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不輸司馬懿的一個人,他用兩個計策,便幫曹操除掉了袁紹一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或許都知道曹操比較有名的謀名是荀彧和司馬懿,但是,電視劇始終是電視劇,它弱化了另外一個不亞於司馬懿和荀彧的謀士——郭嘉。
關於郭嘉的謀略,小張這裡要為大家舉郭嘉為曹操獻出的兩個計策,來一睹郭謀士的風采。
話說官渡之戰,袁紹敗給了曹操,然後鬱悶的他不久後便得病去見閻王了。
他臨死前,立了幼子袁尚為繼承人,擔任大司馬將軍一職。
曹操這邊剛打了勝仗,又逢袁紹歸西了,所以三軍鬥志昂揚,曹操便率著軍隊打算滅了袁氏的殘餘勢力。
本來呢,這曹軍一路過關斬將殺得挺爽的,眼看著就要平定河北了,卻沒想到在冀州城下碰了南牆——袁紹的三個兒子袁尚、袁潭、袁熙和高幹人等帶領著四路人馬合力死守,即便曹操再驍勇,也是攻不下這小小的冀州城。
眼看著大業將成,卻碰了這麼個釘子,曹操急了。
這時,鬼才郭嘉向曹操獻了一計,曹操聽完後立馬喜笑顏開。
原來,袁尚是袁紹的第三個兒子,由於比較受袁紹的寵愛,所以便被立為了繼承人。
這是屬於廢長立幼,作為長子的袁潭怎麼可能服氣呢?所以時間久了,他們肯定會內訌。
而郭嘉便是建議讓曹操先去攻打荊州討伐劉表,那時袁氏兄弟一見到外患已除,就難免要開始窩裡鬥了。
到時再來個魚翁之利,便簡單多了。
事情的發展也果然按著郭嘉的猜想走,曹操大軍撤退後,袁潭便和袁尚互相殘殺起來,但袁潭哪裡打的過手握大軍的袁尚呢?一氣之下,便派人向曹操求救,聯合曹操把自己弟弟袁尚給打敗了,使其敗走故安,投靠了袁熙。
不過這袁譚野心還挺大,打敗了袁尚接過領地之後,便背叛了曹操,這一叛變可讓曹操逮著了機會,直接就把袁潭給滅了。
而袁尚和袁熙這苦命的兄弟倆便逃往了遼東逃奔公孫康。
至此,曹操沒費多少氣力便占領了河北。
這都是郭嘉出的一個謀略,但令人驚嘆的是,他的另一個謀略,更加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上文說到袁尚和袁熙去遼東投奔公孫康,袁氏兄弟的這個舉動讓曹操的武將們慌了,其中夏侯惇就明確地表示,公孫康一直不歸順曹,如今放任袁氏兄弟跟他結合,怕是養虎為患。
但曹操聽完這些聲音後只是咪咪一笑,他笑著說:「不煩你們再次出兵了。
」
奇怪的是,幾天之後,公孫康居然將袁尚和袁熙的兩顆頭顱給曹操送來了!各武將們都佩服曹操的料事如神,曹操卻大笑說:「果然不出奉孝所料!」奉孝,便是郭嘉的字。
原來,郭嘉在臨死前曾經交付給曹操一封信,信中提到:「如果袁氏兄弟去投奔公孫康,主公千萬不要去攻打,如果主公去攻打,公孫康和袁氏兄弟肯定會拚死相搏;但如果按兵不動,公孫康和袁氏兄弟肯定會互相覬覦,遲早會互相圖謀對方的。
」
後來袁氏兄弟被公孫康所殺,也證明了郭嘉的猜想。
從這兩個小小的計策我們便可以看出來,郭嘉的謀略堪比司馬懿,難怪曹操會這麼高度的評價郭嘉:「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
兄弟已然鬩(xi)於牆,終難御外侮
繼承人問題在儒家宗法體系里有非常清晰的界定: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也就是說,選擇繼承人時第一原則是立嫡出,即選正室生的兒子,妾等生的要靠後。第二原則是年齡大小,要選擇年齡最長的,而不是最賢能的...
如果郭嘉活著,曹操早就統一天下?
歷史上,除了春秋戰國時代,謀士輩出的時代當數三國時期。西漢時漢武帝太強,文韜武略集於一身,手下多出將才,如衛青、霍去病等,而沒有人稱得上絕頂謀略家;東漢皇帝劉秀雖有中興漢室之大功,得力手下鄧禹也...
曹操軍事集團不能統一中國,主要因為郭嘉英年早逝
袁紹被曹操大敗後。去冀州養病,因為心情抑鬱,終於得病身亡。臨死前,他立小兒子袁尚為繼承人,委任為大司馬將軍。曹操這時鬥志昂揚。親自率領大軍前去討伐袁氏兄弟,意圖一舉平定河北。曹軍勢如破竹地攻克黎...
郭嘉有多厲害?他用兩個計策,便幫曹操除掉了袁紹一族
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或許都知道曹操比較有名的謀名是荀彧和司馬懿,但是,電視劇始終是電視劇,它弱化了另外一個不亞於司馬懿和荀彧的謀士——郭嘉。關於郭嘉的謀略,小張這裡要為大家舉郭嘉為曹操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