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為什麼蜀漢後期沒有超級名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是演義對三國後期蜀漢人才短缺的一種寫照,然而,正史之中,蜀漢後期長期以來,除了姜維,也沒有多少獨當一面,力攬狂瀾的名將,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蜀中無大將,在我們普遍認為造成這個原因的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劉禪的昏暈無能,另一個是蜀國的地理位置關係。

劉禪的昏暈無能,主要表現在與不善於提拔或選用蜀漢的人才,尤其是在諸葛亮死後,沒有多大作為,而諸葛亮執政期間,也存在一定的責任。

蜀漢的地理位置偏西南,僅占據一州之地,人口以及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不及中原和江東。

除此之外,再加上,襄樊之戰,荊州丟失,章武二年,劉備彝陵戰敗,蜀漢不僅折損了數萬精兵,同時還折損了黃權、馬良、傅彤、程畿、馮習、張南、杜路、劉寧等將領,可謂傷筋動骨。

接著,驃騎將軍馬超、趙雲又相繼而逝,蜀國武將缺乏危機更是雪上加霜。

其實,蜀漢無大將的局面在劉備時期就已經有非常明顯了,早期(在去新野以前)劉備的人才主要靠兩方面,一是武將自己的投靠,像關羽、張飛、趙雲、陳到;另一個則是吸收其他勢力的人才,在這方面初期主要是陶謙的人才,如糜芳等。

劉備主要在荊州打拚,在這段期間,劉備基本上得到了在荊州豪族的支持與肯定,於是很多豪族人事參加,比如魏延、黃忠、霍峻、張南、傅肜等。

入川之後,劉備得到了劉璋的絕大多數將領投靠,比如李嚴,黃權、李恢、吳壹、張冀等。

劉備勢力進入一個鼎盛時期。

然而你會發現,劉備得到這些武將人才,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甚至堪稱名將的,寥寥數人,除了劉備漢中稱王的時候,拜封的四大將軍: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除此之外,就趙雲和魏延,還算一大將才,其他的就根本無法跟曹操和孫權手下名將相比。

劉備稱帝前後,關羽和張飛,馬超,黃忠,都相繼死去,劉備留給劉禪的大將,基本沒有了。

蜀漢中期除了趙雲和魏延,基本就沒有其他名將。

造成這一系列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蜀漢的選舉人才的選官制度,是繼承了東漢末年那一套:察舉制和徵辟制。

察舉制,是以這個人是否行孝廉潔作為是否任用的標準。

徵辟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徵聘與公府、州郡辟除兩種方式。

蜀漢諸葛亮執政期間,人才大多是採用了徵辟制,察舉制獲得。

然而這種選官制度,一般認為,宗族鄉黨的批評是漢朝選舉的唯一憑據,失去了這一環節,選舉就無法進行;而鄉里輿論是受到豪族左右的,他們在出仕州郡上擁有優先權,郡縣在某種程度上是為其壟斷的;相應的孝廉的選舉也就被豪族所壟斷。

世家大族勢力的滲透,構成了漢末官吏政治的突出特點。

比如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幾乎導致曹魏的官吏被士族霸占。

對於蜀漢而已,蜀漢的本地豪族,確實劉備和諸葛亮為代表荊州派系的壓力打擊壓制的對象,導致蜀漢的選官制度,出現了嚴重的斷層,基本上沒有從蜀漢本地士族選用人才,更多的是依賴荊州人士後代和降將,如傅彤的兒子傅僉、霍峻之子、王平、姜維、夏侯霸等。

反觀曹魏和東吳,基本名將出自各大世家之弟。

蜀漢無大將,最根本的原因是政治利益格局導致,如果蜀國能在益州派系和荊州派系之間找到利益的共同點,廣大的吸取益州派系的人才,或許就不會出現武將斷層的局面,也不會那麼快就滅亡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趣評三國九大猛將

受《三國演義》影響,人們往往對三國猛將很感興趣。民間廣為流傳的三國武將排名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夏九姜維。下面具體解析一下他們。NO.1 呂布

蜀漢集團武力前十,都有誰可入圍

1.張飛張飛(?-221年),字益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

解密蜀國滅亡的原因,到底是誰葬送了蜀漢

在中國5000年歷史長河中總有那麼一個時期,是婦孺皆知的,不講知道多少遍,仍然記憶猶新;總有那麼一個時期,能讓人聽起來熱血沸騰,想要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裡叱吒風雲;也總有那麼一個時期,至今還是人...

《三國》武力值排名,誰能獨霸第一

三國武將排座位,歷來是三國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個確實比較難排,讓人三國時代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呢。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魏九姜維。這是認可度比較高的一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