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畫戟不是呂布的兵器,它在歷史上不拿來打仗,而是另有用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呂布是《三國演義》里當仁不讓的第一戰將,他手持一柄方天畫戟,腳跨一匹赤兔寶馬,氣宇軒昂且為人傲岸。

呂布打起仗來有虓虎之勇,虎牢關前持戟獨斗十八路諸侯,力戰劉備、關羽和張飛三英全身而退。

毫無疑問,呂布的方天畫戟和他的勇猛無匹是孟不離焦,焦不離孟,早已深入人心。

不過,正史上的呂布使用的兵器並非方天畫戟。

戟是戈和矛的兩種兵器的結合版,可以刺擊、勾啄、切割造成殺傷。

早在商代戟就已經面世,西周時期也有軍人使用,發展到春秋戰國,已經普遍見於大小戰爭中。

戟到了秦漢時期還有使用者,直到兩晉南北朝,才徹底退出了戰場。

從出土的文物看,戟的外觀一直變化不大,卜字型是基本形狀,只有局部會略有革新。

它的沒落是由於戰爭中大量使用戰甲,實用價值大大削弱後被遺棄。

而呂布使用的兩側帶月牙刀刃的方天畫戟,是戟這種兵器裡面的非主流,幾乎不用來殺敵。

在戟已經沒落的隋唐時期,方天畫戟才作為儀設之物出現。

很顯然,生活在三國時期的呂布並沒有使用過方天畫戟。

卜字戟

不過根據《三國志》記載,呂布攜帶的兵器里是有戟的。

他有一次被謀士陳登惹怒,忽然「拔戟斫幾」,即是拔出戟砍在案几上。

呂布拔出的這種是手戟,一般用於手持或者投擲。

手戟是三國時期貴族和武將的護身短兵器,有關它的記載比比皆是。

比如呂布被性格暴烈的董卓扔過手戟,幸虧身手敏捷才躲過一劫,而有個叫嚴輿的人挺倒霉,他和孫策坐席上談判,被孫策投擲手戟,登時就斃命了。

武氏祠後石室漢畫上的手戟

既然呂布的兵器不是方天畫戟,那到底是什麼呢?史書上也有記載,《後漢書·董卓傳》有一段內容寫到:「卓將至,馬驚不行,怪懼欲還。

呂布勒令進,遂入門。

(李)肅以戟刺之,卓裹甲不入,傷臂墮車。

顧大呼曰:『呂布何在?』布曰:『有詔討賊臣……』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

」另外,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引的《英雄記》中寫到:「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史書上鐵證如山,呂布使用的兵器就是矛。

矛是三國戰場上的常用武器,張飛、程普等名將使得一手好矛,而關羽的兵器很可能也是矛,而非青龍偃月刀。

唐朝壁畫上的儀仗用戟

前文提到,方天畫戟是隋唐才出現的,它剛開始的名稱叫做戟刀。

由於在戈的部分上作了改良,外觀威風凜凜很拉風,實戰能力卻進一步降低,顯得頗華而不實。

但用來裝點門面再合適不過了,於是它的用途就在皇家儀仗隊中,如今我們在一些唐朝儀仗隊的壁畫中能見到方天畫戟的身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