將軍。曹操這時鬥志昂揚。親自率領大軍前去討伐袁氏兄弟,意圖一舉平定河北。曹軍勢如破竹地攻克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